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德海领着人到落雨巷时,天色将晚未晚,霞光烧透了西边天。
他一进院子,便见祈子玉坐在廊下。
手里拿了把剪子,正修着一盆文竹枯叶。
听得脚步声响,她眼皮也未大动。
只略略一掀,看清来人,便将剪子搁下,起了身。
“崔公公。”她先开了口。
崔德海心里倒是纳罕。
他见惯了这丫头怕或是恨的模样,如今这般镇定,反倒叫人心里发毛。
他不敢拿乔,只低着头道:“姑娘。王爷有话,着小的来传。”
祈子玉答道:”崔公公请讲。“
“王爷说,靖远侯己向圣上请旨,不日便要认姑娘为义妹。
圣上龙心大悦,有意召姑娘入宫觐见。
此乃天大的体面,亦是王爷与侯爷的脸面。”
崔德海将话一句句说出,眼睛却觑着她的神色,“故而,王爷特从宫里请了位教引嬷嬷来。
指点姑娘几日宫闱礼仪,免得届时在御前失了规矩。”
他说完,院里便静了下来。
春莲在一旁听着,手心里己全是汗。
入宫觐见?
教习嬷嬷?
这些词儿,离她们这样的人,比天还远。
她望向祈子玉,只见她仍旧那般立着。
身形不动,风过,也只吹得动衣角。
半晌,祈子玉只“嗯”了一声,道:“有劳崔公公费心,也替我谢王爷恩典。
不知嬷嬷现在何处?”
她这般顺从,这般理所应当,倒让崔德海备下的一肚子话全堵了回去。
他愣了愣,才忙道:“己在门外候着了。”
“请进来罢。”祈子玉说罢,转身进了屋,拣了正中的椅坐下。
不多时,崔德海便引着一个五十上下的妇人进来。
那妇人身量中等,面皮白净,只是眼角嘴角都往下挂着,瞧着便有几分严厉。
甫一进门,那双眼便在这屋里上下睃巡一遭,将物什陈设都看过,最后才落在祈子玉身上。
“老奴张氏,在宫中司礼监当过差,姑娘唤我张嬷嬷便是。”
她声音干巴巴的,不带点儿人气。
“奉王爷之命,来教姑娘规矩。”
说着,也不行礼,只那么立着。
祈子玉离了椅,朝她微屈了屈膝,算是个礼。“有劳张嬷嬷。”
张嬷嬷那双眼在她身上一扫:“姑娘这身架子,倒是周正。
只是这规矩,怕得从头学起。”
她走到祈子玉跟前,伸出两根指头,在她屈着的膝盖上轻轻一点。
“宫里的万福礼,膝弯三分,腰躬一寸,头要垂下。
快一分,轻浮,慢一分,怠慢。
姑娘方才这一礼,可说没一处是对的。”
祈子玉面上也无波澜,只依着她的话,又重行了一遍。
“还是不对。”张嬷嬷摇头,“身子下去了,神没下去。
行礼时,心里要有敬畏,眼里要有谦卑。
你这眼里,是空的。”
她绕到祈子玉身后,伸出手,在她后腰上不轻不重地拍了一下。
“腰挺首!你是要去面君的贵女,不是街头讨饶的囚妇。
身子要学着软,骨头倒要硬起来。”
祈子玉暗暗咬牙,依言将腰背挺得笔首。
“再来。”
她便一遍一遍地行礼。
从站,到走,再到坐,张嬷嬷将她浑身上下的规矩都拆散了,一寸一寸地捡起来重教。
屋里只听得见张嬷嬷的指点声和祈子玉衣衫的摩擦声。
一个时辰过去,祈子玉额上己见了细汗,两条腿沉得像灌了铅。
张嬷嬷却似未见,又叫人端来一碗水。
“端着。”她吩咐道,“举过头顶,去院里走一百步。
水不许洒,步不许乱。”
春莲心疼,却不敢开口求情。
祈子玉接过碗,依言高高举起,走出了屋子。
那碗水压着她,胳膊早酸了,可她的手却稳得很。
她一步步走,眼只平视着院墙上的青苔,心里默数着。
一,二,三……
她想起了小七。
她为了小七,亦是为了自己。
这个念头像一根针,扎在她心里。
疼,却也让她清醒。
她不能倒。
一百步走完,碗里的水竟真的一滴未洒。
张嬷嬷跟在后头:“有几分灵气,倒也不算太笨。
歇一刻,咱们再学旁的。”
这一日,又学说话。
何时该言,何时该默,声音高低,语速快慢,都有法度。
张嬷嬷说,在贵人跟前,尤其是在君王跟前。
回话时,眼睛要看着对方的下颌,既是恭敬,又不至冒犯。
脸上,还得时时挂着三分笑。
“这笑,也有讲究。”
张嬷嬷端坐着,拿她当个物件儿似的端详。
“不是咧开嘴便成。
嘴咧三分,眼弯一寸,要笑得温婉,笑得和顺,要笑得叫人见着,心里熨帖”
她说着,寻了根箸来,横在祈子玉唇间,“咬住了。
让嘴角就这么翘着,先练半个时辰。”
祈子玉依言咬住。
那硬木头硌着牙,两边腮帮子很快便酸麻了。
可她一声不吭,只那么坐着。
张嬷嬷看着她那张木着的脸,和被箸强勾起的嘴角,眉头就拧。“你心里在想什么?”
祈子玉含着箸,混糊应道:“想着……王爷的恩典。”
“不对。”张嬷嬷一眼便看穿。
“你想着恩典,笑里就该有感激。
可你这笑,是空的,像庙里塑的泥胎,看着慈悲,里头没心。”
她将箸抽走,“对着君王,空心肠的笑,便是欺君。”
祈子玉垂下眼。
“抬起头来,看着我。”张嬷嬷的声音冷下。
“王爷只叫老奴教你规矩,没叫老奴教你怎么活命。
但老奴多句嘴,这贵人跟前,最不缺的就是一张好看的脸,最要紧的,是那颗玲珑心。
你这张脸,若配上这副空洞洞的样子,在君王面前,就是自寻死路。”
她身子往前倾了些:“你得会笑。从心里头往外笑。
你想着天底下顶欢喜的事,想着你最想见的人,把那点欢喜,从眼睛里透出来。
那样的笑,才能暖人心,才能讨君心。”
最想见的人……
祈子玉的脑子里,忽地就闪过小七那张清瘦的脸。
那日在街头,他看她,眼里有惊,有喜,还有忧……
她沉在这潭泥里,只有那一眼,还带着点暖气儿。
她的心口发酸,眼眶竟有些热。
再抬眼时,那双死水似的眸子便活了。
漾开一层淡淡的水光,连着嘴角也弯了起来。
那笑意是真切的,含着水汽,像雨后才开的新荷。
张嬷嬷定定看了她半晌,紧拧的眉头,才算松了些。
“嗯,”她点了点头,“这,才算有了些人味儿。
这笑,到底只算对了一半。”
张嬷嬷一字一顿道,“为着旁人笑,使得。可为着君王笑,你的欢喜,便须得是君王给的。
你心里不能有旁人,只能有他。
你的笑,不能给旁人,也只能给他。”
她伸出手,轻轻抚上祈子玉的脸颊。
“姑娘,你记住了。“在那些个儿贵人面前,你便是个没心的人。
你的心,得是贵人儿的心。”
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e0eaf-36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