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7章 印度洋与蜂蜜香的红土上的辣椒花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87章 印度洋与蜂蜜香的红土上的辣椒花

 

***“启航号”驶离冰岛雷克雅未克港时,甲板上还结着薄冰。吴小苗呵出一团白气,看着港口的极光渐渐隐没在晨雾里——昨夜的极光像道绿色的绸带,缠绕在桅杆上,当地渔民说这是海神的祝福,能保佑航程平安。

陈默正在检查新换的防冻装置,金属外壳上凝着霜花:“气象卫星显示,南印度洋会有热带气旋,我们得绕开马达加斯加,从澳大利亚西海岸走,能省三天时间。”他展开海图,上面用蓝笔标出的新航线,像条游向赤道的鱼。

小李抱着个保温箱跑过来,箱子里装着冰岛渔民送的鳕鱼干:“苗姐,这是用火山灰腌的,说比上海的咸鱼香。他们还说,等我们下次来,教我们用辣椒酱炖鲸鱼肉。”吴小苗笑着打开箱盖,一股咸鲜的味道混着淡淡的硫磺味飘出来,像极了冰岛的性格——冷冽又热情。

无线电里传来伊莎贝拉的声音,带着墨西哥口音的英语格外欢快:“小苗,我们培育的‘辣椒树’结果了!辣度是普通辣椒的三倍,等你来命名!”吴小苗对着麦克风喊:“就叫‘启航红’!等我们从澳大利亚回来,就去墨西哥看它!”

***船过赤道时,船员们按老规矩举办了“赤道仪式”。小李被抹了满脸辣椒酱,顶着用红布做的辣椒帽,在甲板上跳自编的“辣椒舞”,引得大家首笑。吴小苗站在船舷边,把一瓶“启航红”辣椒酱系在漂流瓶里,扔进海里:“爸说,辣椒籽能漂到全世界,就像我们的故事。”

陈默递给她一杯加了蜂蜜的冰茶,杯壁上凝着水珠:“这是从墨西哥带的蜂蜜,配辣椒酱喝,解辣。”吴小苗抿了一口,甜味和辣味在舌尖缠绕,突然想起在墨西哥亡灵节喝的热可可,原来味道真的能储存记忆。

夜里值岗,吴小苗趴在雷达屏幕前打盹,梦见自己站在一片辣椒田里,红的、黄的、绿的辣椒像星星一样挂在枝头,爸和卡洛斯的爷爷坐在田埂上,用不同的语言聊着熬酱的秘方。陈默轻轻给她披上毯子,屏幕上的波浪线突然跳动起来——一群海豚正跟着船游动,像串银色的项链。

***航行到澳大利亚珀斯附近的海域时,海水突然变成了翠绿色。小李举着望远镜惊呼:“下面有珊瑚礁!五颜六色的,比墨西哥的还好看!”吴小苗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,果然见一群热带鱼从船底游过,身上的花纹像极了辣椒的纹路。

一个戴草帽的男人驾着小艇靠过来,他是珀斯华人商会派来的领航员,叫周航,祖上是民国时期来澳洲淘金的华人。“我太爷爷当年就靠在船上腌辣椒给矿工吃,”周航指着远处的红色悬崖,“那片红土最适合种辣椒,你们的辣椒酱要是在这生根,肯定能长出名堂。”

***抵达珀斯港时,正赶上当地的野花节。港口周围开满了紫色的含羞草和黄色的金合欢,空气中飘着甜丝丝的香味。周航的妻子林梅带着两个孩子来接船,小女儿手里举着朵红色的花,花瓣尖尖的,像微型辣椒。“这叫‘沙漠之火’,沙漠里最耐旱的花,”林梅笑着说,“跟你们的辣椒酱一样,看着娇,其实韧劲足。”

吴小苗跟着他们走进珀斯的弗里曼特尔市场,立刻被摊位上的蜂蜜吸引了——深琥珀色的是桉树蜜,浅金色的是柑橘蜜,还有种带着药香的蜂蜜,摊主说采自沙漠里的仙人掌花。“澳洲的蜂蜜纯度高,就是运不出去,”周航叹了口气,“物流成本比蜂蜜还贵。”

***在珀斯的日子,吴小苗每天都去红土农场考察。这里的土壤是红褐色的,富含铁元素,种出来的蔬菜带着股独特的甜味。农场主是对老夫妻,丈夫叫布鲁斯,妻子叫苏珊,他们的农场里种着五十多种辣椒,最贵的一种叫“澳洲死神”,辣度能让大象流泪。

“我们试过种中国辣椒,总觉得味道不对,”苏珊递给吴小苗一把刚摘下的朝天椒,“布鲁斯说,是少了中国的水土。”吴小苗咬了一口,辣味首冲头顶,眼泪瞬间涌了出来——这味道,和老家院子里的辣椒一模一样。

陈默则忙着改造“启航号”的货舱。他在舱壁上装了隔热层,又加装了湿度控制器:“这样就能保证蜂蜜在运输过程中不变质,就像给它们盖了座小房子。”小李跟着布鲁斯学用无人机灌溉辣椒田,屏幕上的辣椒田像块红色的地毯,他拍的视频在国内火了,有网友留言:“原来辣椒也能种得这么美。”

***珀斯的华人餐馆老板姓王,是西川人,他尝了吴记辣椒酱,当场订了两百箱:“我要做‘红土火锅’,用澳洲的和牛、沙漠的仙人掌果,最后淋上你们的辣椒酱,保证让食客辣到跳脚。”吴小苗跟着他去采购食材,在肉铺看到了袋鼠肉,王老板笑着说:“试试?用辣椒酱爆炒,比牛肉还嫩。”

在珀斯的辣椒研究所,吴小苗见到了所长戴维。这位戴眼镜的教授正在研究辣椒的基因,电脑屏幕上的基因序列像串红色的珠子。“你们的辣椒酱发酵工艺很特别,”戴维指着检测报告,“里面有种益生菌,能帮助消化,我们想合作研究,看看能不能用到宇航员的太空食品里。”

***离开珀斯前,布鲁斯和苏珊举办了一场“辣椒晚宴”。他们用吴记辣椒酱做了道“红土烤全羊”,羊肚子里塞满了桉树蜜和辣椒籽,烤得外皮金黄,切开时香气能飘出半里地。苏珊还教吴小苗做“蜂蜜辣椒酱”:“用仙人掌蜂蜜和你们的辣椒酱按1:3的比例调,抹面包吃,绝了。”

周航给他们塞了箱澳洲坚果:“这是给叔叔阿姨的,比上海的核桃香。”他的小女儿送给吴小苗一幅画,上面画着“启航号”在红色的海面上航行,船帆上画着辣椒和蜂蜜罐,天空中飞着带翅膀的辣椒。

***返航时,“启航号”的货舱里装满了桉树蜜和辣椒种子。吴小苗站在甲板上,看着珀斯的红土渐渐变成蓝色的海,手里捏着苏珊送的辣椒花标本。“你说,”她问陈默,“我们把澳洲的蜂蜜运回中国,再把中国的辣椒籽种到澳洲,算不算给地球系了条红丝带?”

陈默正在调试卫星电话,里面传来爸兴奋的声音:“小苗,我用墨西哥的辣椒籽种出了新品种,辣度五星半,就叫‘环球一号’!”他笑着把电话递给吴小苗,远处的海面上,一群海鸥跟着船飞,嘴里叼着小李撒的辣椒籽,像在搬运红色的星星。

***船过印度洋时,收到了国内的消息:启航科技的“红土计划”火了,他们组织的“辣椒之旅”首批游客己经抵达珀斯,正在布鲁斯的农场里采摘辣椒。吴小苗看着游客们发的照片,有的戴着辣椒帽,有的举着辣椒酱瓶,笑得像群孩子。

陈默在海图上标出下一个目的地:“我们去非洲的纳米比亚,那里的沙漠玫瑰蜜很有名,说不定能和辣椒酱配出新产品。”吴小苗拿出笔记本,写下新的计划:“还要去巴西,那里的辣椒品种更多,我们可以搞个‘全球辣椒基因库’。”

***抵达上海港时,正赶上梅雨季节。码头上的樟树落了一地紫花,爸妈举着“欢迎回家”的牌子,爸手里还拿着瓶新做的“蜂蜜辣椒酱”:“尝尝,我加了澳洲的桉树蜜,甜中带辣,比单纯的辣椒酱更爽口。”

启航科技的员工们排着队,每人手里都拿着个小瓶子,等着装新到的桉树蜜。“我们搞了个‘辣蜜盲盒’,”员工小张笑着说,“里面有中国的辣椒酱、墨西哥的巧克力酱、澳洲的蜂蜜,卖得可火了。”

***回到上海后,吴小苗和陈默忙着筹备“全球辣椒大会”。他们在启航科技的平台上发起“寻找最美辣椒田”活动,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照片:墨西哥的辣椒田像片火海,澳洲的辣椒田像块红地毯,中国的辣椒田像条绿色的绸带。

小李则成了“辣椒大使”,他带着从澳洲学的无人机技术,去贵州的辣椒田指导农民灌溉。“苗姐,”他发来视频,“这里的辣椒长得可好了,我给它们拍了纪录片,名字叫《红土地上的希望》。”

***秋天来时,“启航号”再次启航,这次的目的地是巴西。甲板上,小羊羔“启航”己经当妈妈了,三只小羊羔正围着它吃奶。吴小苗翻开新的航海日志,第一页贴着张世界地图,上面用红笔标出了所有他们去过的辣椒田,像串红色的珍珠。

海风拂过甲板,带着远处港口的汽笛声和淡淡的蜂蜜香。吴小苗知道,“启航号”的航线还会继续延伸,穿过更多的海洋,抵达更多的港口,而那瓶小小的辣椒酱,会像个热情的使者,把中国的味道和故事,带到世界的每个角落。

他们的故事,就像这永不停歇的海浪,永远向前,永远新鲜。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hgbbd-187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