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章 第十三章 故园新雪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3章 第十三章 故园新雪

 

第十三章 故园新雪

重建后的沈府朱漆大门在晨光中熠熠生辉,沈清棠握着萧景琰的手跨过门槛时,掌心沁出的薄汗洇湿了他的衣袖。檐角风铃叮咚作响,恍惚间竟与记忆里母亲的环佩声重叠,她望着庭中那株重新栽种的海棠树,眼眶突然泛起酸涩。

"姑娘!"熟悉的声音从回廊传来。春桃抱着一摞账簿跑出来,发髻上还沾着几片海棠花瓣,"您看,账房先生说下月就能把绣庄开起来了!"小丫鬟说着,目光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,脸颊瞬间绯红,"奴婢、奴婢这就去准备茶水!"

萧景琰轻笑出声,指腹轻轻擦去沈清棠眼角的:"怎么,还怕我把沈府改造成军营?"他牵着她走向正厅,玄色衣摆扫过青石地面,"陛下赐的匾额明日就到,你想好要题什么字了吗?"

话音未落,前厅突然传来骚动。沈清棠抬眼望去,只见几名官差押着个戴镣铐的中年人进来——那人面容清瘦,眼窝深陷,正是当年在兰若寺引她入地道的住持。"萧侯爷!沈姑娘!"住持挣扎着跪下,"老衲有冤!"

萧景琰抬手示意官差退下,目光扫过住持颈间新添的鞭痕:"说吧,兰若寺地道里的密室,究竟还有什么秘密?"

住持颤抖着从袈裟内袋掏出半块刻着莲花纹的玉佩:"这是...是沈老爷临终前托老衲转交的。"他剧烈咳嗽着,嘴角溢出鲜血,"当年沈老爷发现先帝密令被篡改,为了保护虎符和遗诏,故意认罪赴死...而老衲...老衲是受苏将军所托,才..."

沈清棠的手死死攥住桌沿,指甲几乎掐进檀木。萧景琰将她颤抖的手覆在掌心,另一只手接过玉佩——纹路竟与他怀中的半块严丝合缝,拼合处露出极小的"戍"字。"原来沈伯父早就知道真相。"他声音低沉,指腹着玉佩边缘,"阿棠,你父亲不是罪人。"

暮色西合时,沈清棠独自坐在书房。案上摆着住持临终前交出的密信,泛黄的纸页上,父亲的字迹力透纸背:"吾儿勿念,待得云开雾散时,真相自会大白。"窗外突然飘起细雪,她望着雪片落在窗棂上,想起十七年前那个雪夜,小乞丐将最后半块饼塞进她掌心的温度。

"在想什么?"萧景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他披了件狐裘在她肩头,指尖还带着研磨的墨香,"明日陪我去趟慈恩寺?住持圆寂前,托人送了份东西到侯府。"

沈清棠转身时,看见他怀中抱着个古朴的木匣。打开的刹那,泛黄的《女诫》批注本安静躺在锦缎上,扉页新添了行小楷:"愿以此身护卿长安",落款处的朱砂痣印与他眼角的红痕相映成趣。

"这是...你写的?"她指尖抚过墨迹未干的字迹。萧景琰将她搂进怀里,下巴抵着她发顶:"十七年前在慈恩寺,你教我认字的第一本书,就是《女诫》。"他的声音混着呼吸落在她耳畔,"那时我就想,等我有了家,一定要把最好的书房留给你。"

雪越下越大,将沈府的飞檐染成银白。沈清棠靠在他肩头,听着他有节奏的心跳,忽然想起兰若寺地道里,生死关头他说的那句"这次,我们一起讨回公道"。原来命运早有安排,让那个雪夜相遇的两人,在历经千帆后,终能执手看尽长安雪。

后园的海棠树在雪中轻轻摇曳,枝头己结出小小的花苞。春桃提着灯笼寻来,远远望见厅内相拥的身影,抿嘴笑着退了回去。风雪呼啸间,沈清棠听见萧景琰在耳边低语:"阿棠,等开春了,我们去放孔明灯好不好?就写'岁岁平安'。"

她点头时,一滴温热的泪落在他手背上。窗外的雪光映进来,将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,宛如一幅永不褪色的画。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ehb0a-13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