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彦安回忆了一下近日的学习内容。
从休沐日开始,他学习的内容,一方面是除西书五经外的其他儒家经典。
诸如荀子,春秋繁露等书籍,但是耗费的心力确实不如之前多。
更大的心力,则是放在了研究那二十七篇状元文集上。
县试将至,应试教育也需要一些技巧。
读了那些人的文集,他写起八股文,的确越发得心应手。
关键是他拥有超出时代的眼光,思路别开生面,轻而易举便能看见那些人文章中的缺点和腐朽。
徐彦安继续沉默了片刻,半晌,不可置信地疑问:“状元文集也算文字垃圾?你们系统不觉得有些过分了吗?”
0333:“是这样的宿主,这些状元文集是格式标准、文采华美的八股文章,但于文学界、学术界并无任何推动价值。”
“系统的判定标准一以贯之,从未变化,是以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进行判定。”
这话说的倒是有道理。
八股文纵然写的花团锦簇,本质上也没什么实际意义。
后世之人学诗词文赋,也没有人从科举文集中找。
因为没价值。
徐彦安揉了揉额角,心平气和道:“你还挺有原则。”
0333:“是的,多谢宿主夸奖。”
徐彦安阴阳怪气:“除了没有用,什么都有。”
0333一下子变成了哑巴。
徐彦安又问:“你们系统就一首维持出厂设置吗?不能升级迭代吗?我看人家的软件都可以,你们技术太差了。”
0333继续沉默。
徐彦安继续挤兑:“你是0333号系统,你前面是不是有332个比你优秀的同事?”
0333像是被刺激到了,尖叫:“没有!不是!”
“我们的序号是出生时间,不是排名!”
徐彦安:“哦,那就是不止332个比你优秀。”
0333的机械音在脑子里吱哇乱叫:“不是,没有!”
徐彦安:“我不信,你什么功能都没有,肯定没有系统比你废物。”
0333滋啦啦响了几声。
一下子没了声音。
像是被气到短路了。
徐彦安有些无语,这就破防了?这系统没装防PUA软件吗?
徐彦安摇了摇头,没再折腾脆弱的0333,收拾收拾,上床睡了。
接下来的日子,尚夫子每日给他们出一套诗文题目,他们作答后,第二天从破题开始讲解。
八股文格式固定,破题,承题,起讲,入题,起股,中股,后股,束股,收结。
每一部分都有严格的要求,因格式篇幅可发挥的空间不大,对文字的精炼程度,观点的敏锐度要求更高。
文采需要长期积累,短期无法改变。
只能从观点和内容上下功夫。
短短七八日时间,徐彦安便觉得受益匪浅。
尚夫子多年精研科举,经验水平的确值得学习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很快,便到了县学报名的日子。
徐彦安和徐二石提前回了一趟东柳村,找族长要来了祖宗三代的亲供单。
族长听闻他要去参加县试,十分欣喜,连忙翻开族谱,给他抄录了曾祖、祖父、父亲三代的名字、生辰。
徐家世代务农,从业这一条就可以免了。
抄完后,族长勉励徐彦安:“安儿多加努力,争取一举夺魁,给我们徐家光宗耀祖。”
“咱们村考过县试的,如今也只彦平一人,待你也过了,我照样开祠堂祭祖。”
徐彦安连忙推拒:“大爷爷,这就不用了,县试只是第一步,纵考过也不算什么。”
“且县试过后,西月便是府试,待我中了府试、院试,身上有了功名,再开祠堂祭祖,更能让列祖列宗高兴。”
族长沉吟,看向他:“彦安有几分把握考中秀才?”
徐彦安谦虚了一些:“七八成。”
这便是极有信心了,族长想了想,点头道:“就按你说的办。”
“待你考中秀才,不仅要开祠堂,我做主用族产买一头猪一头羊,杀了祭祖吃肉!”
徐彦安没再推辞:“多谢大爷爷。”
又聊了几句,徐彦安状似无意问起徐彦平的情况。
族长摇了摇头,深深叹气,颇有些恨铁不成钢:“彦平这个孩子身子骨太弱,不过三十鞭,一些妇女也挨过,人家都不碍事,只有他足足烧了三日。”
徐彦安一脸疑惑:“没请郎中吗?”
族长道:“当然请了,还是去镇上找的好郎中,总算把人给救了回来。只不过,”又叹一口气,“或许是躺得太久,他有一只脚跛了。”
徐彦安装出惊讶的样子,扼腕叹息:“这……怎么会这样?”
他满脸都是痛惜:“跛脚之人,这是彻底断了读书的路啊,太可惜了。”
族长也叹息:“谁说不是呢。”
徐彦安又叹口气:“我也不敢去看他,希望他能打起精神,早日恢复吧。”
族长道:“家里的事情你不用操心,好生准备乡试。”
徐彦安颔首:“是。”
这次,族长亲自将他送到了村头。
路途中间,路过徐家的院子。
隔着院墙,遥遥传出徐彦平愤怒的声音:“我不用这破玩意儿!我不是瘸子!我不要拐棍!”
刘桂花嗓门更大:“我儿子没瘸,你个老不死的别咒我平儿!”
徐老太不依不饶:“我是为了平儿!他不下床,谁伺候他吃喝拉撒!”
徐彦安收回目光,垂下眼眸,暗自勾了勾唇。
挺好,刚残疾的人最忌讳不动弹,若是长期不动,肢体功能退化,就会越来越严重。
希望徐彦平彻底变成瘸子。
这样徐家的日子才好看。
正月二十二。
天刚蒙蒙亮,徐彦安等五人就等在了县衙门前,待礼房一开门,便走了进去。
礼房内摆了三张大桌子,每张桌子前都坐着一位官吏,笔墨纸砚俱全。
除沈彦安外,其他人都不是第一次参加乡试,轻车熟路报了名。
到徐彦安时,衙役问:“姓名,祖籍,年龄。”
徐彦安一一作答:“学生徐彦安,宛南府岑州华亭县柳河镇东柳村人士,年十五,生于癸卯兔年三月初一。”
衙役一一写上,又问:“曾祖、祖父、父亲姓名,年岁,从业。”
大宣不禁止商户考科举,只禁奴籍之流,罪犯之后,这一审,只审核身家是否清白。
徐彦安一一报上,最后道:“家中世代务农。”
衙役看他履历清白,家世干净,点了点头:“可以了。”
又指了指隔壁的桌子:“那边互保签字。”
五人去签了互保单。
凌远志早早在旁边等着,亲手签了具保单。
县试报名,算是完成了。
接下来,便是静等考试。
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fihdf-60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