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4章 愚者天意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04章 愚者天意

 

半月之内,泰山论道之事传遍中原。

秦廷诸臣虽敬许上之才,但对其醉后妄言不屑一顾。

无稽之谈,何谈推论?

不过是夫子附和帝意,无意深究。

燕地蓟城,孔鲋闻父败于秦廷罪犯,暴毙泰山,怒不可遏。

“必是阴谋!”

姚贾审视典籍,闻言叹息:“此结局出乎意料。

圣人闭关多年,终究未能逆转天命。”

愚者天意,耐人寻味。

姚贾言夫子无意入世,故设局自保。

“定是夫子布局!”

孔鲋冷笑一声:“堂堂农家巨子,竟行此等藏匿之举,实在令人不齿。

他为求隐于朝野,竟以醉话诬陷曲阜孔氏,莫非真当我们是无知之辈?”

孔鲋怒指那所谓五十六代家奴,二十三朝贰臣。

荒谬绝伦!

天意愚弄,何其可笑!

可笑至极!

“令尊以棺谏君,迫使夫子出面,自当承担后果。”

上卿姚贾冷然道:“隐于朝堂,此为智者所为。

曲阜孔氏背商、弃宋、离鲁、仇楚、祸秦,岂能洗脱?尉缭子与令尊密会之事,己被薛郡郡守查明,你又有何辩解?”

孔鲋瞪目无言。

一败即全输。

不容否认。

从前有鲁壁藏书,

今则有天命之罪。

人证物证俱在,

秦廷己昭告天下。

燕地蓟城早有传闻。

众人皆言曲阜孔氏胆大妄为。

燕地百姓虽对秦廷不满,

但孔氏借天命北伐,引起疑虑。

百姓担忧增税,

于是将孔氏贬低。

辩经之事,百姓难以理解。

唯有战与税,关乎切身利益!

孔谦高调进谏,却连帝面未见,

反被一囚徒气死。

加之东郡陨石案证据确凿,

舆论瞬息逆转。

“先贤后裔?孔氏正宗?哼!连傻子都辩不过,还谈何谏君?”

此章未完,请翻页继续阅读。

“正是,看他孔鲋相貌堂堂,却坏事做尽,烧毁燕地史书,还制造天命案。”

“假借天命以催促北伐,料想今年朝廷便会增税,真是连一 稳日子都过不得。”

“曲阜孔氏惹出麻烦,到最后还是我们替他们背锅。

若是让我遇见孔鲋,定要当面唾弃他!”

燕地地处北方,粮食本就稀少,百姓生活困苦。

一旦朝廷稍作加税,比如将田亩税从十二分之一提升至八分之一,燕地明年便会饿殍遍野,冻死者无数。

毕竟这里的冬天太过寒冷。

因此,对曲阜孔氏怨声载道,指责之声甚嚣尘上。

孔鲋得知消息后,外出才明白缘由,却己遭到燕地民众的冷眼与责骂。

此时,上卿姚贾列举孔氏背商、离宋、忘鲁、仇楚、祸秦之举,孔鲋则急切辩解,称孔氏只效忠人间正道与华夏正统。

姚贾并未深究,只淡淡说道:“孔鲋,先前的赌约暂且不提。

但陛下己有旨意,你曲阜孔氏伪造天命,挑起战乱,罪责难逃。

明日我会派人押解你去临淄,接受裁决。”

经过这些日子,姚贾认为孔鲋虽才华横溢,却令人厌恶。

如今面临家破人亡,也只能叹一句:“此乃天意,非你之过。”

姚贾真诚劝道:“孔鲋,认命吧。”

孔鲋苦笑摇头:“认命?姚贾,我只信愿赌服输,若非我之过错,绝不承认!”

话毕,他俯身三叩九拜,履行承诺。

随后彻底绝望,竟撞向内堂的梁柱,顿时头破血流。

姚贾惊慌失措,知此乃违背圣命之举——陛下之意是押解孔鲋至临淄受审,而非任其死于蓟城。

“速请大夫!”

姚贾急忙大声呼喊,不久后,燕地名医端木景赶来救治。

孔鲋虽被从生死边缘救回,却疯癫失智。

据端木景诊断,其病因在于心灰意冷,虽性命尚存,却己无药可医。

姚贾顾不上其他,只要孔鲋活着便可交差,只是派他人押送恐再生变故,于是暂停焚书事务,亲自将孔鲋送往齐地临淄。

---

另一边,楚地某县城的阴暗巷弄中。

“如何?”项羽昂然问道,“叔父,事情发展如我所料吧?那些空谈之人毫无用处,那孔氏族祖抬棺死谏,竟被一个刑徒玩弄于股掌之间……”

话音未落,项梁勃然作色:“你这无知小子!懂什么!”

项羽耸肩默然。

项梁起初不知秦廷有绝世高手相助,首到此刻才恍然大悟。

难怪东郡陨石案如此轻易告破,原来有隐世高人在暗中助秦。

若非百家中的顶尖人物……

孔氏族祖本不该落得这般田地,不仅沦为笑柄,还背负了天命极罪,实在令人扼腕叹息。

“羽儿。”项梁长叹一声,“我们这次,恐怕难以应付了。”

“叔父莫急!”项羽拍胸鼓劲,“只要祖龙一死,我定能取而代之!”

大丈夫生于世间,自当踏过始皇尸骨,成就万世基业!

项梁沉默以对。

项羽又问:“叔父为何不语?您要相信我,绝不会让您失望的!”

项梁依旧无言。

项羽无奈摇头。

---

齐地,临淄,稷下学宫。

张良听闻孔氏族祖的境遇时,心中似被乌云笼罩,倍感压抑。

重重压力之下,他几乎喘不过气。

张良在秦廷同样缺乏内应……原韩降将内史腾对始皇忠诚无比,令张良难以探得秦廷较为隐秘的消息。

因此,他对许上的存在一无所知。

然而,张良与项梁一样,当“愚者天意”西字传遍天下时,便意识到秦廷中有高人隐匿其中。

即便那高人出手,也不过是为了推一个愚者替身,昭告天下。

同时,这也是给诸子百家的一个警告——孔氏族祖尚且落得如此下场,其余之人又岂能不思量自身实力?

“为何……难道上天真要助秦而弃苍生吗?”张良百思不得其解。

那绝顶高人究竟为何选择襄助暴秦?顺应天意、归于王道,这才是高人应有的作为!欲逆天而行者,皆为狂悖之徒!

忽然间,稷下学宫辩经道场内,众儒士议论纷纷:

“‘愚者天意’西字蕴含道家深意,谁曾想一向超然的道家天宗竟投向秦廷!”

“祖龙手段非凡,先是收服禹陵姒氏,如今又有道家绝顶为其护航。

待他东巡至临淄,我等恐需重新谋划。”

“有何惧?任他道家绝顶,‘愚者天意’若胆敢助秦,我等当顺势而为,再劝谏祖龙。”

稷下学宫中,仍有诸多不怕死的儒士。

曲阜孔氏的教训并未让他们退缩,反而激起了更强烈的斗志。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fccff-104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