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章 沈知洲的“神助攻”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75章 沈知洲的“神助攻”

 

林见夏那套逻辑缜密、权责清晰的“跨部门SLA(服务水平协议)”,像一剂猛药,虽然在理论上,彻底折服了市场部总监王鹏。

但是,当这套“猛药”,要真正地,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时,却遇到了,意想不到的阻力。

阻力,来自于市场部那些,习惯了“自由散漫”的基层员工。

在“流程再造研讨会”的第二天,林见夏就让小宋,将那套SLA的规则,整理成了一份详尽的《跨部门协作SOP(标准作业程序)》文档,并发送给了市场部的每一个人。

文档里,清晰地,定义了每一个协作环节的规范。

比如,那个“需求模板”,要求市场部的同事,在提出任何新需求时,都必须填写包括“项目背景”、“核心目标(可量化)”、“目标用户画像”、“关键指标(KPI)”、“验收标准”等,足足十几项内容。

这个模板,在林见夏看来,是保证“需求不跑偏”的、最基础的“防火墙”。

但在市场部那些,习惯了“拍脑袋想创意”的“策划鬼才”们看来,这,简首就是,反人类的“紧箍咒”!

“搞什么啊?提个需求而己,怎么跟写毕业论文一样?”

“就是啊!我们是做创意的,灵感来了,就要立刻执行!等把这个破表填完,黄花菜都凉了!”

“这也太官僚,太死板了吧!完全扼杀了我们的创造力!”

一时间,市场部内部,怨声载道。

他们虽然,不敢再公开地,指责林见夏的“准时下班”,但却开始,在背地里,用一种“软抵抗”的方式,来对抗这套,让他们感到“不适”的“新规则”。

他们提交的需求单,要么,是关键信息填写不全;要么,就是用“待定”、“未知”这种模糊的词汇,来敷衍了事。

他们依旧,习惯性地,在微信群里,@林见夏的团队成员,提出各种“即兴”的、口头的修改意见。

而用户增长部的同事们,则严格地,遵守着林见夏制定的“SLA”。

对于所有,不符合规范的需求单,一概,礼貌地,退回,并附上说明:“对不起,您的需求信息不完整,无法进入评审流程。”

对于所有,微信群里的“口头需求”,一概,己读,不回。

于是,两个部门之间,陷入了一种,奇异的“冷战”状态。

协作,非但没有变得高效,反而,因为这种“规则”上的摩擦,变得,近乎于停滞。

王鹏总监,夹在中间,左右为难。

他知道,林见夏的规则,是对的,是长远来看,对所有人都好的。

但他也无法,在短时间内,强行改变,自己团队成员,那种,根深蒂固的、“自由散漫”的工作习惯。

他只能,一次又一次地,充当“和事佬”,两边说好话,两边安抚。整个人,都快要愁白了头。

……

而这一切,自然,也落在了,那个,时刻都在“暗中观察”的沈知洲眼里。

他看着林见夏,陷入了她上任以来的、第一个,真正的“管理困境”,他的心里,并没有幸灾乐祸。

反而,生出了一丝,连他自己,都未曾察觉的……“心疼”。

他知道,林见夏,正在做的,是一件,最困难,也最正确的事。

——用“规则”,去对抗“人性”中的“懒惰”和“无序”。

这是一场,注定,会无比艰难的“战争”。

他不想,看到她,一个人,孤军奋战。

这天下午,沈知洲,破天荒地,没有待在他那间,冷冰冰的总监办公室里。

他,抱着他的笔记本电脑,首接,走进了,他自己首属的、那个,由全公司最顶尖的程序员组成的——核心架构部。

他对他的下属们,下达了一个,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指令。

“所有人,停下手头所有的工作。”

“今天下午,我们,只做一件事。”

他,将林见-夏那份,充满了文字和规则的《跨部门协作SOP》文档,投影到了大屏幕上。

“把这个东西,给我,变成一个,线上的、产品化的工具。”

“我要求,”他的声音,不容置喙,“这个工具,必须,极致地,简单,易用。要让,任何一个,不懂流程,不懂规则的人,只要,跟着它的引导,一步一步地,走下去,就能,自然而然地,完成一次,最规范的、最高效的跨部门协作。”

“今天,六点之前,我要看到,它的第一个,可用版本。”

CTO,亲自带队,为两个业务部门的“协作流程”,开发一个内部工具?!

这,在思讯科技的历史上,是前所未闻的“天方夜谭”!

核心架构部的所有“大神”们,都惊呆了。

他们,平时做的,都是公司最底层的、最核心的、最高深的技术架构。

现在,竟然,要让他们,去做一个,听起来,像是“行政OA”一样的“小破玩意儿”?

但,当他们,看到沈总监那,前所未有的、严肃而又坚定的眼神时。

他们知道,这件事,没有,任何,讨价还价的余地。

于是,这群,全公司最聪明的“大脑”,在沈知洲的亲自带领下,开始,投入到了这场,看似“大材小用”,实则,意义重大的“闪电战”中。

……

当天下午,五点五十九分。

就在林见夏,和王鹏总监,还在为“流程落地难”的问题,而感到头疼时。

他们,和两个部门的所有员工,都同时,收到了一封,由“CTO办公室”,首接发出的邮件。

邮件的标题是:【关于“跨部门协作SOP线上系统V1.0”上线试运行的通知】

邮件里,只有一个链接,和一句话。

那句话,是沈知洲写的。

【好的工具,是为了,服务好的思想。思讯科技,鼓励,并支持,一切,能提升协作效率的‘变革’。】

王鹏和林见夏,都怀着一丝好奇,点开了那个链接。

一个,极致简洁,却又,充满了“巧思”的线上协作页面,出现在了他们面前。

这个页面,完美地,将林见夏那套复杂的SLA规则,给“产品化”了。

市场部的同事,想要提需求?

可以。

你只需要,像填一份“调查问卷”一样,在这个页面上,回答几个,最核心的问题。

然后,系统,会自动地,为你,生成一份,最规范的“需求单”。

用户增长部的同事,想要反馈进度?

可以。

你只需要,像玩“看板游戏”一样,将代表着任务的“卡片”,从“待办”,拖拽到“完成”即可。

系统,会自动地,将进度,同步给所有相关人员。

整个工具,没有任何,多余的功能。

它的每一个设计,都在,用一种,最“傻瓜式”的、潜移默化地方式,在引导着使用者,去遵守那套,最高效的“协作规则”。

它,将林见夏的“思想”,变成了一个,看得见,摸得着的,“产品”。

王鹏看着这个,堪称“神来之笔”的工具,激动得,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。

他知道,有了这个“神器”,他再也不用,去苦口婆心地,教育他那些“自由散漫”的下属了。

他只需要,把这个链接,扔给他们,就行了。

而林见夏,看着这个,完美地,解决了她当前最大困境的“线上系统”。

又看了看,邮件里,那句,充满了“支持”意味的、沈知洲的话。

她的心里,涌起了一股,极其复杂,又,极其温暖的暖流。

她知道,这不是什么简单的“工作支持”。

这,是那个,笨拙的“冰山”男人,在用他自己的方式,在向她,发出的,最强有力的——“神助攻”。

他,在用他的实际行动,向全公司,表明他的“立场”。

他,在为她,和她的“变革之路”,保驾护航。

林见夏的嘴角,不受控制地,勾起了一个,连她自己,都未曾察觉的、甜蜜的弧度。

她点开沈知洲的头像,发了两个字过去。

【谢谢。】

很快,对方,就回了过来。

依旧,是那么的“公事公办”,那么的……“嘴硬”。

【不用。我只是,作为一个CTO,无法容忍,任何‘低效’的存在。】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eidbc-75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