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七章:秘密整训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十七章:秘密整训

 

三十里铺的硝烟还未散尽,李云龙己经带着战利品撤进了太行山深处的一处废弃煤窑。战士们忙着清点缴获时,赵刚却在煤窑最深处发现了个用油布盖着的奇怪物件——那轮廓分明是辆美制威利斯吉普车!

"老李!这是......"

"嘘——"李云龙做了个噤声的手势,掀开油布露出车身上蓝白相间的星条旗标志,"楚云飞那小子临被软禁前,托人送给老子的‘嫁妆’。"

吉普车后厢整整齐齐码着十二个墨绿色铁箱。段鹏用刺刀撬开其中一个,里面赫然是崭新的汤姆森冲锋枪,枪油在煤油灯下泛着幽蓝的光。

张大彪独臂不方便,用牙咬开弹药箱的封条,黄澄澄的.45口径子弹哗啦啦淌了一地。"乖乖!这够装备一个加强连了!"

李云龙却盯着箱底那本英文手册皱眉:"他娘的,净给老子出难题......"

——

煤窑外突然传来三长两短的布谷鸟叫声。哨兵带进来个穿长衫的商人,来人摘下礼帽,露出军统特有的小平头:"李团长,楚长官让我转交这个。"

递过来的牛皮纸包里,是套美式装备的详细中文说明书,每页都盖着"绝密"字样的蓝戳。最后一页还夹着张便条,楚云飞的字迹力透纸背:「枪械易得,弹药难续。慎用。」

当夜,煤窑深处搭起了简易射击场。赵刚对照说明书,把汤姆森冲锋枪拆解成零件状态。战士们围成一圈,看政委用刺刀尖挑着枪油棉绳,一点点清理击针室的积碳。

"这叫‘芝加哥打字机’。"赵刚把复位的枪机"咔嚓"合上,"射速每分钟七百发,但后坐力大,需要......"

话没说完,李云龙己经夺过枪对着靶子扣下扳机。"哒哒哒"的爆响震得煤窑顶簌簌落灰,后坐力推得他连退三步,靶子却完好无损。

"哈哈哈!"谢宝庆笑得首拍大腿,"李团长打鸟呢?"

李云龙老脸一红,把枪甩给段鹏:"你小子试试!"

段鹏端着枪像端着烫手山芋,三发点射全打在靶子边缘。倒是张大彪用独臂抵着枪托,五发子弹竟有三发命中靶心。

"好枪法!"赵刚眼睛一亮,"大彪以前用过?"

张大彪着枪管:"中原大战时,冯玉祥的卫队就有这玩意......"他突然噤声,意识到说漏了当年在西北军的往事。

——

整训进行到第七天,煤窑里突然来了位不速之客。美国《时代周刊》记者白修德带着翻译闯进靶场,相机闪光灯亮得像闪电。

"李团长!这些美援装备用着还顺手吗?"白修德的中文带着古怪的腔调,"听说您部刚被降级?"

李云龙一把按住正要发作的段鹏,咧嘴笑道:"记者同志看花眼了吧?这分明是咱八路军兵工厂自产的‘太行式’冲锋枪嘛!"

他变戏法似的掏出个木柄枪托换上——那确实是黄崖洞兵工厂的杰作,粗劣的仿制品与精良的美制部件形成鲜明对比。白修德还要追问,赵刚突然指着靶场角落:"您对那个更感兴趣吧?"

角落里,几个战士正在组装门奇怪的火炮。白修德凑近一看,竟是门用日军九二步兵炮炮管嫁接在苏制M1937炮架上的"混血儿"!

"这是我们自创的‘万国牌’。"赵刚推着眼镜解释,"炮管是打石家庄缴的,炮架是去年反扫荡捡的,瞄准镜还是阎锡山部队丢的......"

白修德快门按得飞快,没注意李云龙悄悄把汤姆森冲锋枪都藏进了运煤的驴车夹层。

——

深夜的煤油灯下,李云龙和赵刚头碰头研究楚云飞送来的地图。这张太原城防图上,用红铅笔圈着个不起眼的仓库——日军华北方面军的美械装备转运站。

"难怪楚云飞说弹药难续......"赵刚突然指着图上一行小字,"看这里!每周三有运输队从正太铁路过来!"

李云龙摸出怀表——这是王根生留下的遗物,表盖上还留着弹痕——明天正好是周三。

次日拂晓,化装成伪军的侦察兵带回惊人消息:转运站突然增加了两辆日军九五式装甲车护卫。更蹊跷的是,站台上堆着的木箱印着德文标识。

"德械?"李云龙眉头拧成疙瘩,"小鬼子什么时候和汉斯勾搭上了?"

赵刚翻出本泛黄的《各国军械识别手册》:"可能是MP40冲锋枪,射速比汤姆森慢但精度更高......"

正说着,煤窑外突然枪声大作。段鹏浑身是血冲进来:"团长!鬼子特种部队摸上来了!带头的会说中国话!"

——

交火持续了二十分钟。来袭的日军穿着八路军军服,用的却是德制冲锋枪。李云龙趴在煤堆后,眼睁睁看着三个战士被MP40的连发射击打成筛子。

"他娘的!"他抡起捷克式机枪扫射,"谢宝庆!带你的人绕后!"

土匪改编的游击大队此刻显出优势。这些惯于山地作战的老油子们像猿猴般在煤窑支架间腾挪,土制炸药包雨点般砸向日军。有个十六岁的小土匪甚至用弹弓发射辣椒面,呛得日军狙击手涕泪横流。

当最后一个鬼子兵倒下时,李云龙扯开他的军装——内衬里缝着南京伪政府的青天白日旗!

"汪精卫的‘和平军’!"赵刚捡起掉落的MP40,"这下全明白了,德国人在两头下注......"

煤窑深处突然传来惊呼。原来在刚才的混战中,白修德竟偷偷拍下了战士们使用美械的全过程。此刻这个美国记者正被张大彪用独臂按在墙上,相机胶卷曝了光。

"李团长!这是新闻自由!"白修德挣扎着喊,"美国人民有权知道真相!"

李云龙慢悠悠踱过来,突然从记者西装内袋摸出封信——信封上盖着日本驻上海领事馆的印章。

"记者同志。"他把信对着煤油灯照了照,"您这‘新闻自由’挺别致啊?"

——

三天后的清晨,延安《解放日报》刊登了白修德的"独家报道",配图是八路军战士操作"万国牌"火炮的英姿。而在太行山某个无名山坳里,李云龙正带着全团试射刚缴获的德械。

"后坐力小,适合巷战。"赵刚记录着射击数据,"但穿透力不足,三十米外打不穿两层沙包。"

李云龙却盯着煤窑墙上那张越写越长的烈士名单。最新添上去的七个名字里,有三个是原工兵连仅存的老兵。

"通知炊事班,今晚吃炖肉。"他忽然转身往外走,"把谢宝庆存的地瓜烧都搬出来。"

赵刚追到煤窑口,发现李云龙正对着吉普车发动机捣鼓。这个从没接触过现代化机械的泥腿子,居然凭蛮力把火花塞拆了下来。

"老李,你这是......"

"老子想通了。"李云龙抹了把脸上的油污,"美械德械都是工具,关键看谁用、怎么用。"他举起沾满机油的手,指向山外的平汉铁路线——

"明天开始,咱们专打鬼子的运输队!"

夕阳西下,煤窑里飘出炖肉的香气。战士们轮流试射新枪的声响此起彼伏,像一串不规则的爆竹。而在三十里外的铁路上,日军不知道有支刚刚完成换装的部队,正等着用他们的武器,书写新的传奇。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eabhi-57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