训导满目期待看向教谕,等对方同意。
教谕刚一颔首,他便飞快撕开了糊名。
只见糊名处,赫然露出三个筋骨挺拔的字。
——徐彦安。
“徐-彦-安,”训导缓缓念出这个名字,有些疑惑地看着其他人,“这是谁?”
其他人同样疑惑。
这个名字,以前从未听过。
唯有尚夫子捻须,缓缓笑道:“你们不认得他,徐彦安是前些日子刚到我班上的学子,刚入学不久。”
闻言,赵夫子恍然大悟:“难怪你刚刚不让我们定下魁首,竟然有了这惊才绝艳的学生,偷偷捂着不告诉我们。”
尚夫子含笑:“他尚未经过诸位的火眼金睛,若我先夸一通,恐怕会影响你们的判断。
如今几位众口一词,都觉得他好,这才叫实至名归。”
教谕指着他,忍不住摇头笑道:“你们听听,说来说去,竟是为了咱们好。”
尚夫子笑:“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,如今诸位均有伯乐之质,是彦安的福分。”
这话夸到了心坎里。
但凡教书育人,都想要做桃李满天下的伯乐。
一时间,几人都大笑起来。
待阅卷结束,教谕亲手圈了徐彦安为头场头名,张泾第二,沈奕第三。
而后的第二场,第三场,是同样的流程。
最终,夫子们按照学子们三场的综合成绩,再行评定,确定这次小测的名次。
十一月初二,县学布告榜贴出了这次小测的排名。
沈奕拉着徐彦安去看榜。
二人到时,布告栏前己经围了一圈人,都在扒拉着找自己的名字。
刚走到人群中,就听到几人议论。
“这个徐彦安,就是那天在膳堂比赛那个吗?”
“好厉害,小测竟然赢了张泾,拿了头名。”
“看来确实有真才实学。”
“真没想到,他竟能胜过张泾。那李桓学业平平,不值一提。”
“可张泾是咱们县学公认的,明年一定能中秀才的人啊。”
“如此说来,明年咱们县学岂不是至少有两位秀才了……”
听到这些议论,沈奕不由一笑,拍拍徐彦安的肩膀:“看来不用去看布告了。”
徐彦安轻笑,走到布告前,确认了一遍。
首到看见布告榜上:
第一名 徐彦安。
六个黑色的大字,才缓缓松了口气。
县学头名,可以拿到藏书楼的令牌。
而且,他有这样的才学,县学的夫子们一定会想方设法留住他。
东柳村徐家,那对老头老太太,再也不能指望着用钱财拿捏他。
沈奕站在他旁边,看着自己排第三,忍不住撇了撇嘴。
“又输给那姓张的,不知何时才能一雪前耻。”
徐彦安轻笑一声:“勤学苦读,终有成功日。”
沈奕沮丧道:“这姓张的也没见如何勤奋,却总是稳压我一头,或许这就是天赋吧。”
“唉,或许我这辈子都超不过他了。”
徐彦安却很不以为然:“如今还没到拼天赋的时候。”
秀才只是科考的第一步,考的内容都很基础,要求也不算高。
只要勤学苦读,愿意动脑子,其实都没有问题。
这个时期,天赋固然重要,但勤奋与努力,完全可以弥补天赋的不足。
沈奕看向他:“可我觉得,彦安便是天资过人,令人歆羡。”
徐彦安笑了笑:“天资有什么用,我能拿第一,是因为我苦读不辍。”
世上天资不凡的人,千千万万。
就像那句话说的,全中国有14亿人。
纵然你是万里挑一的天才,全国也有14万个。
可最终能走出来的,不过万分之一。
这其中,既有境遇的差别,又有性格的影响。
有人天赋过人,却没有环境培养,只能白白埋没。
有人天赋好,环境好,起点超越了大多数人,却没有一颗坚持不懈的心,也不会长远。
徐彦安很清楚这一点。
所以纵然天资过人,他也没有丝毫放松。
进入县学十来天,他每日的安排都满满当当。
早晚背书,上午学八股,下午学策论。
从未懈怠。
放眼整个县学,如他这般勤勤恳恳,毫不松懈,自律到变态的人,也没几个。
这个县学的头名,是他应得的。
沈奕突然沉默了。
他也想到了,这些时日以来,徐彦安是何等勤奋。
想到班里其他人在戏谑玩笑时,他总是埋头于课业当中。
明明还是个十西岁的少年,却显得比很多大人都沉稳。
所以,彦安有今日的成绩,理所当然。
徐彦安笑了笑:“沈奕,世上没有人能只依靠天赋便获得成功。”
“只要足够勤奋自律,总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。”
沈奕恍然,忽然双手抱拳,向他行了个大礼。
徐彦安讶然:“你这是做什么?”
沈奕抬头,与他对视,属于少年人的眼睛里多了几分坚毅:“彦安,多谢你今日开导,我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。”
徐彦安扶起他:“这再好不过。”
两人说话间,孟熙和从人群中挤过来,未语先笑。
徐彦安看向他:“孟兄。”
孟熙和道:“恭喜彦安,县学头名,实至名归。”
徐彦安轻笑:“多谢孟兄夸赞。”
孟熙和跟沈奕两人,都是县学内的名人,一个常年第二,一个亚圣后人。
两人虽没有什么交往,但都认得对方。
孟熙和主动看向沈奕:“沈兄,第三也很不错,恭喜恭喜。”
沈奕道:“孟兄客气了,孟兄如何?”
孟熙和学业一首平平,却极为坦荡,含笑道:“我跟平常差不多吧,县学第三十六,没什么进步,但也没退步。”
目前,县学的天字班有二十五人,地字班三十六人。
排县学第三十六名,便是地字班的中游。
难为他如此豁达坦荡。
沈奕看他双眼间毫无阴霾,有些敬佩地望着他。
孟熙和浑然不觉,只看向徐彦安:“彦安,小测出了结果,明日就休息了,我想约你去县城里转转,你有时间吗?”
县学的学子们,经常在休息日去县城,买书,玩乐,吃饭。
徐彦安略一思索,颔首道:“好,那明日一早,在膳堂见。”
去县城,他正有此意。
目前他什么都不缺,就缺钱。
到城里转转,或许能找到什么来钱的法子。
孟熙和脸上露出一抹笑意,又看向沈奕,礼貌邀约:“沈兄要去吗?”
沈奕点头:“好啊,一起去吧。”
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fihdf-18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