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车站的寒风夹杂着淡淡的煤烟气息,裹挟着铁轨的冰凉,吹得人脸颊刺痛。姚玉玲紧了紧脖子上的围巾,低头细数着小卖部柜台上的硬币,手指冻得微微泛红。
一阵脚步声从身后传来,她并未回头,心想不过是又一位借火的旅人。不料,一只热气腾腾的烤红薯被轻轻搁在柜台上,伴随着略显笨拙的柔情:“玉玲,新鲜出炉的,尝一尝吧。”
姚玉玲抬起头,目光与贾金龙的视线相接。他那平日里懒散的眼神不复存在,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,连额角的那抹煤灰都显得与他此时的局促不安相得益彰,显然刚从货运场匆匆赶来。
“我拒绝。”她转开头,语气略显生硬。
贾金龙并未离去,依旧站在柜台外侧,双手交替搓着:“我知道,过去我做事太轻率。总是想着走捷径,让你受了许多不必要的苦。”他略作停顿,声音变得低沉,“那天看到你抱着生病的小宝,站在雪地里等待公交车,我的心里……就像是挨了重重一击。”
姚玉玲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。她不是没有考虑过离开,但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瓦,都融入了她的汗水与记忆,哪里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。
从那以后,贾金龙仿佛脱胎换骨,彻底改变了以往的生活方式。他不再沉迷于那些无意义的牌局,而是选择了一个更加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。每天天还没亮,他就前往货运场,扛起沉重的货物,将他那强健的体魄和无穷的精力全部投入到辛勤的劳动中。他的身影在清晨的微光中显得格外坚定,仿佛在用实际行动向世人宣告他的改变。
傍晚时分,当一天的劳作结束,贾金龙总会抽空去市场采购一些新鲜的食材。他的手中常常提着一些绿油油的蔬菜,或是几条还在水箱里欢快游动的鲫鱼。他总是默默地将这些食材送到小卖部,然后悄然离开,从不多言。他的行为虽然简单,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关怀。
有一次,小卖部的灯泡突然坏掉了,姚玉玲站在凳子上,努力地想要更换,但怎么也够不着。就在她感到无助的时候,贾金龙恰好路过,他二话不说,迅速地爬上了凳子,三下五除二就换好了新的灯泡。当那暖黄色的灯光重新洒满整个小卖部时,姚玉玲看到贾金龙鬓角上挂着的汗珠,在灯光下闪闪发光。她感激地递给他一杯热水,轻声地说了句:“谢谢。”
贾金龙接过水杯,手有些颤抖,但他的脸上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,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。那一刻,他的笑容中充满了真诚和满足,仿佛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。
随着季节的更迭,入冬后的第一场雪悄然降临。贾金龙带着一个精心包裹的红布包走进了小卖部,他将包轻轻放在柜台上,对姚玉玲说:“玉玲,这是我这几个月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。我知道可能并不多,但我保证,往后我会更加踏实努力地工作,我们好好过日子,可以吗?”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期待。
红布包里的钱虽然有整有零,都叠得整整齐齐,每一张钞票都透露出他的辛勤和节俭。姚玉玲看着他冻得通红的耳朵,看着他眼中的期盼和真诚,她心中的那点坚冰终于慢慢融化了。她从烤炉里拿出一个热腾腾的红薯,小心翼翼地剥开皮,递给他一半:“趁热吃吧,凉了就不好吃了。”
贾金龙接过红薯,咬了一大口,那甜丝丝的暖意从喉咙一首流淌到心里。窗外的雪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,站台的广播里传来列车进站的鸣笛声,远处还夹杂着孩子们的欢笑声,这些声音在这一刻听起来是如此的和谐动听。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,贾金龙和姚玉玲的心却因为彼此的关怀和努力而变得温暖如春。
姚玉玲站在站台边,看着他吃得香甜的样子,嘴角悄悄扬起。她知道,尽管日子或许还会有难处,但身边这个人,己经把踏实的暖意,一点点揉进了她的生活里。他的每一个动作,每一个微笑,都让她感到无比的安心和幸福。这站台边的日子,终于有了盼头,像这手里的烤红薯,烫乎乎的,甜到了心尖上。
烤红薯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,她看着他吃得那么香,心里也充满了甜蜜。她记得第一次吃烤红薯的情景,那是在一个寒冷的冬日,他递给她一个热腾腾的红薯,说:“这个冬天,有我给你暖手。”那一刻,她的心被深深触动,她知道,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。
他的存在,就像这烤红薯一样,给她带来了温暖和甜蜜。他的每一个关心,每一个体贴,都让她感到无比的幸福。他知道她喜欢吃烤红薯,所以每次经过站台,都会给她带一个。他知道她喜欢看日落,所以每次下班都会陪她一起看。他知道她害怕孤独,所以每次出差都会给她打电话。
他的细心和体贴,让她感到无比的安心。她知道,无论生活多么艰难,只要有他在,她就有勇气面对。他的存在,就像这烤红薯一样,给她带来了温暖和甜蜜。他的每一个关心,每一个体贴,都让她感到无比的幸福。
这站台边的日子,终于有了盼头,像这手里的烤红薯,烫乎乎的,甜到了心尖上。她看着他吃得那么香,心里也充满了甜蜜。她知道,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,这就是她想要的幸福。
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gdcce-6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