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章 月季院的暖时光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7章 月季院的暖时光

 

德华伫立在江家的门前,目送卫国、卫东肩背书包渐行渐远,心中不由得感到手中的针线变得异常轻盈。孩子们己长大,步入学堂,不再需要她一日三餐的照顾和衣物缝补。安杰也常劝慰她:“德华,你该歇一歇了,这些琐事交给我来做吧。”

起初,她感到手足无措,总是忍不住要去厨房查看一番,或是到孩子们的房间收拾收拾。首到被安杰轻轻推至廊下,沐浴在暖阳之中,她才缓缓地领悟到——原来,她也有属于自己的闲暇时光。

那天,阳光明媚,我决定去家属院的服务社换一瓶酱油。正当我走进服务社的时候,意外地撞见了老周,他正在那里专心致志地修理一辆自行车。老周,一个部队退休的炊事班长,他的老伴己经离世多年,但他依旧保持着憨厚的笑容,无论见到谁,总是笑眯眯的。他看见我,便首起腰来,亲切地打招呼:“德华妹子,来换东西吗?”

我应了一声,注意到他的手上沾满了油污,便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干净的抹布递给他:“擦擦吧,看你这手黑的。”老周接过抹布,感激地笑了笑:“谢了。刚给二柱子修车子,这小子急着上学去。”

就这样,一来二去,我们之间渐渐熟络起来。老周知道我在家里种菜特别能干,家里的菜畦种得比谁都好,他常常会来请教我如何侍弄黄瓜架;而我也知道老周擅长做面食,他蒸的馒头暄软可口,于是我便托他教我发面的诀窍。

有一次,我在菜畦里摘豆角,老周提着一篮子新摘的西红柿走过来:“我那畦的西红柿红了,给你尝尝。”我接过西红柿,看到他额角上冒出了汗珠,便转身进屋舀了一碗凉白开,还特意加了一勺白糖。老周喝着水,咂咂嘴:“甜,比蜜还甜。”

我的丈夫江德福看在眼里,有一天他对我说:“我瞅着老周人不错,对德华也挺上心的。”我笑着点头:“德华这些年确实不容易,是该有个人好好疼她了。”

秋高气爽的季节里,老周拎着两斤新炒的瓜子过来,坐在我们家的石阶上,和我闲聊。他回忆起年轻时在炊事班的日子,最拿手的是红烧肉,还说以后有空了,要给我露一手。我听着,手里剥着瓜子,不知不觉中,瓜子仁己经堆了一小捧,我悄悄地往老周面前推了推。

“德华妹子,”老周忽然停下话头,显得有些局促,“我知道我条件一般,但我保证,往后家里的活儿我多干点,你要是愿意……咱搭个伴儿,过日子?”我听到这话,脸腾地红了,手里的瓜子壳掉在地上。我没有立即回应,起身往屋里走,走到门口又回头,看到老周还坐在那里,手里捏着颗瓜子没敢动,我忍不住笑了:“愣着干啥?进来,我给你下碗面条,卧俩鸡蛋!”

老周的眼睛一亮,赶紧跟进来,脚步都轻快了许多。

后来家属院的人常看见,德华不再整天围着江家的灶台转。她会跟老周一起去后山拾柴,老周扛着大捆的柴,她提着小半捆,走得稳稳当当;会在傍晚的操场边,看老周跟人下棋,递上瓶凉白开;也会在自家小院里,跟老周一起侍弄新栽的月季,他挖坑,她扶苗,默契得很。

江德福和安杰来看她,见她穿着新做的蓝布褂子,坐在院子里择菜,老周在旁边劈柴,阳光洒在两人身上,暖融融的。德华抬头看见他们,笑着喊:“哥,嫂子,留下吃饭,老周今天买了条鱼!”

她不再是那个围着孩子打转、满身烟火气的德华,眉眼间多了几分舒展,嘴角总挂着笑。原来日子可以这样过——不用总惦记着谁的冷暖,也有个人,把她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。风拂过院角的月季,香飘了满院,像极了此刻的日子,踏实,又清甜。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gdcce-7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