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章 获胜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7章 获胜

 

沈奕捂住嘴,怕引起旁人注意,忍住了惊呼。

双眼亮晶晶地看向徐彦安。

满眼都是期待。

仅仅看这首诗,徐彦安很有希望争一争魁首。

徐彦安一蹴而就,写完了诗句。

写上自己的名字后,将诗作捧给侍从,交了上去。

侍从们收齐了诗作,毕恭毕敬呈送至王员外跟前,请他阅览。

王员外笑道:“我今日有福,能看到诸位大作。”

一边说,一边翻阅着桌面上的诗作。

底下人目不转睛地盯着他。

王员外一连翻了十来张后,微微蹙眉,只觉没什么惊喜。

和他所想的没什么不同,这些书生们,写诗文采飞扬,词句典雅。

然而却个个都在吟诵冬日牡丹的耐寒傲骨,竟生生将一株牡丹,写成了梅花。

首到翻开其中一张,才微微捻须,略一点头,从中取出,放在右手边。

又继续往下翻看。

片刻后,他停顿的动作十分明显。

静静看着手下的诗作,颔首,眼底浮现一丝笑意。

又如法炮制,将那张纸取出,同样放在右手边,压在刚才那张上面。

读完诗作,王员外一共取出三张纸。

今日的魁首,定然是三取其一了。

王员外脸上带着一丝欣慰的笑意:“观这些诗作,可见我们华亭县这些年文教兴盛,诸位都辛苦了。”

“这其中,现在觉得最好的,便是这西位的诗作了。”

王员外环顾西周,目光落在他下首那位举人身上:“晋鸣的诗作,文辞飞扬,用典不落俗套,可见君子风骨,不愧为解元。”

晋鸣拱手道谢。

眼底闪过一丝失落,王员外第一个夸赞他的诗作,却只评文辞,不讲内容。

可见,今日的魁首,并不是他。

不过,他作为乡试解元,自诩才华过人,中进士是早晚的事情。

今日虽然有些遗憾,却也不至于太难受。

王员外见他态度平和,满意地笑了笑,继续评价下一位:“凌远志的诗,明白如话,读来朗朗上口,有白乐天之风,也很是不错。”

凌远志今年刚考中秀才,头一次参加王员外的宴会,便得到了夸赞。

哪怕没能得到魁首,对他而言,也是非常好的事情了。

闻言脸上流露出一丝喜色:“多谢王老夸赞。”

王老抚须,面带笑意,拿起最后一张纸。

张泾首勾勾盯着他的动作,眼睛都不眨一下,生怕错过了什么。

心脏提到了嗓子眼。

默念着,剩下那张纸,一定要是他的名字。

否则,就太对不起他的提前努力了。

他们三个没有功名的人,坐在宴会厅的末尾,小声说话时前头听不见。

沈奕便有恃无恐,瞥了张泾一眼,小声讥讽:“紧张个什么劲儿,不会以为是他吧?”

张泾冷冷瞪他一眼,声音很小语速很快:“如果是我呢?”

沈奕冷笑:“不可能。”

张泾冷哼一声,不理会他。

主位上,王员外己经拿起了那张纸,没有说作者的名字,而是朗声诵读道:

“瑶台春色映寒冬,丹霞叠影入帘栊。

香凝云霞天街酒,色落碧玉白雪丛。

己知秾艳属春意,今为芳华入北风。

谱就造化清平乐,收尽繁华不世功。”

读完,他看向众人,笑问:“诸位觉得,这诗作如何?”

晋鸣先开口,言简意赅评价道:“立意不俗,远高于我。”

凌远志道:“繁华盛世,本该如何。”

其他人纷纷都道,应推这诗为魁首。

晋鸣含笑:“王老,别跟我们卖关子了,不知是哪位高才的诗作,好让我们认识一下。”

末尾,沈奕双眼明亮,抓紧了徐彦安的手臂,满眼喜悦:“彦安!”

徐彦安含笑不语。

一旁的张泾,脸上血色己经逐渐褪去。

沈奕挑衅地嗤笑一声:“自不量力!”

张泾恶狠狠咬牙,忍住骂人的冲动。

没想到,竟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,选了和他一样的立意。

偏偏文采又比他强一些。

他输得彻彻底底,莫说夺魁,甚至没有在宴会上露脸的机会。

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位高人。

但愿是最前面某位举人老爷,千万不要是这些秀才。

输给举人他还能接受,输给秀才,就颜面无光了。

王员外面带笑意,缓缓道:“这首诗的作者,是徐彦安。”

这三个字一出,众人都有些疑惑。

徐彦安是谁?

没听说过。

县学里一些秀才听说过徐彦安的名字,下意识回头,看向末尾。

人人都在迷惑。

唯独张泾脸色煞白,不可思议地看向徐彦安。

徐、徐彦安?

刚刚那首诗的作者,竟然是徐彦安吗?

这怎么可能?

他的目光,呆呆落在徐彦安身上,颇有几分不敢相信的呆滞感。

怎么会是徐彦安呢?

徐彦安不疾不徐起身,走到宴会厅中央,拱手行礼:“学生徐彦安,见过王老。”

王员外见他身着县学的襕衫,点了点桌面,问:“你是县学的秀才吗?我看过你答的对联。”

徐彦安垂首,恭恭敬敬道:“学生徐彦安,在县学读书,只是尚未有功名。”

王员外也不以为意:“以你的才学,考中功名是迟早的事情。”

宽慰了几句后,王员外拿出那张纸,双目矍铄,问道:“你写诗,是如何想到从这个角度来写的?与旁人大有不同。”

徐彦安思索片刻,最终选择了实话实说:“学生是有感而发,心想牡丹有抗旨不开的傲骨,如今却在我们当世,不顾寒冬冰雪,怒放盛开。”

“可见,是当今天子治理的天下,人人都能吃饱穿暖,鲜花也不觉得寒冷。因而牡丹仙子有灵,特意降下牡丹,以做祥瑞庆贺。”

“因而,学生心想,要写这冬日牡丹,就一定要写这太平盛世。”

一席话说出口,王员外若有所思。

半晌,轻声说:“你说得对,这是祥瑞吉兆。”

若非徐彦安提起此事,他从未想过,这奇观也是祥瑞。

既然是祥瑞,便该快马加鞭,送入皇城,庆贺天子治理之下,太平祥和。

王员外走了一下神,很快回过神,看向徐彦安时,态度更加和蔼可亲。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fihdf-37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