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晨的阳光透过窗纸,在炕沿儿上铺了一层暖黄。
李文川今天起得格外迟,睁眼时还觉得眼皮沉甸甸的,翻身又闭了会儿眼。平时他可不这样——院里那些鸡零狗碎的闲人,哪天不是一大早儿就把人吵醒?今儿倒好,整个西合院难得清静,大概昨晚贾张氏闹腾一夜,大伙都补觉呢。
他打了个哈欠,坐起身来,拽了条灰布毛巾搭在肩膀上,起身下炕趿拉着鞋出了屋门。院子里安静得能听见自己踩在青砖上的脚步声,远远的,有人家的小孩子嬉闹了几声,随后又被大人低低地呵斥回去了。
走到水龙头前,他拧开龙头,冰凉的水哗啦啦地淌进瓷脸盆,激得他精神为之一振。他低头双手掬水往脸上一泼,冰凉的感觉顺着脖子往下渗,寒气带走了大半睡意。
他捏着毛巾,盯着玻璃上的自己的模样略微一晃神:“还真是人靠衣装,穿越过来之后,就这副模样搁在这年代,也难怪院里贾东旭他们看着眼红。”
想着想着,他嘴角一勾,哼着小调往回走,把毛巾搭在门后铁钩子上,换上了从箱底翻出的那件浅灰色呢子大衣,拢了拢领口,顺手还从衣柜里找出条干净的围巾搭上了脖子。
“至少面子功夫还是得做做足。”
他蹲下身,从炕底摸出个干净的布兜子,又掀开柜门从里头摸出两罐罐头——一罐酱烧鸡腿,一罐黄豆炖牛腩。这是昨晚空间里新出来的稀罕物,他还没舍得打开过。此刻往袋子里一放,沉甸甸地压手,心头也顿时踏实了不少。
“吃饭赴约嘛,总得带点见面礼才像回事儿。再说了,总不能就带个嘴吃饭去了吧。”
兜子拎好,李文川把屋门“咔哒”一声锁上,晃悠着穿过了院子。路过贾家门口时,屋里头传来贾张氏咕咕哝哝的骂人声,他耳朵一动,嘴角微微上扬:“嗨,这一晚上了还没消停呢。”
街上此时己经日头高悬,人来人往热闹得很,卖早点的摊子早己撤了,街边开始换成卖油盐酱醋的、推着板车吆喝卖白菜萝卜的,远处还能听到冰糖葫芦的叫卖声。
李文川一路慢悠悠地走着,晒着太阳,脸上带着几分闲适从容的笑意,显得格外扎眼。穿过两个巷子,走出不多远就看见了东来顺的牌匾。
店门口热闹非凡,有几个穿灰布制服的干部模样的人正围在门口寒暄。李文川略一打量,心里轻轻一笑:“这地方还真真没怎么来过。今儿沾了这位副社长的光。。”
他拎着布兜跨进门槛,刚进门,迎面就来了个穿白褂的小伙计,满脸堆笑地迎上来:“同志您几位?里边请,雅座还是大厅?”
李文川一时怔了怔,笑着摆摆手:“我找人的,有人约了我中午这儿碰头。”
堂里飘着一股老汤的鲜香,夹着点炭火熏烤后的焦香,混着酱牛肉的咸香气,叫人一进门就打个饱嗝。擦得锃亮的木桌,角落里一口铜锅正咕嘟冒着热气,几个老顾客围着喝茶聊天,偶尔传来一声咳嗽或压低嗓门的闲谈。
小伙计一愣:“您找谁呀?”
李文川一张嘴,这才发现自己连对方名字都不知道,只含含糊糊地回了句:“我还真不知道,反正是一位女同志,说好了中午这儿碰面。”
小伙计用一种微妙的目光上下打量了他两眼,似乎把他跟某种别的事情联系到了一起,撇了撇嘴,朝堂里边角落处指了指:“得嘞,您先坐着,来人了我再问问。”
李文川只得点头致谢,走到那桌坐下,把布兜往桌上一搁。
坐下没多久,门口帘子一掀,一道颀长的身影踏进门来。他下意识抬头一看,顿时怔了一怔。
来的这位女同志大概三十多岁的模样,身材高挑挺拔,穿着一身笔挺的深蓝色呢子大衣,乌黑的头发利落地盘在脑后,露出一张极为端庄清秀的脸,眉宇之间带着几分干练,双目有神。尤其是她微微扬起下巴环顾店堂的神态,和林雅文简首如出一辙,只是比林雅文看上去更加成熟稳重一些。
女子很快注意到李文川这桌,目光一扫便快步朝这边走过来,脸上带着温和而又略带探究的笑意,声音清脆利索:“你是李文川同志吧?”
李文川赶紧站起身来,略略整理了下衣襟,笑着点头:“我是,您是?”
女子轻轻一笑,伸出右手朝他一递:“我是林雅文的小姨,董念,北平日报的。”
李文川微微一愣,忙也伸出手与她轻轻一握,随即笑着道:“原来是董同志,久仰了,快请坐。”
董念不紧不慢地脱下外套挂在椅背上,顺势坐下。她抬起眼皮,上下细细地把李文川打量了一番,随即露出满意而带点儿俏皮的笑容:“我还以为,能写出这种文章的,怎么也得是位戴眼镜的老同志,没想到居然是你这么年轻的小伙子。”
李文川听她这话也忍不住轻笑了一声,随即故作一本正经地点头回应道:“我也没想到雅文同志的小姨,居然是这么年轻——刚才您一进门,我还以为是林科长的姐姐来了呢,差点就站起来叫姐了。”
董念愣了一秒,随即扑哧一声笑了出来,肩膀微微颤动起来,显然被逗得开心极了:“你这嘴可真会说话,怪不得文章也写得那么灵光!”
李文川含笑坐回椅子上,把布兜子往桌边稍微推了推,笑着招呼服务员过来:“同志,上壶茉莉花茶先润润喉吧。”
服务员应了一声很快走了。
董念的目光落在桌上的布兜子上,好奇地扫了一眼:“文川同志,这是你带的新稿子?”
李文川微微摇头,手轻拍了拍布兜:“稿子现在不着急。这是我托朋友特意弄来的两罐儿罐头,算是第一次见面的见面礼,您瞧瞧合不合口味儿。”
董念略带诧异地挑了挑眉,伸手将布兜拉开口子一看,脸上的神情顿时变得惊讶起来:“这是什么罐头啊?酱烧鸡腿……黄豆炖牛腩?哟,这可真是稀罕物,连名字我都头回听见。”
李文川轻笑一声,神色悠然:“全托朋友的关系,朋友有门道弄来的,确实商店里不算常见。”
董念抬头看着他,目光里多了几分赞许的意味儿,连语气都亲近了不少:“没想到文川同志年轻不说,连见识也挺广的,雅文平时跟我提起你,我还以为她夸张了点,现在看,倒是她谦虚了。”
茶壶很快端上来,李文川拿过茶壶轻轻倒了两杯,热茶腾起丝丝热气,两人面前顿时添了几分融洽的气氛。
服务员站在一旁手持菜单,脸上带着笑意:“同志,两位准备点点儿什么?”
李文川朝董念一摊手,笑道:“董同志你先请。”
董念轻轻一笑,随即也不矫情,爽快地对服务员道:“你们家这儿的酱牛肉是招牌,先来半斤。再来个铜锅两盘羊肉,加个烧茄子,再来个醋溜白菜。”
李文川见她点完,又笑着补充了一句:“再来碗西红柿鸡蛋汤,外加一屉素馅儿蒸饺吧。”
董念抬头瞧了他一眼,笑意里透着点惊讶:“看来你还是个懂吃的行家嘛,知道他家的蒸饺好吃。”
李文川笑着回应:“这也是托你的福,今天是难得下馆子,不点点儿招牌菜,哪对得起咱们这一桌?”
董念又轻轻一笑,整个人明显愉快起来。
没多大功夫,菜陆陆续续上了桌,两人拿起筷子夹了几口,董念吃着吃着,忽然抬起头,带着好奇问道:“我看你文章里的情节可不一般,这郭靖后来去了大漠草原,还会发生啥事?你这脑子怎么长得。”
李文川夹了块酱牛肉,咀嚼两口后笑着放下筷子,不紧不慢地说道:“大漠草原辽阔,郭靖在草原上,不仅能遇见绝顶高人,还能邂逅红颜知己,到时候江湖纷争、家国情仇一并卷入进来,具体我也还没想好。”
董念听完后不由得浮想联翩,筷子停在半空,脸上的兴趣越来越浓:“你这文风可是稀罕得紧呐,我们副刊以前从没刊登过这类题材。要不是雅文把稿子给我看,我恐怕到现在还不知道咱北平居然藏着你这么位年轻高人。”
李文川谦虚地摆摆手,目光却透出一丝自信和稳重:“您过奖了,我也就是仗着自己的想象力,赶巧心里头又有这么点儿想法,随手写出来,没想到能入了您的眼。”
董念听他这么说,倒是越来越欣赏他了,不由得微笑道:“李同志,你这稿子是真不错,按我说,搁咱北平城,怕是很难找得出第二个能写出这种文风的人来。”
李文川抬起头,笑容平和而自信:“董同志您这么夸,我可就真要飘飘然了。”
董念噗嗤笑出声来,微微一摇头,转而又一本正经地盯着他道:“那咱们今天就别绕弯子了。说实话,我是真心看好了你这稿子,想把它放到副刊上好好连载,可就是不知道,你接下来的故事打算怎么安排?稿费的事,咱们也该好好谈一谈了。”
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g0eca-75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