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章 第十五章 暗流惊澜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5章 第十五章 暗流惊澜

 

第十五章 暗流惊澜

长安的夏夜来得猝不及防,沈清棠坐在沈府新修的荷池边,听着蛙鸣数着水面上的涟漪。指尖无意识着腰间新配的螭纹玉佩,冰凉的触感总让她想起兰若寺密室里的那具白骨——父亲蒙冤十七载,如今真相大白,可这迟来的清白,终究换不回阖家团圆的时光。

"在想什么?"萧景琰的声音裹着夜风传来,他卸了白日里的战甲,只着一袭月白中衣,发间还沾着书房的墨香。手中青瓷盏里,新泡的碧螺春腾起袅袅白雾,"又在为祠堂的事烦心?"

沈清棠接过茶盏,温热的瓷壁熨帖着手心:"春桃说,来修缮祠堂的工匠里,有个总在打听沈家旧事。"她抬眼望向廊下摇曳的灯笼,橘色光晕在萧景琰脸上投下细碎的阴影,"阿琰,我怕...十七年前的事还有余孽。"

话音未落,院墙外突然传来瓦片轻响。萧景琰猛地将沈清棠护在身后,软剑出鞘的寒光划破夜色。三道黑影如鬼魅般跃入院中,面罩下的眼睛闪着幽绿的光——正是苏砚秋同党惯用的淬毒暗器。

"保护夫人!"萧景琰的怒吼惊飞了荷池里的夜鹭。沈清棠侧身避开射来的银针,发间玉簪应声而碎。她摸到袖中的短刃,这是萧景琰特意让暗卫教她的防身术,此刻终于派上用场。混战中,她瞥见其中一人腰间挂着的狼牙坠——与镇国将军府的信物如出一辙。

"小心!"萧景琰的声音带着惊恐。沈清棠本能地后仰,一支淬毒的弩箭擦着她咽喉飞过,钉入身后的槐木发出闷响。暗卫们的支援终于赶到,可黑衣人却在此时掷出烟雾弹,待烟雾散尽,只在地上留下半块绣着莲花的绢帕。

萧景琰握着绢帕的手青筋暴起,莲花纹与他暗卫的标记几乎一模一样:"是有人故意混淆视听。"他低头查看沈清棠无恙,悬着的心却未放下,"看来,兰若寺的秘密还没挖尽。"

三日后,慈恩寺的小沙弥送来封信。沈清棠展开素笺,住持临终前的字迹力透纸背:"沈姑娘,老衲在兰若寺古井中,发现了沈老爷当年的日记..."她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,十七年来,她无数次想知道父亲临终前的想法,此刻真相却近在咫尺。

萧景琰带着暗卫连夜探查兰若寺。当锈迹斑斑的铁锁被打开,井底的木盒保存得完好无损。沈清棠颤抖着翻开日记,父亲的字迹工整如昔:"今日撞见镇国将军与苏大人密会,他们手中竟有篡改后的先帝密令...看来,沈家大祸将至。"

"阿棠,你看这个。"萧景琰从盒底抽出张泛黄的帛书,上面画着京城地下错综复杂的地道网,其中一条赫然通向皇宫。更令人心惊的是,帛书角落盖着半个玉玺印——与老皇帝近日所用的御玺纹路完全不同。

沈清棠只觉浑身发冷:"也就是说,现在的玉玺...可能是假的?"她想起那日在乾清宫,老皇帝形容憔悴的模样,还有那句没说完的"朕错了",后背顿时渗出冷汗,"阿琰,我们得立刻进宫!"

皇宫的夜比往日更寂静,沈清棠跟着萧景琰避开巡逻的禁军,沿着密道潜入乾清宫。当他们推开暗门的刹那,却见老皇帝倚在龙榻上,手里握着半块玉佩——正是兰若寺密室里白骨手中的兵符残片。

"你们...终于来了。"老皇帝的声音沙哑如破锣,他望着萧景琰,眼中闪过悔恨与释然,"十七年前,朕...朕也是身不由己..."他剧烈咳嗽着,鲜血染红了明黄龙袍,"真正的玉玺...在..."

话未说完,窗外突然射进三支淬毒的弩箭。萧景琰飞身护主,箭矢却穿透他的肩胛。沈清棠扑过去按住他的伤口,抬头时只看见黑影一闪而过,月光下,那人腰间的狼牙坠泛着森冷的光。

乾清宫的警钟骤然响起,沈清棠望着昏迷的萧景琰和咽气的老皇帝,终于明白,这场持续十七年的阴谋,远比他们想象的更深、更可怕。而那枚下落不明的真玉玺,或许才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。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ehb0a-15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