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章 赵柳枝回娘家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2章 赵柳枝回娘家

 

祠堂前,徐二石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。

等他们走远了,便腿一软,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。

双手撑地,不住颤抖。

徐彦安眼神一闪,冲过去拽住他的手臂:“爹,你怎么了?”

徐二石老大一个汉子,全身止不住颤抖,哽咽着说出不话。

这是他真正意义上,第一次反抗父母。

那种从心底泛上来的恐惧,让他无力支撑自己。

甚至有种难言的负罪感。

徐彦安一眼就看出他的心思。

脑子一转,垂下眼眸,做出情绪低落,伤痛难忍的样子:“爹,你别难过。”

“我知道你不能接受爷奶不疼你,可是……可是……”徐彦安叹了口气,闭上眼。

“可是他们本来就不疼你,更不疼我,早些察觉到,是长痛不如短痛。”

其他人听闻,也纷纷劝说:“二石,你别难受。”

“这天底下,没有父母缘的人多了去了,要是人人都像你,还活不活了。”

“你再难受也看看你媳妇跟孩子,当男人的有点出息!”

徐二石在大家七嘴八舌的劝说下,逐渐缓了心绪。

半晌,终于眼含热泪,冲着所有人点头:“我、我知道了。”

人群渐渐散去。

族长让人关了祠堂,背着手慢慢走过来。

徐彦安扶着徐二石从地上站起身,躬身行礼:“大爷爷,今天,真是多亏了您。”

族长叹息一声,抬手拍拍他的肩膀:“彦安,以后在县学要愈加勤勉治学,早日考个功名。”

“咱们东柳村的未来,都指望着你了。”

徐彦安眼含热泪:“彦安绝不辜负大爷爷的希望。”

族长勉励道:“待你中了秀才、举人,甚至进士……”他的目光望向徐老头家的方向,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,“你爷奶会以你为荣。”

为不为荣的,徐彦安倒是不太在意。

但他还真的挺想看看,有朝一日徐彦平一事无成。

而他们从小就不看在眼里的孙子,金榜题名,衣锦还乡。

徐家那几个人,会是什么嘴脸。

面上,他却只轻叹一声,道:“但愿吧。”

族长点头,迟疑片刻,又问:“你们中午,预备在哪儿吃饭?”

提起此事,徐彦安苦笑一声:“大爷爷,我们先回县城了。我爷奶应该不欢迎我们。”

族长叹口气,点了点头:“去吧,路上小心。”

徐彦安颔首:“大爷爷放心。”

辞别族长,徐彦安领着父母,回了县城。

回城的第一件事,赵柳枝先拉着他,去求了医馆的大夫诊脉。

上次落水,险些送命的事儿,赵柳枝当真是后怕极了。

县城的医馆有坐堂的大夫,给他把脉后,沉吟片刻:“无碍。”

“落水时间不长,后续又暖了回来,没什么事儿,不用担心。”

说罢,便收回了手。

赵柳枝赔笑:“大夫,之前诊脉的郎中说,我儿子身子有些亏空,您看能不能开些药,给他调理调理。”

她想着,年前卖花挣了钱。

现在手里头有好几十两银子,正好用来给儿子调养身体。

大夫道:“他身子骨的确有亏空,应该是打小没吃好,也没吃饱,难免的,不是大事。不过,是药三分毒,没事别吃,若要补回亏空,好吃好喝养着就行。”

赵柳枝点头:“我明白了,谢谢大夫。”

付了诊金,一家三口从医馆出来。

赵柳枝轻叹一声,握住徐彦安的手:“以前,苦了安儿。”

他们做大人的没本事,害得孩子吃不饱穿不暖。

徐彦安没吭声。

在他的记忆中,原主是很苦。

根本想不到有小孩能过成那样,可怜得很。

可怜到什么程度呢?

若是前世见了,他大概会马不停蹄就掏钱包,资助对方的水平。

孤儿也没过成那样的。

赵柳枝眼神逐渐变得坚定。

她要赚钱。

要把这些年亏欠儿子的,都还回来。

看向丈夫和儿子,认真道:“安儿,我想做个小生意。”

“小时候,我娘教过我做甜糕,我想开个糕饼铺子。”

徐彦安颔首:“可以,挺好的。”

赵柳枝有想法,就很好。

不管他们想做什么生意,徐彦安都有法子赚钱。

略一思索,徐彦安干脆道:“既然这样,等过了十五,就开业吧。”

“过年这些日子,娘,你先想想都卖什么糕饼。”

赵柳枝弯了弯眼睛:“我明天就做给你们吃。”

闻言,徐二石愣了一下,小心翼翼提醒:“明儿初二,你该回娘家了。”

赵柳枝抿了抿唇,有些不乐意。

赵柳枝的亲娘生了两个女儿,生第三个孩子的时候大出血,母子都没保住,年纪轻轻就去了。

后来爹又娶了个带孩子的寡妇,生了个儿子,那个家里就没了赵柳枝和她妹妹的位置。

以前每年回去,是因为在徐家日子也不好过,她麻木了,无所谓了。

但如今日子过得好,她就不乐意回去,看爹和后娘那张苦瓜脸了。

徐彦安明白她的心情。

谁都不想受委屈。

他想了想,心平气和道:“娘,过年走亲戚是礼数。再说,如果我们不去,剩小姨一个人,更难过。”

“娘,你只管放心,有我在,这次不会让你吃亏。”

想起妹妹,赵柳枝终究叹了口气,点了点头。

按照华亭县一带的习俗,大年初二女儿女婿走娘家,要带西样礼。

白面馍馍、鸡、糖、肉。

第二天一早,赵柳枝满心不悦,在厨房挑挑拣拣,选了最小的,放在竹篮子里。

一家三口挎着篮子,往赵柳枝的娘家去。

赵柳枝的娘家在大赵村,全村人都姓赵,一见他们三个。

街上就有人不怀好意的笑:“柳枝儿回来了,又给你爹娘带了什么好吃的?”

赵柳枝脸色一僵。

以前徐家待她不好,往往没给她备齐过西样礼,每次回娘家,都会被人冷嘲热讽一通。

尤其是眼前这个,她的西婶,自己日子过得也不好,就格外爱嘲讽别人。

徐彦安低声问:“这人我该喊什么?”

赵柳枝抿唇:“西姥姥。”

徐彦安抬眼,打量了一下她破旧的衣裳,眼神微冷。

却仍是面带笑意,一张俊脸毫无芥蒂的样子:“西姥姥,我舅和我姨父今年给您买了什么好吃的?”

“看您这么高兴,一定买了不少吃的吧,真是好福气。”

“要我说,整个大赵村,没有比您更有福气的人了。”

“西姥姥,您怎么还穿着前几年的旧衣裳,我舅给您买的新衣裳,是不是不舍得穿给我们看?”

那个西姥姥脸色一变,语气有些冲:“你小孩家懂什么?”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fihdf-52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