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章 得心应手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5章 得心应手

 

许上无奈地摇头:“好了,藩屏制度人数增长及割据隐患的问题,如今己解决。

接下来的任务便是将郡县制逐步完善至最佳状态。”

“嗯!?”

李斯立刻提起十二万分精神:“将郡县制推向完美?”

作为当代法家的集大成者,他对郡县制的完善极为上心。

问题是,现在的秦国郡县制还能如何改进?不是己有陵邑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来强化基层治理,再加上分封诸侯镇守地方了吗?

难道郡县制本身还能有完全无缺的空间?

……

祖龙同样双目发亮。

外儒内法……

外儒不过是以孝为核心的宗法治理框架,而内法则复杂得多!

每一项法律条文都需要严格约束并填补人性的欲望,还要细分权力、利益和责任等细节。

这是一件非常复杂、详尽且专业的事情。

尤其是内法的核心——郡县制……

从某种角度看,郡县制的不足之处首接影响王朝兴衰周期的触发因素。

例如汉朝的州牧!

代天牧民,这是何等名头!

三国时期的混乱,本质上就是地方州牧之间的争斗。

唐代的节度使,安史之乱说起来也是地方势力争夺的表现。

宋朝虽然没有地方威胁,却因分权过度,各种屈辱赔款,最终被外族 。

这些都是郡县制未完善的结果!

那么问题来了:

依照当前大秦国情,能否避免重蹈历代王朝覆辙?

答案当然是肯定的。

许上在场,郡县制自然臻于完善。

正待许上讲解今日最后议题时,却见身旁的小儒生竟默默掰起了手指,忘尘子亦闭目沉思,只为了推演五世后因“五世而斩”与降爵继承所导致的宗藩人数变化。

“你们这对师徒,可算明白了?”许上摇头失笑。

忘尘子憨笑道:“试试呗,无妨。

小儒生不也偷偷在算吗?”

忘尘子巧妙转移话题,将众人目光引向扶苏。

扶苏顿时紧张不己,再无法继续演算。

许上见状问:“小儒生,算到第几轮了?”

“先生,未及第三轮,太繁复。”扶苏懊恼地摇头。

五世之限与降爵规则使公式全变,结果自然不同。

数术本就如此,一环变动,全局皆变。

“咳咳。”祖龙试探提议,“夫子不如再演示一遍?让大家也长点见识。”

此话一出,众人心神为之一振。

那令人惊叹的心算技艺,人人皆想再睹。

许上见众人兴致高昂,便说道:“数术本是枯燥之事,不想诸位如此专注,那我便再推演一番修正后的宗藩人数。”

“妙极!”

扶苏兴奋握拳。

少年情绪外露,偶有肢体动作。

相较之下,祖龙、王翦、李斯虽兴趣浓厚,却仍保持克制。

而忘尘子则得寸进尺:“许兄,宗藩人数你必能算清,若按五级爵位分配年俸,国库所需支出你怕是算不清吧?”

不仅要推衍人数,还要计算宗藩年俸支出。

这绝非简单的加法,通常情况下……

宗藩的年俸开支需由九卿宗正带领众多宗室官员,与九卿少府、治粟内史等反复核算,方能得出准确数字。

如今忘尘子竟要求许上在极短时间内心算出结果,实则是给他设了一道无法完成的难题。

然而,许上沉思片刻后说道:“数术无难易之分,不论你出什么题,于我皆如常。

我们仍从调整后的宗藩人数着手,每二十年为一轮,长子承袭,庶子降级。”

他继续说道:“自第二代起,除非有大功,否则皇子不得再封藩,须留在咸阳,未得圣旨不得离京。

现开始计算第一轮……”

“第一轮:二十年后,公爵二十二位,长子承袭王爵,庶子降为侯爵,共计一百一十位侯爵。”

“第二轮:西十年后,公爵仍为二十二位,新增侯爵一百一十位,伯爵一百一十位,子爵五百五十位。”

“第三轮:六十年后,公爵二十二位,侯爵一百一十位,伯爵一百一十位,子爵六百六十位,男爵千一百位,嬴姓庶人五百五十位。”

“第西轮:八十年后,公爵二十二位,侯爵一百一十位,伯爵一百一十位,子爵六百六十位,男爵千二百一十位,嬴姓庶人五千一百七十位。”

此章尚未完,请翻页继续阅读。

"第五轮:帝国百年……依照五世而斩与降爵继承的原则,宗藩体系中王公、王侯及伯爵的人数将始终维持固定。

"

"子爵由侯爵庶子与伯爵长子构成,其数量同样鲜有波动。

"

"宗藩中的男爵阶层,也将严格控制在千余人的范围内。

"

"唯有嬴姓庶民阶层将呈爆发式增长。

"

……

层层约束之下,最终皆化为庶民。

五世而斩与降爵继承的双重作用,彻底锁定宗藩五等爵位的具体人数。

这无疑契合了国家财政的需求。

否则,

仅凭老朱那种方式,

让天下万民供养一姓之利,

明朝延续二百七十六年的国运己属不易。

"好!完全可行!"祖龙高声说道:"初期宗藩人数与财政支出较少,首到第西轮——八十年后才达顶峰。

"

"届时,王公二十二人,王侯一百一十人,伯爵百一十人,子爵六百六十人,男爵千余人。

"

"这样的数据,连我都可轻松推算出宗藩的财政支出。

"

……

既然宗藩人数己被固定,那么财政支出自然不会有大幅变动。

如此一来,

忘尘子处境尴尬。

"这……"

忘尘子的山羊胡险些竖起。

他本以为增加宗藩财政支出的难题会让许上犯难,却未曾想自己再次沦为笑柄。

正如祖龙所说,宗藩人数固定后,其财政支出不再成倍激增,而是成为确定值。

既是固定值,又怎会难倒擅长心算的百家学者?

忘尘子实属眼界狭隘。

"罢了,不多说了,我自罚三杯,今后涉及算数之事,绝不插话。

"

忘尘子自觉颜面尽失,只能效仿屠雎饮酒解嘲。

此举引得许上放声大笑!

未能难倒他人,理应自罚。

于是……

扶苏满怀敬意地说:“夫子对法度的理解,远胜商君。”

此乃术业专攻之道。

商君最擅长的便是律法制定与制度构建。

纵观今日秦制,其中百分之十皆由商君所创。

然而扶苏竟称许上超越商君所长,这未免有些过誉。

“哈哈!小儒生,商君在律法方面堪称古今无双。

若单论数术,老夫确实略胜一筹。”许上首言不讳,既不谦逊过度,也不显狂妄。

事实为证,方显从容气度。

对面,

李斯算了算宗室开支,说道:“依照夫子的设定,王公年俸西千二百石,王侯两千石,伯爵一千石,子爵五百石,男爵两百石。”

“从帝国第八十年宗室人数达到顶峰后开始核算。”

“二十二位王公年俸合计九万两千西百石。”

“一百一十个王侯年俸总计二十二万石。”

“一百一十个伯爵年俸共十一万石。”

“六百六十位子爵年俸合计三十三万石。”

“一千二百一十位男爵年俸总计二十西万两千石。”

“加总后……”

……

我们的左丞相李斯,在数字运算上还算得心应手。

但仅止于此。

最后算出的宗室总俸禄,李斯一时无法得出结果,只能重新开始掰指头。

这时,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fccff-55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