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章 虎啸龙吟*洛水辞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3章 虎啸龙吟*洛水辞

 

邺城萧瑟的秋风卷起椒房殿的朱帷,甄宓膝下的金砖泛着生寒的鳞光。幔帐拂过她青玉簪上晃动的东珠,映着帘后曹丕与郭女王压低的密语。怀抱的掐丝锦匣里,裹在杏黄罗帕中的"安息散"正沁出清苦药香——这是吉平熬断心脉前,以命换来的改良版麻沸散方剂。

"圣上明鉴,甄夫人月前心悸病逝..."殿外太医院首席医官的奏报撞碎玉阶下的霜花。甄宓垂睫凝视着鎏金盒盖上三簇缠枝莲纹,这是她与吉平在铜雀台药库约定的暗记。三昼夜前,那位曾尝遍汉宫百草的耄耋医正,于诏狱中咬碎舌尖前将秘方以蜜蜡封存,缚于白翎信鸽的鎏金足环,此刻终化作她衣襟里跳动的决胜筹码。

"传朕旨意,赐甄夫人闭门思过。"曹丕的声音带着不耐。甄宓忽然剧烈咳嗽起来,鲜血染红了袖口。郭女王的绣鞋在帘后顿住,她听见曹丕快步而出的声响。

"宓儿!"曹丕扶住她摇摇欲坠的身子,指尖触到她颈侧异常的脉搏。甄宓抬眸,望见他眼中闪过的惊疑,知道是时候了。

"陛下可还记得..."她低笑,袖中银针精准刺入曹丕膻中穴,"建安九年,您在邺城初见臣妾时,臣妾发间插的正是这枚玉簪。"趁曹丕晕厥,她迅速将安息散混着参汤灌下,又把空瓶塞进他掌心。

"来人!皇后遇刺!"郭女王的尖叫刺破长空。甄宓闭眼倒下时,听见曹叡的哭喊声由远及近。

三日后,曹丕在太极殿宣布甄宓病逝,以"被发覆面,以糠塞口"之礼下葬。送葬队伍行至洛水畔时,暴雨突至,抬棺的力士脚下一滑,棺木坠入湍急的河水中。

待河面恢复平静,北岸芦苇丛中浮出一叶扁舟。舱内,甄宓缓缓睁开眼,对上一双温润如玉的眼眸。

"夫人受惊了。"年轻的医者将斗篷披在她肩上,"在下张仲景弟子李明,奉吉平师伯遗命在此接应。"

甄宓攥紧他递来的《伤寒杂病论》残卷,这是吉平当年随董承密谋时藏在太医院的信物。船行渐远,她隔着雨帘望向邺城方向,仿佛看见十六岁的曹叡正跪在灵前,将沾着血迹的玉佩藏入袖中——那是她昨夜托宫人偷偷转交的,玉佩内侧刻着辽东郡的方位图。

三个月后,辽东郡襄平城。甄宓化名"素娘",在城郊开了间医馆。她以洛神赋图卷作幌子,实则暗中联络被公孙度收留的汉室旧部。李明白日坐诊,夜里便教她辨认辽东特有的草药。

"这是辽东参,可补气血。"李明握着她的手,将人参根茎放在她掌心,"夫人的心悸之症,需用三年以上的老参配伍……"他突然顿住,耳尖泛红地收回手。

甄宓望着他俊秀的侧脸,想起建安二十三年那个雪夜,吉平曾在密信中写道:"吾徒李明,医术精湛,可托生死。"当时她尚不知,这位太医署最年轻的典药丞,竟会成为她余生的光。

冬至那日,医馆来了位蓬头垢面的少年。甄宓掀开他的衣襟,看见心口处那道淡褐色的疤痕——正是曹叡七岁时坠马留下的。

"母亲!"少年抱住她放声痛哭,"郭照逼我叫她母妃,可我知道,您才是……"甄宓捂住他的嘴,将他拉进密室。烛火摇曳中,她展开辽东舆图,指尖点在玄菟郡的位置。

"明日随明郎去玄菟郡,那里有公孙太守安排的书院。"她替儿子整理衣襟,"记住,你叫李叡,是来投奔舅父的寒门学子。"

曹叡忽然抓住她的手:"母亲可知,洛阳童谣说'天子当从东南来'?"甄宓心头一震,想起李明昨夜提到的"五斗米道"暗语。窗外,辽东的雪下得愈发紧了。

建安二十五年春,曹丕病逝。消息传到辽东时,甄宓正在药圃晾晒药材。李明匆匆赶来,眼中带着异样的光芒:"夫人,司马懿己控制洛阳,郭太后..."

"不必说了。"甄宓将晒干的辽东参收入陶罐,"该来的总会来。"她转身望向远处的襄平城,城墙上映着朝阳的血色。

李明忽然单膝跪地,从怀中取出一支玉簪——正是当年曹丕赏给她的那支。"吉平师伯临终前说,这簪子该物归原主了。"他声音发颤,"素娘,愿与我共度余生否?"

甄宓接过玉簪,簪头的明珠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。远处传来马蹄声,她知道是曹叡带着公孙度的密信归来。洛水的风穿过药圃,送来辽东特有的松子香。

"好。"她将玉簪插入发间,笑意比洛水的晨雾更温柔,"待叡儿学业有成,我们便去玄菟郡种参。"

李明修长的指节覆上她微凉的掌心,暖意从指尖首透心房。甄宓望着天边流转的云霭,霞光将残雪染作金粉,忽觉那些徘徊在洛阳阙下的孤寂岁月,原不过是为了等这双能破开宿命的手。纤云似被朱砂浸染,翻涌间恍若神女织就的鲛绡,教人顿悟乱世情愫本就如朝露易逝,唯有十指相扣的温度,才是能够刺穿八荒烽烟的永恒烛火。恰似少时采莲洛水,总道浮生随波逐流,此刻方知只要攥紧掌中暖意,纵然是混沌淤泥中也能种出玉骨冰肌的莲。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gdcce-43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