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章 那也不行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8章 那也不行

 

扶苏既入宫,必行礼处皆不可少。

他原想与母亲聊聊近况,如拜访几位侯爵将军的心得……

小主,此章节后续还有内容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,更多精彩待您探索!

无奈楚胡姬到来,扶苏只能亲自端药去看望国夫人离秋。

按芈华所言,离秋亦是扶苏半个主母,理应尽孝。

扶苏对离秋确有真情。

离秋无子,每次扶苏送药,她都欢喜,与他畅谈。

这次亦如此。

榻上,

离秋慢悠悠饮药。

随后她仔细打量扶苏……

“长公子,多久未来宫中了?”

离秋眨眨眼,“我怎觉你似骤然成大人模样。”

离秋每月最期待的就是扶苏来访。

她察觉到扶苏的变化格外敏锐。

“主母也觉得我有所成长吗?”

扶苏坐在床边说道:“实不相瞒,最近在父皇的引领下,我结识了一位前辈。

这位前辈教会了我许多深刻的道理……还特意布置了功课,让我学习兵家的冷峻之道。

之后我拜访了几位封侯功臣,收获颇丰。”

扶苏未向楚胡姬提起夫子之事,却将近期的经历坦诚告知离秋。

因为在扶苏心中,两人的重要性早己不可同日而语。

“父皇亲自带您去见的前辈,必定非同小可。”

离秋轻声说道:“务必抓住这个机会,让那位前辈多夸赞你,或许能更快有所突破。”

离秋真心为扶苏考量。

她认为……

扶苏正是大秦最适合的储君人选。

其他任何人都无法让她认同。

“呵呵,所谓突破之类的事,强求不得。”

扶苏本能地抗拒展现野心。

他担心别人指责他急功近利。

他也害怕父皇和夫子责备他急于求成……

离秋思索片刻后说道:“长公子,仅靠不争不抢是远远不够的,你必须做好准备,有所觉悟。”

离秋本是齐国长公主。

虽然身体虚弱,

但在宫中的耳濡目染使她深知,扶苏对皇位这种犹疑态度的危险性。

身为帝国长公子,

稍显野心又如何?

再说,

依离秋对皇帝的了解,

有野心、有能力、有手段的人,

皇帝只会更加重视!

越是表现得平庸软弱,反而会被皇帝忽视……

“长公子,加油,不要害怕,也不要顾虑太多,我们一起努力做事,陛下终会更加认可你。”

离秋端着药碗时,还不忘挥舞小拳头。

显然,

她曾是个开朗热情的公主。

可惜,

天意弄人……

这般交谈良久后,

离秋心情大好,整个人也放松不少。

可见

扶苏此行,恐怕比服药七日更为有益。

黄昏时分,他来到最后一站——向华阳太后问安,这既是对他祖母的敬重,也是对家族血脉的承袭。

扶苏态度谦恭,言语中透着真诚。

华阳太后对这位孙辈寄予厚望,因为楚地一脉的未来全系于他一身。

然而,她对楚胡姬和胡亥并无好感。

“祖母,”扶苏开口,“我对兵家‘无情之道’的理解依然浅薄,即便拜见了几位封侯勋贵。”

他深深呼吸,“恳请您指点。”

扶苏相信,华阳太后与众不同。

尽管久居深宫,但她历经三朝,阅尽人间冷暖,必有独到见解。

“关于兵家要义,本宫知之甚少。”华阳太后姿态雍容,语气平和,“但你自幼在我身边长大,我很清楚你的性子。”

扶苏听罢微怔:“啊……”

“你知道为何夫子要教你兵家之道吗?”华阳太后沉思片刻,“因为你像极了你的母亲。

她从不陪你去看离秋,因为她害怕无意间流露的亲情会伤害虚弱且孤寂的离秋。”

“你母亲善良温柔,总是替他人着想。”华阳太后略作停顿,“可这样的性情会让你软弱,负担他人的愁绪,终至身心俱疲。”

……

华阳太后指出,过分同情只会徒增负担,有时冷眼旁观反而是种解脱。

“你近日拜访了王翦、王贲、李信与蒙武,有何感悟?他们之间有何异同?”

扶苏沉吟道:“祖母,王贲以‘恐惧’为信条,行事诡秘如李信般刚猛;蒙公则循规蹈矩,按兵法行事……唯有王老将军与众不同,仿若跳出杀伐之外。”

此章未完,欲知后续,请翻页阅读。

王翦身为名将,承袭兵家之精髓,却于杀伐中另辟蹊径,其家中规矩亦宽和异常。

这显然有违兵家的传统。

扶苏初访与归来的首观感受便是:李信对家人冷漠严厉,而王贲则以‘恐惧’治家,令人窒息。

蒙氏家风同样严苛。

蒙武虽对扶苏耐心有加,却会对自己的两个儿子痛下狠手。

“武成侯王翦自非凡人可揣测。”

华阳太后问:“他们虽各有所异,却仍有共通之处。”

扶苏皱眉:“共通之处……祖母之意,是否皆因舍弃了过多情感?”

舍弃多余情感,摒弃共情,弱化同理之心,此乃兵家共通心境。

“不错。

扶苏,看来你铭记夫子教诲,确己进步神速。”

华阳太后缓缓说道:“王翦家风虽宽松,然其本质却淡漠至极。

在他眼中,美姬、娇妾与庭院里的花草并无二致。”

“王贲、李信、蒙武亦然。

他们或诡秘、或刚猛、或守规,无一例外需压制自身感性。”

“唯有如此,才能不受多余情感干扰。”

……

统率三军,一念之间便关乎千百士卒生死。

攻城时,冲锋的士卒几近必死;战败时,殿后的将士亦难逃一劫。

然而为了大局,为了胜利,身为统帅只能迫使士卒拼命赴死。

此时,你能沉浸在共情之中,或是为失去的性命悲痛吗?

你不能……

因为这样的抉择每日都要重复多次,久而久之……

自然间便陷入麻木,乃至冷漠,甚至冷酷……恰似王贲,将军营里的高压与恐惧,传递至通武侯府的每个人。

“相较之下,你母亲算是幸运的,因本宫庇佑,她得以保有自身的纯真与柔弱。”

华阳太后转眸说道:“然而本宫终有寿终之时,到那时,你母亲失去依靠……仅凭柔弱,难以驾驭偌大的后宫,更镇不住心思复杂的楚胡姬!”

“因此,为了你母亲,你也需迅速成长。”

“以无情护持有情家人,方称得上真正的大丈夫。”

……

华阳太后欲对扶苏言明,你得以昂首挺胸、清誉满身,皆因有人于暗处默默承担重任。

华阳太后以为,天性敏感、温和或柔弱并无不可,但若身后无人支撑,又不愿改变……

这般处境则甚为棘手。

结果要么被对手彻底吞没,要么在无穷的内斗中,承受过多他人命运的重量,首至精神崩溃。

此刻,华阳太后借由【责任】二字,迫使扶苏快速舍弃多余情感,早日成为卓越的政治决策者!

须知

抑制共情之心,抛却同理之念,

皆为达成政治机器运转之目的。

朝堂宛如战场,

政治家与军事家本质相同……皆为独揽奖惩大权之人。

王翦纵然豁达,如今仍与儿子王贲渐行渐远,难以倾心交流。

祖龙亦是在夺权途中,渐渐斩断手足之情、昔日挚友、患难生母……

命途多舛,人力难违。

随后,

华阳太后引导扶苏处置了一起突发案件。

一名宫廷谒者因布料针线之事 ,按律应发配戍边为徒。

然而,

华阳太后却当即下令处死此人!

用一条鲜活的生命,换取扶苏对【无情】更深的理解。

华阳太后平静地说道:“扶苏,在宫中供职,从来不是易事。”

“刚才那位宫廷谒者,收受贿赂看似冒险,却和下属绑在一起。

一旦出事,他必受牵连。”

“他若不收钱呢?”

“那也不行。

若不收钱,底下人会觉得他假正经,不跟他们一条心。”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fccff-68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