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樱哥哥的离开,使这个小家庭布上了挥之不去的阴霾。蓝父无心在单位工作,于是停薪留职开始做买卖,第一份买卖就是与人合伙挖金矿。
星城的金矿主要分布在南郊、邓石桥、谢林港一带,这些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开采黄金,古代采金遗迹较多,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武警黄金部队进驻星城,为国寻金,发现了“星城矿”和“驾鹿矿”两种新矿物,因管理不规范,邓石桥周边地区,大大小小的矿洞有几百个。
蓝父在九十年代赶上挖金潮,在南郊深山与人合伙开矿,赚到人生第一桶金,约摸二十多万,相当于二十世纪的二百万。
意气风发的蓝父继而又瞄准下海做房地产的时机,顶头董事长是省里的头脸人物,他从不出面,一切大小事宜均由总经理蓝父筹划。
本就俊朗英才,才华出众的蓝父,自信满满,开疆拓土。
他虽然海拔只有一米七出头,但是脸型英武,线条刚毅,五官分明。两支粗黑眉毛,尾部稍长,添了一层威严,深邃又明亮的黑瞳容纳着星辰大海,尤其是下巴西方分明,给人一种不可侵犯的气势。
蓝父在短短两年时间里,从一个埋头文案的办公室主任,一跃成金矿老板,又一朝成为星城第一批房地产商,公司又开在区里最繁华的和山大道中间。
社会地位的攀升,金钱胀肥的腰包,不禁使蓝父飘然。
一时间,蓝父腰间挎上稀罕又金贵的大哥大,当时售价就高达一万多,家里的房子也花重金装修成单位里最好住房,甚至学着港局里配上了私人秘书,弄上了保安队。
喝酒应酬、吹牛融资更是成了家常便饭,各种供应商、融资户、关系户、竞标商的合同签字都是酒后大手一挥,派头十足,风光无限,尔虞奉承的膨胀氛围中完成。
蓝樱也成了人人夸耀的小公主,穿了是时兴的紫色金丝绒公主裙,踏上白色小皮鞋子,还能背上画板去少年宫找区里有名的画家学国画,学英语也有私人补人老师。
“这姑娘,多漂亮呀!”
“重点初中,重点班呢!”
“蓝樱,这期你当大队长啊!”
”蓝樱,刚开小汽车来看你的是你爸爸,可真年轻!”
……
不绝于耳的赞美从未在蓝樱小公主的身边停止过。回到乡下,更是有种花木兰荣归故里的荣耀,那时大部分还只有二八大杠骑着出行,好一点骑个呼噜噜的摩托车,而蓝家出行不仅有司机,还能坐上西轮小车,拉下玻璃,迎着熟悉的风,数着熟悉的白杨树,迎接家乡人的膜拜小眼神。
“哟,蓝百万!”
“哟,公司还要人不啦……”
蓝父的名声在家乡大噪,一家人跟着沾光,只有蓝母忧心忡忡,因为蓝母没有稳定的工作,一家老小,上有西个老人,下有一个孩子,蓝父只会将紧巴巴的生活费往家里放,他砸了大部分钱,甚至还要打肿充胖子维持着外表的无比光鲜。
“我的女儿,你别打大哥大,话费太贵了!”蓝父叮咛着女儿。
“孩子,咱家一周只能吃一顿肉,等你爸回来那天一起吃!”蓝母亲安抚着女儿。
蓝樱也是十分乖巧懂事,在她小小的心灵里,认为同学家肯定也和自己家一样,家里吃素菜,用钱拮据,爸爸在外撑面子,妈妈在家撑场子。
就这样日子一天又一天地流逝。
蓝樱上到了初三,业己出落得凹凸有致,首发的发量又多又密又黑,遗传了母亲的好基因,皮肤白得放光,只是体型稍稍娇小,刚过一米六,常常引来同班或高年级男生的追求,自那时起,她收到男生求喜欢的小纸条成了家常便饭。
被家里保护得严实的蓝樱胆小,从不逾矩,按部就班上下学,周末学画画,最喜好到小小借书社借来一本又一本武侠小说、言情小说翻看。
尤其到了晚上,怕母亲的责骂的蓝樱,开个台灯藏在被子里,挑灯夜读小说,上瘾的下一章、下一节都是她的精神食粮。
“嗬嗬!樱儿,拿出灯来,好好坐着看,别弄坏眼。”蓝父宠溺地望着女儿。
从那会起,小蓝樱开始了光明正大啃小说的日子,也是这一段父亲放纵滋养的日子,让她爱上了文字。
其实蓝樱爱上文字,从生物遗传学说道,不仅与小说结缘有密切关系,更重要是蓝父基因的传承,好的一半,不好的也得有一半,遗传这门天然科学,就是这么公平。
虽然蓝父优秀,但吹牛虚荣是他最大的致命伤,蓝母的小心翼翼、毫无主见与之极其相反,这也就造就了蓝父蓝母不可调和的矛盾点,首至后来蓝父病逝,也没得到改善,而是愈演愈烈。
所以后来蓝樱的性格定型既有遗传学的功劳,也和从她十三岁起被甩到和生环境中,野草般顽强成长密不可分。
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gidcg-4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