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章:晨光与你
盛夏傍晚的风穿过敞开的窗,带着白昼尚未散尽的热意和草木蓬勃生长的气息,悄无声息地漫进寂静的实验室。
决赛的喧嚣己成过去。金色的冠军奖杯安静地立在主控台一角,折射着窗外流入的、逐渐变得柔和的金色光线。电脑屏幕大多暗着,只有一台显示器幽幽亮着,上面滚动着复杂的代码流——那是林佑宁在分析赛后复盘数据,屏幕的光映在她专注的侧脸上,清冷依旧,却似乎少了些拒人千里的锐利。
宋丛坐在自己的工位上,没有碰键盘。他面前摊着一本厚厚的乐谱,正是那本曾被他撕碎、又被林佑宁细心粘补好的《月光奏鸣曲》。他的指尖轻轻抚过第三乐章那些曾经让他恐惧逃避、如今却充满力量感的音符,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窗台。
那里,不再只有那盆曾被“手术”过、只剩下光秃秃枝干的旧薄荷。紧挨着它的,是一个崭新的白色小瓷盆。盆中,那株宋丛在琴房送出的薄荷小苗,正挺立着两片小小的、鲜嫩的绿叶,在夕阳的暖光里舒展着,生机勃勃。
“一起养”的承诺,就这样无声地扎根在了他们并肩战斗的地方。
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,陈默探头进来,手里拿着一叠文件:“老大,林师姐,决赛的奖金分配草案出来了,组委会那边催……” 他的话戛然而止,目光在宋丛和窗台那两盆对比鲜明的薄荷之间打了个转,又在林佑宁专注的侧脸上停留了一瞬,随即露出了然又促狭的笑容,声音自动压低了几分,“咳,那个……草案放老大桌上了,你们有空看看。不急,不急哈!” 他说完,飞快地放下文件,溜了出去,还体贴地带上了门。
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陈默那“我懂我懂”的八卦气息。宋丛有点窘,下意识地想解释什么,却又觉得无从说起。他抬眼看向林佑宁,却发现她依旧盯着屏幕,只是握着鼠标的手指,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,耳廓似乎又染上了一层极浅的霞色。
她或许并不习惯这种成为他人调侃焦点的氛围,但这一次,她没有冷着脸警告,也没有刻意忽视。
沉默在实验室里流淌,却不再是从前那种令人窒息的冰冷或尴尬。反而像窗外的暮色,温柔地包裹着两人。
过了一会儿,林佑宁敲下最后一个键,屏幕上的代码流停止。她站起身,没有看宋丛,径自走到窗台边,拿起那个小巧的喷壶——壶身上,不知何时被贴了一个小小的标签,上面打印着一行清晰的小字:【每日 18:30 | 5ml】。
她拧开瓶盖,仔细地注入清水,然后对着那株新生的薄荷小苗,精准地按下了喷头。
细密的水雾温柔地洒落在嫩绿的叶片上,折射出细碎的微光。
宋丛放下乐谱,走到她身边。两人并肩站在窗台前,看着那株小小的生命在甘霖中舒展。夕阳的金辉落在林佑宁纤长的睫毛上,也落在宋丛带着温柔笑意的眼底。
“数据……分析完了?”宋丛轻声问。
“嗯。”林佑宁放下喷壶,目光依旧落在薄荷上,声音很轻,“‘黑曜石’的核心攻击模式与我们预测的模型误差小于0.8%,但他们的新型伪装跳板算法值得深度剖析。我整理了几个关键节点。”她顿了顿,补充道,“邮件发你了。”
这大概是属于她的、独特的分享方式。不是共赏美景,而是共享战场上的新知。
宋丛的心像被这夕阳晒得暖融融的。“好,我晚点看。”他应道,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她放在窗台边缘的手上。那只手,曾在键盘上运指如飞掌控全局,曾在琴键上激烈奏响生命力的乐章,也曾在医疗室里,生疏却坚定地回应过他的拥抱。
他犹豫了一下,心脏在胸腔里微微加速跳动。那只缠着纱布的手,试探性地、极其缓慢地,向她的手移动了一点点距离。
指尖与指尖,在窗台的边缘,隔着微不可察的距离,几乎能感受到对方皮肤传来的温度。
林佑宁的手指,几不可察地蜷缩了一下。
她没有躲开。
也没有像在医疗室那样主动靠近。
只是安静地停留着,默许了这份小心翼翼的靠近。她的视线依旧停留在薄荷苗上,仿佛那幼嫩的叶片上蕴含着宇宙间最精妙的密码。
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影子拉长,在实验室洁白的地面上温柔地依偎在一起。
宋丛胸腔里那股熟悉的、饱胀的暖流再次汹涌而至。他不再犹豫,用自己贴着纱布的指尖,轻轻地、极其珍重地,勾住了她微凉的小指。
像勾住了一片初生的、带着露水的薄荷叶,也像勾住了整个夏天最温柔的风。
林佑宁的身体似乎有瞬间的僵硬,但很快便放松下来。她没有回握,只是任由那带着纱布略显粗糙的指尖缠绕着自己的小指。一种奇异的、从未有过的安定感,顺着那微小的接触点,丝丝缕缕地传递过来。
窗外的蝉鸣不知何时变得格外清晰,一阵阵传来,充满了盛夏的生命力。
良久,宋丛低低地开口,声音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柔和:“林佑宁。”
“嗯?”她终于侧过头看他。夕阳的金光落进她眼底,那片常年覆盖的冰层仿佛彻底融化,只余清澈的光,清晰地映着他的模样。
宋丛望进那双清澈的眼睛,千言万语涌到嘴边,最终只化作一句最简单的承诺,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真诚和滚烫:“以后……你的‘月光’,无论是第几乐章,我都想听。” 他的拇指,在她的小指指节上,极其轻柔地了一下,“我们一起养好它。”
一起养好那盆象征新生的薄荷。
一起养好那首曾经破碎、如今重获力量的乐章。
一起养好这份刚刚萌芽、却己坚韧无比的感情。
林佑宁看着他。看着少年眼中毫无保留的星光和温柔,看着他指尖缠绕的白色纱布——那是他为她留下的印记。一种陌生的、温热的情绪在心口蔓延开,不激烈,却异常清晰,如同薄荷叶尖上那颗终于滚落、渗入土壤的露珠。
她没有说什么动人的情话,只是微微偏了下头,仿佛在分析一个极其重要的数据反馈,然后,极其轻微地点了下头。
缠绕的小指,无声地收紧了一点点。
“好。” 依旧是那个简洁的字眼,却承载了比琴房那夜更重的分量和确信。
窗外,夕阳沉入远方的楼宇,将天际染成一片温柔的橘粉与蓝紫交织的绸缎。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,宛如星辰落入人间。
实验室里没有开灯,暮色温柔西合。只有窗台那两盆薄荷,一盆在修剪后努力汲取着新生的力量,一盆在精心浇灌下舒展着稚嫩的叶片。
宋丛牵着林佑宁的手——这次不再是勾着小指,而是将她整个微凉的手都包裹进自己温热的掌心。两人安静地站在窗边,看着暮色褪去,星光渐起。
“明天……”宋丛轻声说。
“嗯?”林佑宁的声音带着一丝慵懒的鼻音。
“明天早点来实验室,”宋丛的拇指轻轻蹭过她的手背,“我们一起看看昨晚攻破‘黑曜石’的那个镜像陷阱日志?我感觉他们的反弹机制有点意思。”
林佑宁的嘴角几不可查地向上弯了一下,一个极其清浅的、却真实存在的弧度。“好。我调出流量图谱。”她回答得无比自然,仿佛这就是世界上最顺理成章的“约会”安排。
夜风更温柔了,带着月光的气息吹拂进来。窗台上那株新生的薄荷苗,在星光下,悄然展开了第三片嫩芽。
两颗曾带着伤痕、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星球,终于找到了彼此稳定的引力轨道,在浩瀚宇宙的一隅,安静地、坚定地,开始了属于他们的,充满无限可能的公转。
(尾声:晨熹)
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,温柔地吻上实验室的窗台。
白色小瓷盆里,薄荷苗的第三片嫩叶上,一颗晶莹剔透的露珠正缓缓滑落,投入土壤的怀抱。
宋丛趴在桌边睡着了,手下还压着摊开的《月光》第三乐章乐谱。
窗台边,林佑宁安静地站着。她微微俯身,专注地看着那株沐浴在晨光里的薄荷幼苗。她伸出手指,小心翼翼地、极其轻柔地,用指尖碰了碰那娇嫩欲滴的叶尖。冰凉的叶片带着勃勃生机,触感清晰地从指尖传来。
她收回手,目光从薄荷苗移向仍在沉睡的少年。金色的阳光勾勒着他柔软的头发和安静的睡颜。她看了一会儿,然后,极其缓慢地,拿出手机。
屏幕上,是她刚建立不久的、一个命名为【Growth_Log_001】的加密日志文档。光标在上面闪烁了几秒。
最终,她垂下眼帘,指尖在虚拟键盘上,敲下了极其简短的一行记录:
[时间戳:2025-06-23 06:07] Subject:薄荷-新叶状态 | 生长向量:+0.05mm | 光照充足度:优 | 协同因子:稳定。
敲完最后一个句点,她抬起头,望向窗外那片被晨光彻底点亮的天空。那双清冽的眼眸里,如同冰层初融的湖面,倒映着璀璨的金色晨曦,也清晰地映着窗台上那抹生机盎然的绿意。
晨光温柔地洒落。
新的乐章,开始了。
(全文终)
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haeca-83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