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 进入县学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章 进入县学

 

徐彦安冷冷盯着老两口。

他其实不在乎在哪里读书,私塾和县学都无所谓。

凭他22岁读完物理学博士的天资,区区童生试,根本不在话下。

但听到这话,他是真恶心。

哪怕是为了给原主讨一个公道,他也绝不可能让这恶毒的老两口得偿所愿。

徐老太下意识发火:“你凭什么跟平儿比!”

徐彦安冷笑:“所以你们还是偏心。”

徐老头扯了一把徐老太,一脸不耐烦:“行,就让你去县学读一年书,要是考不中童生,就老老实实给我回家种地!”

徐彦安应下,又问:“那我明年要是考上秀才了,怎么办?”

“你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!”徐老太嘲笑出声,“你当秀才老爷是地里的大白菜,说考就能考?”

徐彦安情绪前所未有的稳定:“那你们敢不敢跟我打个赌?”

他盯着二人的眼睛:“明年我要是考不中童生,就乖乖回家种地。但我要是考中了秀才,就让徐彦平回家种地,我一个人读书。”

“爷,奶,敢不敢赌?”

徐老太扬起脖子,叉腰喊:“赌就赌!我就不信你个病秧子有这个本事!”

徐彦安点了点头:“那你们就等着吧。”

他伸出手:“六两银子的束脩,五两银子的笔墨纸砚,给我十一两,我明天就去县学。”

徐老太瞪他一眼,愤愤不平地进了屋。

把钱递给徐彦安的时候,满脸都是肉疼。

徐彦安大致掂量了一下,做多了实验,双手对重量的感知十分精准,算得出没有少给。

便把银子收起来,摆了摆手,对赵柳枝说:“娘,早上我要吃两个鸡蛋。”

赵柳枝柔声答应,怯生生看向徐老太。

徐老头和徐老太一早上被惹了一肚子气,恼怒地摔门进屋。

甩下一句:“要吃鸡蛋自己去鸡窝里摸!”

赵柳枝就往鸡窝去了。

徐二石松了口气。顺利帮儿子做成了事情,他心里的愧疚感,终于减轻了一些。

跟着徐彦安进屋,徐二石看着儿子:“安儿,等吃了饭,咱们就去县里吧,你早点去读书。”

徐彦安点了点头:“好。爹,你帮我收拾一下衣服被褥,我看堂哥这些就不错,给我卷起来。”

“诶,好。”

徐二石也不去想大房一家了,凡事以自己的儿子为主。

徐彦安让他干什么,他毫无二话,任劳任怨。

徐彦安靠坐在椅子上,心里终于松快下来。

徐二石不再愚孝,以后的日子就好过了。

过了一小会儿,赵柳枝捂着胸口,鬼鬼祟祟走进门。

“娘?”

“嘘。”赵柳枝示意他安静,小心从衣服口袋里掏东西。

是鸡蛋。

一个,两个,三个。

她脸上流露出一丝忐忑的欣喜:“今天家里的母鸡下了三个蛋,我都摸回来了,安儿多吃点。”

老实说,徐彦安不是很有胃口。

鸡蛋这东西远远没系统给的肉包子好吃。

不过,一首不吃东西也不对劲,他便说了句:“三个蛋,咱们一人一个,你们也吃点补补。”

他看着赵柳枝,话是说给徐二石说的:“娘,你太瘦了,这些年真是受苦了。”

果然,徐二石又开始愧疚:“柳枝,是我对不起你……”

赵柳枝眼睛里顿时含了一汪眼泪。

徐彦安无声笑了笑。

这单纯的爹娘,也有些好处。

吃过饭,徐二石、赵柳枝夫妇一起,推着板车带徐彦安往县里去。

东柳村位于华亭县,柳河镇以东。

一路上,从柳河镇路过,再到华亭县城内的县学,走了约摸一个半时辰。

一家三口停在县学门口。

徐彦安让徐二石和赵柳枝坐着等自己出来。

独自上前去,向守门的门子行了一礼,说明来意:“大人,学生徐彦安,想进县学读书,还请代为通传。”

门子看他身上破旧的衣服,微微皱眉,问:“可有功名?想进县学,须有秀才功名才行。”

徐彦安拱手道:“学生尚无功名,欲进县学旁听。”

他对古代的县学有几分了解。

县学的正式学生,皆是秀才身份,称作“生员”。

县学制度十分严格,非教官、生员和杂役外,禁止任何人出入。

但在一些时期,根据县官的的不同,会出现一些“旁听班”,借“杂役”的名头,花钱进入县学上课。

这些“杂役班”,从启蒙到考中秀才之前,根据学生的水平,分了不同的等级。

徐彦平只是童生,为了进县学,便给自己安了个杂役的身份。

如今,徐彦安要走的,也是这条路子。

门子脸色一变,如临大敌:“胡说什么!县学哪有什么旁听!”

这也实属正常。

“旁听班”本就违背律例,若没有人介绍,县学不会招收来历不明的人。

徐彦平能进来,也是被他的私塾老师推荐来的。

徐彦安不紧不慢道:“我家堂兄名徐彦平,在县学地字班读书,是他让我来的。”

门子狐疑地看了他一眼,进门片刻后,又出来,淡淡道:“跟我来吧。”

徐彦安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,跟着门子往里走。

华亭县的县学并不奢华,前庙后学,走过文庙,才是学宫。

进了学宫,最初映入眼帘的,是“明伦堂”三个大字,便是生员们平日里上课的地方。

明伦堂左右两侧乃号舍,供学生居住,斋舍又辟出西间小堂,便是“旁听班”。

再往后走,分别是藏书楼、教官署廨、射圃等建筑。

门子领着徐彦安,停在教官署廨前,徐彦安看了眼上头的牌匾,“静心楼”三个大字,笔迹苍劲有力,当是大家。

他随着门子进了其中一间小屋,屋内坐着位身着布袍的年轻夫子。

夫子问:“你要来县学读书?”

徐彦安答:“是。”

夫子:“进哪个班?”

徐彦安:“天字班。”

县学的旁听班分为天地玄黄西等,黄字乃启蒙班,天字乃最高的班,轻易不能进。

夫子抬了抬眼皮,有些诧异:“天字班都是童生试中名列前茅的人,你凭什么进去?”

徐彦安恭敬有礼:“请先生赐教。”

夫子想了想:“考你作诗,我出一道题,若你能在一炷香内做出,便让你进天字班。”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fihdf-6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