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的灯光暗了下来。
程岚苓站在舞台中央,指尖轻轻搭在钢琴键上。
改装过的立式钢琴在聚光灯下泛着温润的光泽,琴身侧面露出的机械结构像一件精密的艺术品。
观众席的轮廓在黑暗中若隐若现,偶尔传来几声轻咳和节目单翻动的沙沙声。
她深吸一口气,落下第一个音符。
《故障都市》的荷兰版本从钢琴中流淌而出——
开篇依然是熟悉的城市晨曲,但左手低音部加入了运河水流般的波动。
当乐曲进行到第三小节时,预先设置的"故障"准时出现:
一个音符突然卡住,重复三次,像地铁闸机识别失败时的警示音。
观众席传来几声轻笑,然后是恍然大悟的叹息。
程岚苓的余光看到卢卡斯在控制台后微微前倾身体,亚麻色卷发在显示屏的蓝光中格外醒目。
她继续弹奏,手指在琴键上跳跃,袖口的光纤随着音符流转,在昏暗的舞台上划出流星般的轨迹。
当乐曲进入运河段落时,娜塔莎启动了她录制的水声采样。
阿姆斯特丹的运河声从西面八方涌来——
不同于伦敦地铁的机械轰鸣,这里的流水声更轻柔,偶尔夹杂着天鹅振翅的扑簌声。程岚苓即兴加入了一段琶音,模拟水波荡漾的韵律。
就在这时,意外发生了。
预先调试好的投影仪突然卡住,打字机键帽的影像定格在墙面上,不再随着琴键跳动。程岚苓感到一瞬间的慌乱,但手指没有停——
因为这才是真正的"故障",比任何精心设计的意外都更真实。
她听到卢卡斯快速敲击键盘的声音,看到娜塔莎猫着腰冲向投影仪。
但奇迹般地,这个技术故障反而让演出更加动人——
静止的字母键帽与流动的钢琴声形成奇妙的对比,就像城市中那些固执不变的建筑与永远流动的人群。
高潮段落,程岚苓用力按下那个藏着荷兰硬币的踏板。
钢琴内部传来清脆的"咔嗒"声,紧接着是一连串精心设计的不协和音。
衣服上的光纤突然改变闪烁模式,像短路般疯狂跳动。
这一刻,乐器、演奏者与空间产生了某种魔法般的共鸣——
古老的教堂拱顶将每个音符都拉长,赋予它们额外的生命。
最后一个和弦结束后,程岚苓的手悬在琴键上方,让余音在空气中自由消散。
观众席陷入短暂的静默,然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。
灯光亮起时,她看到第一排的黎茵茵跳起来欢呼,普丽娅则安静地擦拭眼角。
卢卡斯从控制台后对她竖起大拇指,嘴角挂着掩饰不住的笑意。
谢幕时,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走上舞台。
程岚苓认出他是国际新音乐联盟的主席范德霍芬,著名的先锋派作曲家。
"年轻的艺术家,"老先生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说,"你知道为什么今晚的演出如此动人吗?"
程岚苓摇摇头,手指还因为刚才的演奏而微微发烫。
"因为真正的音乐,"他指了指那台仍在轻微振动的钢琴,"永远诞生于控制与意外之间的那个微妙地带。"
后台的庆祝会上,黎茵茵用手机循环播放她录制的演出视频:"看!当投影仪卡住的时候,那个穿红毛衣的评论家突然坐首了身子!"
娜塔莎正和几位荷兰的技术人员激烈讨论着什么,手里比划着投影仪的构造。
普丽娅则被一群当地艺术系学生围着,展示她带来的那枚古董硬币如何在钢琴机械中发挥作用。
卢卡斯递给程岚苓一杯冒着气泡的柠檬水:"所以,下一个'故障'计划在哪里上演?"
程岚苓望向窗外。
雨后的阿姆斯特丹夜空格外清澈,运河倒映着两岸的灯光,像一条流动的星河。
她想起演出时那个意外的技术故障,想起观众们恍然大悟的表情,想起老先生说的"控制与意外之间的地带"。
"也许,"她抿了一口柠檬水,气泡在舌尖轻轻炸开,"我们应该先学会欣赏这次的不完美。"
深夜回酒店的电车上,程岚苓靠着车窗昏昏欲睡。
卢卡斯轻轻碰了碰她的肩膀,递过一只耳机。
里面是今晚演出的录音——
钢琴声、意外的静默、观众的呼吸,还有那个最终成为亮点的技术故障,全部被忠实地记录下来。
"素材收集完成,"他小声说,"《故障都市》2.0版的创作可以开始了。"
电车驶过运河大桥,月光透过车窗照在程岚苓的手上。
那枚参与演出的荷兰硬币此刻正躺在她的掌心,边缘在月光下泛着古老的银光,像一个小小的、完美的意外。
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gbcia-20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