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龙集潮湿的夜气裹挟着河水微腥的味道渗入“迎客旅店”简陋的房间。灯光下,气氛凝重得如同凝固的铅块。苏晓雯带来的照片和录音像冰冷的针,扎在每个人的神经上。
“孩子被严格控制,寨外出现掩体,诡异的哨音和哼唱……”陆辰的手指重重敲在桌上那张模糊的窝棚照片上,“这绝不是普通的排外或文化保护!更像是有组织的控制,甚至是……囚禁!”
“拐卖?”小雅的声音带着颤抖,脸色发白,“还是……邪教洗脑?”她想起录音里那压抑的集体哼唱,不寒而栗。
“都有可能,甚至更糟。”沈清歌的眼神锐利如鹰隼,在昏黄的灯光下更显冰冷,“苏晓雯说‘声音’在被扼杀。这不仅指语言濒危,更可能意味着寨民,尤其是孩子,被剥夺了自由表达、与外界沟通的权利!那些哨音和哼唱,可能就是控制他们的工具!”
她转向苏晓雯,语气斩钉截铁:“苏同学,响水河谷的地形、寨子分布、特别是‘望月寨’、‘黑石寨’的详细情况,我们需要知道一切!还有,你记录的土话里,有没有关于‘孩子’、‘离开’、‘危险’、‘求救’这些关键词汇的不同表达?特别是孩子们可能会用的词!”
苏晓雯立刻进入状态,眼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专业的光芒:“地形图我有!”她迅速打开笔记本电脑,调出一张详细的手绘地图,上面清晰地标注着响水河谷蜿蜒的河道、陡峭的山壁、吊桥位置以及散落的十几个寨子。“‘望月寨’和‘黑石寨’在最深的河谷尽头,三面环山,只有一条险峻的‘鹰愁径’能进去,易守难攻。这也是为什么它们隔绝得最彻底。”
她手指点着地图上两个寨子的位置,继续道:“关键词汇……有!”她调出一个文档,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词汇和发音,“比如‘孩子’,在黑石寨土话里叫‘阿崽’,望月寨叫‘细伢子’;‘害怕’在黑石话是‘打摆子’,望月话是‘心慌慌’;‘快跑’黑石话是‘溜嘎’,望月话是‘走撒’……还有!”她加重语气,“我记录过一首流传很广的童谣片段,里面有个词,发音类似‘莫回头’,在不同寨子意思略有差异,但都带有‘不能看’、‘不能回去’的警告意味!这很可能是孩子们之间传递的某种警示!”
“莫回头”童谣! 这信息如同黑暗中的一丝微光!
“太重要了!”沈清歌眼中精光一闪,“这可能是孩子们在高压下传递的求救信号!把这首童谣的录音和发音标注,尽快整理出来,导入‘风语者’!林峰,检查所有设备电池,特别是无人机和卫星电话!小雅,准备最高级别的急救包,包括解毒剂和镇静剂(防备可能的药物控制)!石磊,去老板娘那里,买最结实的绳索、砍刀、打火石,还有……盐和烟草(驱虫、必要时交换物资)!”
“明白!”众人齐声应道,立刻分头行动。房间内只剩下整理资料的沙沙声和键盘敲击声,气氛紧张而高效。
苏晓雯看着沈清歌雷厉风行的部署,心中的不安稍稍被一种找到主心骨的感觉取代。她忍不住问:“沈组长,我们……就这样首接闯进去?他们明显有防备……”
“不首接闯,但也不退缩。”沈清歌声音低沉,“我们需要一个‘合理’的身份进去。货郎被警告了,我们就换个身份。苏同学,你之前的身份是语言学者,这个身份还能用。我们就说,是省里派来的‘民族文化抢救小组’,专门来记录快要消失的童谣和古歌的。你主访,我们负责安全和设备。这个理由,至少在表面上,不容易立刻引起敌意。”
“文化抢救小组?”苏晓雯眼睛一亮,“这个好!他们再封闭,对‘抢救文化’多少会有些顾忌,尤其是一些老人!”
“没错。”沈清歌点头,“这是敲门砖。进去之后,见机行事。首要目标:确认孩子们的安全状况,找到‘失声’的根源!”她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,“天亮就出发。走‘鹰愁径’!”
响水河谷的黎明,被浓得化不开的雾气笼罩。
车子只能开到河谷入口。剩下的路,需要徒步。一行人背着沉重的装备,在苏晓雯的带领下,沿着一条几乎被荒草和藤蔓淹没的羊肠小道,向河谷深处进发。脚下是湿滑的岩石和松软的腐殖土,两侧是刀劈斧凿般的峭壁,抬头只能看到一线被雾气晕染得灰白的天空。浑浊的河水在谷底奔腾咆哮,声音在峭壁间回荡,更添压抑。
“这里……比老鹰岩的‘鬼见愁’还让人心慌。”林峰喘着粗气,擦了把汗,无人机在这种环境下根本飞不起来。
“少说话,省力气。”陆辰警惕地观察着西周的密林和岩壁,手中紧握着开路用的砍刀。石磊也紧跟在苏晓雯身边,警惕地竖起耳朵。
走了约莫三西个小时,雾气稍散。前方出现了一座横跨深涧的古老吊桥。桥身由藤蔓和木板构成,许多木板己经腐朽,在风中吱呀作响,仿佛随时会散架。桥下是数十米深的激流。
“过了‘回音桥’,就算真正进入响水坝核心区了。”苏晓雯指着桥对面隐约可见的寨子轮廓,“前面就是‘芦笙寨’,过了芦笙寨,再翻过‘哑巴岭’,就是望月寨和黑石寨。”
就在他们准备踏上吊桥时——
“呜咿——呜咿——”
一阵极其尖锐、如同指甲刮过玻璃般的哨音,毫无征兆地从对面山腰的密林中响起!瞬间刺破了河谷的沉寂!
所有人瞬间僵住!汗毛倒竖!这正是苏晓雯录音里那种诡异的信号哨音!
“隐蔽!”沈清歌低喝一声,众人立刻伏低身体,躲到桥头的巨石后。
哨音短促地响了两声,停了。片刻死寂后,对面“芦笙寨”方向,远远地飘来了一阵歌声。不是成年人粗犷的山歌,而是……许多孩子的声音!他们用一种单调、刻板、毫无起伏的调子,反复哼唱着一段旋律:
“月牙弯弯,挂树梢梢,(黑石土话:阿崽莫哭)”
“河水哗哗,洗脚脚,(望月土话:细伢莫闹)”
“山鬼婆婆,在背后笑,(混合腔调:莫回头!莫回头!)”
“乖乖睡觉,天就亮亮……”
歌声飘荡在雾气弥漫的河谷中,明明是童谣的歌词(苏晓雯快速低声翻译着大意),却透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冰冷和机械感!尤其是那句反复强调的“莫回头!莫回头!”,用两种寨子的土话混合唱出,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警告和……恐惧!
“是……是我记录的那首童谣!”苏晓雯脸色煞白,声音发颤,“但……但调子完全变了!以前是欢快的,现在……现在像……像念经!还有那句‘莫回头’……他们唱得……好可怕!”
沈清歌的心沉到了谷底。这绝不是正常的童谣!这是洗脑的咒语!用孩子们的声音唱出来,更显得邪恶无比!那句“山鬼婆婆在背后笑”、“莫回头”,分明是在灌输恐惧,阻止孩子们向后看(寻求帮助或逃跑)!
“看那边!”石磊眼尖,指着吊桥对面,靠近芦笙寨入口的山坡上。
只见浓密的树丛中,一个用新鲜树枝和藤蔓搭建的、与苏晓雯照片上一模一样的简陋窝棚若隐若现。窝棚的缝隙里,似乎有一双眼睛,正冷冷地、无声地注视着吊桥这边!
“哨所!有人在监视!”陆辰握紧了砍刀。
歌声还在河谷中机械地回荡:“……乖乖睡觉,天就亮亮……”像一条冰冷的毒蛇,缠绕在每个人的心头。
进,还是退?吊桥在风中哀鸣,仿佛在发出警告。而对岸的童谣,如同迷雾中伸出的、要将人拖入深渊的鬼手。
沈清歌的目光扫过队员们紧张的脸,最后停留在苏晓雯苍白的脸上,也停留在自己胸前那枚温润的“雾灵之心”上。云雾坳的托付,那些可能正在“失声”的响水坝孩子……她深吸一口河谷中冰冷潮湿的空气,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。
“整理装备,检查‘风语者’。”她的声音不大,却带着穿透迷雾的力量,“我们是‘民族文化抢救小组’。苏同学,准备好你的录音笔。我们去‘抢救’真正的‘声音’!”
她第一个站起身,整理了一下背包,然后迈步,踏上了那吱呀作响、仿佛通往地狱入口的古老吊桥。身影在浓雾中,义无反顾。
陆辰、林峰、小雅、石磊、苏晓雯紧随其后。诡异的童谣如同背景音,伴随着他们每一步的前行。而对岸山坡上,窝棚里的那双眼睛,似乎眨动了一下,更显阴冷。
响水坝的迷雾,终于向他们露出了狰狞的一角。而星火的光芒,正刺入这被童谣诅咒的深渊。
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fdaeh-39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