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章:转折时刻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七十章:转折时刻

 

1943年3月4日傍晚,太原城北三十里的白家庄铁路桥。

丁伟蹲在桥墩下的阴影里,指尖着铁轨上细微的震动。远处传来蒸汽机车的轰鸣声,震得枕木上的碎石簌簌滚动。他掏出怀表——表盖里嵌着李云龙送的那颗变形的毒气弹破片——距离预定爆破时间还有七分钟。

"司令员,确认了。"参谋长猫着腰过来,胡须上结着冰碴,"车上装的是关东军第六师团的战车联队,还有十二节闷罐车,估计是毒气部队。"

丁伟眯起眼睛。夕阳将铁轨染成血红色,像两条笔首的血线延伸向太原方向。他摸出李云龙昨晚送来的密信,信纸背面还沾着平安县城的血渍。上面歪歪扭扭画着太原日军的布防缺口,旁边标注着:"老丁,断其后路。"

"炸药安好了?"

"按您吩咐,专炸桥墩结合部。"参谋长指着桥下,"用了鬼子的九三式炸药,保证看起来像年久失修。"

丁伟突然按住参谋长的肩膀。铁轨的震动越来越剧烈,远处己经能看到火车头的探照灯光。他竖起三根手指,战士们立刻拉紧引爆绳,像一群蓄势待发的狼。

——

晚上七点零八分,当火车头刚驶上桥面,丁伟猛地挥下手臂。

震天动地的爆炸声中,三座桥墩同时崩塌。两百米长的钢铁桥梁像条垂死的巨蟒般扭曲断裂,车头带着五节车厢栽进冰河,溅起的浪花瞬间结成了冰凌。后面的车厢互相撞击脱轨,有节闷罐车裂开大口子,几十个戴防毒面具的日军像豆子般滚出来。

"打!"丁伟的驳壳枪打响了第一枪。

埋伏在两侧山坡上的轻重机枪同时开火,子弹打在铁皮车厢上当当作响。有个日军大佐刚爬出驾驶室,就被狙击手一枪掀翻,他手里的公文包摔在冰面上,洒出一地标着"绝密"的作战地图。

丁伟捡起地图,上面用红蓝铅笔标注着太原周边所有水源地。最醒目的是迎泽公园的喷泉,旁边写着"甲种樱花,3月5日零时"。

"留一个连打扫战场。"丁伟把地图塞进怀里,"其余人跟我去黑石岭!"

——

黑石岭隧道口,寒风卷着煤灰打在脸上像刀割。丁伟蹲在信号灯旁,用刺刀撬开配电箱,将里面的电线重新接驳。隧道深处传来沉闷的汽笛声——这是从大同方向开来的第二列军列。

"司令员,这样太冒险了。"通讯兵脸色发白,"咱们没有铁路爆破经验..."

丁伟咧嘴一笑,露出被烟草熏黄的牙齿:"老子当年在正太铁路当扳道工的时候,这些小鬼子还在玩泥巴呢!"

当军列距离隧道口只剩五百米时,丁伟猛地合上电闸。信号灯突然由红变绿,列车司机显然被搞懵了,汽笛声变得急促起来。就在减速的瞬间,埋伏在隧道顶的爆破组拉响了埋在铁轨下的炸药。

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,隧道口的山体轰然坍塌。军列像条被斩首的巨蛇,车头在惯性作用下冲出三十多米才停下,后面的车厢则被数以万吨的岩石彻底掩埋。

"补枪!"丁伟端着冲锋枪第一个冲下去。

战士们挨个检查车厢,在倒数第三节发现了骇人的景象——二十多个印着红十字的木箱,里面整齐码着金属罐,每个都标着"大阪制药"和"特殊防疫物资"。丁伟用刺刀撬开一个,里面是装着淡黄色液体的安瓿瓶,标签上写着"サクラ(樱花)"。

"拍照!"丁伟命令随军记者,"多角度特写!这些都是鬼子使用化学武器的铁证!"

——

深夜十一点,丁伟带着缴获的文件赶到太原城外临时指挥部。李云龙正盯着沙盘出神,上面插满红蓝小旗。

"老李,你看这个。"丁伟摊开缴获的作战图,"吉野的毒气计划比我们想的更毒。"

地图显示,日军原计划在正月十五同时发动三处攻击:迎泽公园的喷泉掺入神经毒剂;自来水厂投放糜烂性毒气;火车站钟楼释放窒息性毒气。更可怕的是,地图边缘标注着"气象条件:北风3-4级"——这个风向正好能让毒气覆盖全城。

李云龙突然用刺刀尖挑起个小红旗,插在城北某处:"吉野真正的指挥部在这里——晋阳书院地下室。秀芹留下的簪子地图上有标注。"

正说着,段鹏浑身是血冲进来:"团长!找到吉野了!这王八蛋化装成教书先生,正在书院给学生'体检'!"

丁伟猛地站起身:"我带人去端了他老窝!"

"不。"李云龙按住他,"你继续切断铁路线,不能让一个鬼子增援进城。"他抓起桌上的红星烟盒——里面装着秀芹留下的那颗红玻璃珠,"我去会会这位'医生'。"

——

凌晨两点十七分,当丁伟的工兵炸毁最后一处铁路枢纽时,太原城方向突然升起三颗红色信号弹。那是他和李云龙约定的暗号:毒气危机解除。

晨光微熹时,丁伟站在铁轨残骸上远眺太原。城墙上的膏药旗己经不见踪影,取而代之的是面弹孔累累的红旗。一队日军俘虏正垂头丧气地走过,其中有个戴圆框眼镜的家伙格外扎眼——吉野的白大褂上沾满泥土,右腿不自然地弯曲着,显然是被打断的。

"司令员!"参谋长兴冲冲跑来,"总部通令嘉奖!说咱们创造了'铁路游击战'的新范例!"

丁伟摆摆手,从怀里掏出李云龙今早派人送来的纸条。上面只有八个字:"铁轨当香,祭我山河。"

他摸出最后一包炸药,小心安放在铁轨接缝处。爆炸声响起时,朝阳正好跃出地平线,将铁轨的残影投射在雪地上,像两条永远无法交汇的平行线,延伸向历史的深处。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eabhi-70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