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从那日雨巷救了青蛇,药庐便多了个甩不掉的“影子”。
小青伤愈后,不知是出于感激还是单纯觉得有趣,竟赖在药庐不肯走。她性子跳脱得很,时常趁人不注意化作青蛇盘在房梁上,瞪着竖瞳看许仙捣药;或是突然变作青衣少女,踮着脚偷喝李时珍泡的药酒,被发现了就吐吐舌头,化作一道青烟躲到后山竹林里。
许仙起初还有些拘谨,毕竟对方是蛇妖。可相处几日发现,这小青虽带着妖气,却心思单纯,恶作剧也只限于偷喝药酒、藏起药杵之类,并无半分恶意。李时珍说“妖性如孩童,需导而非禁”,他便也渐渐习惯了这抹时常窜出来的青影。
这日午后,许仙正在药庐后院炼药。青石灶上的药锅咕嘟作响,散发出苦中带甘的药香。他正拿着药杵,准备将晒干的当归捣成粉末,忽觉手中一轻——那沉重的铁制药杵竟凭空飘了起来,慢悠悠地升到半空中。
“咯咯咯……”一阵清脆的笑声从房檐传来,小青趴在屋檐上,晃着两条腿,指尖正冒着淡淡的青光,显然是她用妖力在作祟,“书呆子,有本事就把药杵抢回去呀!”
许仙早被她捉弄出了经验,闻言并未动怒。他放下手中的药材,脚下一步踏出,正是《易筋锻骨诀》里的“游鱼步”。这步法讲究身形灵动,如水中游鱼般滑不溜手,是李时珍专门为他这种初学武道者设计的基础身法。
只见他身形一晃,看似缓慢,却精准避开了小青随手挥来的妖风。那妖风本想掀动他的衣袍,却只擦着他的袖口掠过,吹得身后的药架吱呀作响。
“就这点本事?”小青撇撇嘴,指尖青光一凝,悬空的药杵突然调转方向,带着破风之声砸向许仙的后脑。
许仙仿佛背后长了眼睛,不慌不忙地侧身,同时反手一抄,将旁边灶台上一个空着的粗瓷药碗抓在手里。就在药杵即将落地的瞬间,他手腕一翻,药碗稳稳扣住了药杵,“当”的一声轻响,妖力被瓷碗隔绝,药杵应声落入碗中。
“小青姑娘,”许仙拿起药碗,将药杵倒出来放回石臼,语气平和,眼神里却带着几分笑意,“师父说这药要炼足三个时辰,耽误了时辰,今晚你可就喝不上新酿的艾草酒了。”
“哼,小气鬼!”小青见恶作剧被破,从屋檐上跳下来,化作一道青影首扑许仙面门。她显然没尽兴,指尖带起的妖风比刚才凌厉了几分,刮得旁边晒着的药草叶子哗啦作响,连书页都被吹得翻卷起来。
“那就再陪你玩玩!”许仙深吸一口气,不再固守防御。他想起李时珍说的“武道需灵活应变”,脑中闪过人体经络图——肩井穴主上肢活动,膝弯处有委中穴,足底涌泉穴关乎重心……
这些医学生烂熟于心的知识,此刻竟与《易筋锻骨诀》的招式隐隐重合。
面对小青连环的掌风,许仙不慌不忙。当小青一掌拍向他肩头时,他并非硬挡,而是手臂微沉,掌心带着一股柔和的力道,像推拿时按揉穴位般,精准地按在小青的肩井穴上。这力道不大,却让小青的手臂瞬间一麻,攻势顿滞。
小青闷哼一声,脚尖点地,翻身踢向他的膝弯。许仙早有准备,侧身避开的同时,指尖如点穴般在她腿弯处轻轻一弹——正是用了针灸时“点拨”的巧劲,既不伤人,又让她的踢腿失了力道。
一来一往间,小青的攻势虽然迅猛,却总被许仙用看似轻柔的动作化解。她越打越急,妖风渐盛,青影在药庐后院里飘忽不定,几乎成了一道模糊的光带。
许仙却始终气定神闲,脚步踏着“游鱼步”,拳掌间暗含医理。他的动作不快,却总能精准地落在小青招式的“薄弱点”上,就像给病人施针时找穴位一样,一按、一点、一推,看似简单,却恰到好处。
“你这是什么怪招!”小青连续几次被卸力,终于停了下来,喘着气瞪着许仙,额角的青鳞又隐隐浮现,“既不像师父那样刚猛,又不像那些道士用符咒,软绵绵的却让人使不上力!”
许仙正要解释,院门口突然传来一声轻笑。
“公子的身法,倒像是把人体经络化作了招式。”
两人转头看去,只见白素贞不知何时站在了那里,依旧是一袭素白襦裙,手里拿着那本《伤寒杂病论》,眼神里带着几分赞许。她显然看了一会儿,刚才的比试全落在了她眼里。
“白姑娘?”许仙有些意外。
白素贞走进来,目光落在许仙身上:“寻常武者练的是筋骨蛮力,或是固定招式,公子却能将医理融入武道,借穴位、经络之势卸力制敌,倒是别出心裁。”她看向小青,“小青妹妹的妖力虽猛,却失于浮躁,遇上这种能精准克制你发力点的打法,自然讨不到好。”
小青被说中心事,哼了一声别过脸,却没反驳。
许仙心中却是一动。
是啊!他刚才下意识地避开小青的力道,攻击她的薄弱处,不正是因为深知人体的构造吗?医道讲究“知其然,更知其所以然”,知道哪里能用力,哪里受不得力;武道讲究“避实就虚,借力打力”,两者的道理竟是相通的!
就像李时珍说的“儒武双修相辅相成”,原来医道与武道,也能相互印证。
“多谢白姑娘点醒。”许仙拱手道,心中豁然开朗。他看着自己的手掌,仿佛能看到经脉中流转的微弱文气,和肌肉里渐渐增长的力量——这两者,或许也能像医道与武道一样,找到融合的契机?
小青见两人聊得投缘,撇了撇嘴,突然化作一条青蛇,嗖地一下钻进了旁边的药篓里,只露出个蛇头,瞪着眼睛看他们,像是在赌气,又像是在好奇。
白素贞看着药篓里的小青,又看向许仙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,随即笑道:“公子悟性之高,实属难得。方才见公子炼药,似乎对‘君臣佐使’的配伍尚有疑问?我这里有个古方,或许能给公子些启发。”
说着,她从袖中取出一张泛黄的纸,上面用蝇头小楷写着一方药剂,旁边还画着几株许仙从未见过的草药。
许仙接过药方,目光落在那几株草药上,只觉文气微微一动——这草药的图谱旁,竟标注着文气流转的轨迹。
他抬头看向白素贞,对方正含笑望着他,仿佛在说:医道、武道、文气,甚至妖术,或许本就殊途同归。
药庐后院的阳光正好,药香与草木清气交织在一起。许仙看着手中的药方,又瞥了眼药篓里探头探脑的小青,心中对“儒武双修”的理解,又深了一层。
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gcfic-8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