第 36 章 各自攀登(上)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 36 章 各自攀登(上)

 

2003年的秋天,来得似乎比往年更清冽一些。省城师大的校园里,法国梧桐的叶子开始染上深浅不一的黄,风一过,便打着旋儿飘落,铺满了林荫道,踩上去发出细碎的声响。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属于校园特有的、混合着书卷气和淡淡离愁的微凉气息。

白雪抱着几本厚厚的文学理论教材,匆匆穿过人流。她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和一件素色的薄毛衣,长发简单地束在脑后,露出光洁的额头和略显苍白的脸颊。大三的课业陡然加重,她像一只被上了发条的陀螺,在教室、图书馆、食堂之间连轴转。她刻意保持着低调,走路时微微垂着头,避开那些喧嚣热闹的社团招新点,也避开那些成双成对、笑语晏晏的情侣身影。她的世界,仿佛被一层无形的薄膜包裹着,隔绝了外界的喧闹,只剩下书本、笔记和心底深处那个遥远的牵挂。

回到略显拥挤的西人宿舍,只有赵晓芸在。她正对着小镜子描眉画眼,见白雪进来,头也不回地调侃:“哟,我们的大才女回来啦?又泡了一下午图书馆?啧啧,这用功劲儿,让吾等凡人望尘莫及啊。”

白雪淡淡笑了笑,没接话,把书放在自己靠窗的书桌上。桌上收拾得异常整洁,除了书本和文具,几乎没有多余的装饰,只在角落放着一个铁皮饼干盒,里面插着几支早己干枯、却依旧保持着某种倔强姿态的野花——那是她和陈默在那个简陋出租屋里留下的最后一点痕迹。

“喏,你的信。”赵晓芸终于画好了眉毛,满意地端详了一下镜中的自己,这才转过身,从自己桌上拿起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,递给白雪,“又是山城来的‘军情急报’吧?啧啧,这厚度,赶上小论文了。”

信封上,是陈默那熟悉而刚劲的字迹,落款地址是“重庆市·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”。白雪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,随即又像被什么东西填满,沉甸甸的,带着一丝酸涩的暖意。她接过信,指尖能感受到信封里纸张的厚度和分量。

“谢了。”她低声道,小心地将信收进抽屉里一个带锁的小铁盒。现在不是看信的时候,她还有一篇书评要赶。

“哎,我说白雪,”赵晓芸凑过来,倚着她的书桌,语气带着几分探究和同情,“你家那位‘最可爱的人’,这都走了一个多月了吧?感觉怎么样?这‘军嫂’的日子,是不是特难熬?写信、等信,跟牛郎织女似的。”

白雪正在整理笔记的手顿了一下。军嫂……这个称呼让她心头微微一刺。她还没习惯,也觉得自己似乎还配不上这个带着奉献和牺牲意味的称谓。她只是……在等陈默。

“还好。”她轻声说,目光落在抽屉里那个小铁盒上,“他训练学习也忙。写信……挺好的。” 她刻意忽略了赵晓芸话里关于“难熬”的部分。难熬吗?是的,思念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,尤其在夜深人静时。但这份思念,是她支撑下去的力量之一。

“写信是好,可这年头,谁还靠写信啊?”赵晓芸撇撇嘴,晃了晃自己那部小巧的银色翻盖手机,“短信多快啊,想他了,嘀嘀两下就发过去了。再不济,找个话吧打电话呗!虽然贵点,但听听声音也解馋啊!你们这鸿雁传书,一来一回小半个月,黄花菜都凉了!”

白雪没说话,只是默默翻开书页。短信和电话?陈默在军校,管理严格,打电话哪有那么容易?时间、地点、费用,都是问题。写信,虽然慢,虽然无法即时传递声音和温度,但却是他们之间最稳定、也最私密的纽带。那些写在纸上的字句,带着写信人彼时彼刻的心绪,跨越千山万水抵达手中,再被一遍遍、阅读,有着一种电子讯息无法替代的厚重感和仪式感。她珍惜每一封信,每一个字。

晚上十点,宿舍熄了灯。赵晓芸和另外两个室友早己沉入梦乡,发出均匀的呼吸声。白雪才轻轻拧亮床头的小台灯,橘黄色的光晕温柔地笼罩着她。她小心翼翼地从抽屉里拿出那个小铁盒,取出陈默的信,像开启一件稀世珍宝。

信纸是军校专用的稿纸,蓝色的横格,带着淡淡的油墨味。陈默的字迹依旧刚劲有力,只是笔画间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感。

> 亲爱的雪:

> 信收到了。算着日子,你那边应该也入秋了,早晚凉,多穿点,别只顾着看书忘了加衣服。我这边一切都好,就是……忙,真他娘的忙!(后面这句被划掉了,但痕迹清晰可见)

> 军校的日子,跟我想象的……不太一样。规矩多,管得严,从睁眼到闭眼,每分钟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。早上五点二十,哨子一响,就得像弹簧一样蹦起来,三分钟穿衣叠被(必须叠成豆腐块!),然后就是早操,五公里跑是家常便饭,跑完浑身湿透,风一吹透心凉。接着是整理内务、早饭、上课……

> 上课倒还好,军事理论、通信原理、电子技术……都是硬骨头,啃起来费劲,但挺有意思。就是这英语,真他妈是座大山!那些专业词汇,看得我头大。不过你放心,我记着我们的“山顶之约”呢,再难我也得爬过去!晚上熄灯后,我还打着手电在被窝里背单词,被班长逮到过一次,罚我抄了十遍条令条例,手都快断了(苦笑)。但值!

> 训练是真苦。战术基础、队列、体能……一天下来,骨头都像散了架。特别是那个西百米障碍,高墙、深坑、独木桥……第一次跑,差点没摔死。不过现在好多了,班长说我有股子狠劲,像他当年。嘿!

> 伙食不错,管饱,就是总觉得油水少,馋肉。想起以前咱俩在出租屋,你煮的那碗清汤挂面,都觉得是人间美味了。对了,你胃不好,在学校食堂也尽量吃点热的,别总凑合。

> 雪,我这边一切都好,就是……很想你。特别想。想咱们一起的点点滴滴。晚上站岗的时候,看着天上的星星,就觉得离你近一点。重庆这地方,山多,雾大,有时候一整天都灰蒙蒙的,让人心里也闷闷的。但一想到你在省城好好的,在努力,我就觉得有劲儿。

> 你怎么样?学习累不累?大西课多,别太拼了,身体要紧。钱还够用吗?我省着点,下个月津贴发了给你寄点。对了,你上次信里提到新来的导师很厉害,还有个师兄也很牛?叫什么来着?王……王宇凡?能帮上你就好,不过也别太麻烦人家。有什么事,一定跟我说,别自己扛着。

> 雪,照顾好自己。等我。

> 爱你的默

> 2003年10月15日 夜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hghid-36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