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力士又换上了一副笑面。
他握着中郎将的手,道:“今日圣人前来此地看戏,若有贼人来犯,我相信千牛卫士们也定会如那千牛宝刀一般将贼人消灭殆尽,我说的对吧,中郎将?”
中郎将缓了一口气,又提起一口气,揖首道:“高将军说的极是,我刚才失了千牛卫风度,让高将军见笑了。”
“哎!”
高力士低声笑道:“中郎将年纪轻,血气方刚,我也想像中郎将这般,可惜青春不再喽。”
“高将军说的哪里话,您现在正是壮年又是圣人面前的红人,来日方长。”
“说得好,来日方长!”高力士点点头,孺子可教。
“那咱们还是接着看戏吧。”
这边,有几个低阶郎官借着出来小解的机会,凑到一块儿看起了热闹。
小郎官用下巴指着一旁道:“快看那边!”
周围有人道:“嗯?那不是高将军嘛,他什么时候和中郎将那么近乎了?”
“三品将军,用得着跟个小小中郎将套近乎嘛。”
“哼,这你就不懂了吧,听说大将军要下去了……”那人挤眉弄眼道:“要新人换旧人喽。”
城外荒山。
壮汉和瘦高个儿快马加鞭赶到了十里坡。
“哎呀你们怎么才来?给,去挖那边!”一个小衙役递给二人两把铁铲,壮汉接过就去一旁挖了起来,看到县尉正在问话。
“不该听的别听,快挖吧。”
身旁的瘦高个儿提醒他,壮汉点点头,使出一把子力气挖了起来。
“县尉请过目。”画师把纸稿呈给县尉。
“他们说,刚才有个小衙役去通知他们儿郎找到了,他们就跟着来了,到了这里才知道是认尸来了。”
那祝家两口子还坐在地上抱头痛哭。
县尉看着画像,那个冒充衙役的人头戴斗笠,身形估计也有作伪,仅靠画像根本辨认不出此为何人。
县尉放下画像,问道:“他们刚才说的那两个孩子,是怎么回事儿?”
一名小衙役回禀道:“那祝老爷五年前把他家儿郎送进凌云书院读书,没多久那孩子就失踪了,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失踪的,虽怪不到书院头上,但是书院那边主动给了一些钱财补偿,后来他们又把女儿送进去当帮工,然后那女儿也失踪了。”
“啥?”县尉身后的壮汉大喊一声,把县尉吓了一跳。
“儿子都没了,怎么还能把女儿送进去?”
壮汉拿着铁铲在一旁挖土,为了听到点最新进展,越挖越近,越挖越近,最后近到挖到了县尉的脚边。
“有你什么事儿!挖你的土去!”县尉给了壮汉一脚。
“是是是。”
壮汉向后挪动了两步,待县尉转过头去,脚下又向前蹭了蹭。
县尉接过笔录翻看,越看心里越是起疑,真是太可疑了。
就像是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推着他走一样,好像所有的事都像约定好的一般凑巧,一件接着一件铺陈在他眼前。
线索刚断,就突然冒出个假衙役,把今天的案子和五年前的失踪案联系到一起,这是在帮他呢?还是在转移他的视线呢?
啧。
县尉咬起了后槽牙。
这时——
“回来了!回来了!”
捕手大喊着,把飞奴腿上的纸条解下来呈给县尉。县尉接过纸条看了一遍,神色凝重。
“县丞和未西可回来了?”一旁的几个捕手神色紧张地问道。
县尉摇了摇头。
“怎么还没回来?”捕手们开始担心起来。
“陈襄阿兄……可醒过来了?”
县尉还是摇摇头,头也不抬地回道:“抬到病坊去了。”
小捕手们急地原地打转。
“别废话了,快去干正事!”县尉仔细看着纸条上的记录,摆摆手让人退下了。
老主簿还记录了两条信息。
一条是今日上报了数起失踪案件,刚才还有人到县衙认尸。
密密麻麻的红圈标记,都是老主簿圈出来可能和荒山枯骨案有关联的失踪人口,看得人一阵头晕。
另一条是疯儿子万子文的户籍信息。
薄薄一页纸,就到他发疯之前,之后就没有了。这人还没死,但是他的人生却好像提前草草结束了。
那个临时被拉来刨地的壮汉又凑过脑袋来看。
“啧,哪儿都有你?”县尉斜了他一眼。
壮汉“嘿嘿嘿”干笑了几声,也没走,县尉懒得理他,继续看着万子文短促的生平记事。
捕手跑了过来,呈上笔录,头疼道:“我都无从问起,那祝大娘刚醒过来,没说上两句又哭晕过去了,祝老爷倒是醒着,可我该问人家点啥呀,我就只好问了问那两个孩子失踪前三个月都去了哪里,干了什么,见了什么人,喏,就这些。”
县尉接了过来。
也是薄薄两页纸,也是短促又戛然而止的人生。
好像风一吹就散了,就像他们从未存在过一样。
县尉再看看手里那张纸条,上边满布鲜红的圈圈,他们又同这三个孩子有什么区别。
谁会记得他们呢?
突然,一声悲恸的哭声从身后传来,是祝母。
这声音让人浑身一凛,既充满了痛苦和绝望,又在一息之间心存希望。
县尉暗自叹了一口气,哪怕是尸骨呢,总得给个交代。
他招呼着身后的小衙役,把纸条递给他,下令道:“人不够就从临县调,有多少调多少,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上头画上红圈的失踪者的家人,都找过来,带着他们和这些骨头去找仵作,他会有办法的。”
他相信仵作会有办法还尸骨以姓名。
“得令!”小衙役飞奔而去。
县尉原地转了好几圈,在这荒山上干耗着也不是回事儿,现在该怎么办?
“万子文……”
“祝家姐弟……”
县尉看着地上的骨头念叨来念叨去,当年三个半大的孩子,富家子弟和破落户没有任何交集,除了——
“你来来来,刚才你说那个……”
县尉一拍脑门,问道:“那两个孩子叫什么?在哪家书院失踪的?”
“回禀县尉,是凌云书院。弟弟叫祝好郎,姐姐叫祝余娘。”
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hgafe-47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