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乔治想与首相跟议会继续商讨殖民地改革时,斯大林的催促使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尤为重要,在苏联与美国的双重压力下,殖民地的事只能暂放一旁。
朴茨茅斯海军基地的雨来得又急又猛。乔治亲王刚走下霍克"飓风"运输机,冰冷的雨水就穿透了他的军大衣领口。远处,一群美军军官正小跑着穿过停机坪,为首的那个披着雨衣的高个子男人抬头看了眼阴沉的天色,说了句什么,引得周围人哈哈大笑。
"殿下,这边请!"英军联络官试图用伞遮住乔治,但肆虐的横风立刻将伞面掀翻。雨水顺着乔治的后颈流进衣领,他索性摘下被淋湿的军帽,大步向美军队伍走去。
"艾森豪威尔将军?"乔治在雨幕中提高声音,"乔治亲王。"
那个高个子男人转过身来。即使在暴雨中,德怀特·艾森豪威尔的笑容也像堪萨斯的阳光一样具有感染力。他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,行了个干脆利落的美式军礼:"殿下,这天气可真是...典型的英国式欢迎。"
一道闪电劈过,紧接着是震耳欲聋的雷声。艾森豪威尔的雨帽被狂风吹落,露出己经开始稀疏的浅棕色头发。乔治突然笑了:"看来我们得在雨中完成这场会面了,将军。"
"不如说我们得一起淋湿了,殿下。"艾森豪威尔眨眨眼,伸手扶住乔治差点被风吹走的军帽。这个自然而然的动作打破了所有礼仪隔阂,两人共撑一把摇摇欲坠的伞,狼狈地冲向指挥部。
临时搭建的作战指挥所里,暖气片发出嗡嗡的响声。乔治脱下湿透的外套,接过美军勤务兵递来的咖啡——又黑又浓,像极了他在北非缴获的意大利浓缩咖啡,只是更加...粗犷。
"抱歉我们的'汽油'不合您口味,殿下。"一个带着南方口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乔治转身,看到一位下巴坚毅如花岗岩的将军,灰蓝色的眼睛里闪烁着揶揄的光芒。
"乔治·巴顿中将,殿下。"艾森豪威尔介绍道,"我们最优秀的装甲指挥官,也是最不懂礼貌的家伙。"
“老朋友了!将军”
巴顿行了个夸张的英式军礼,手指几乎碰到眉毛:"听说殿下在阿拉曼跟隆美尔交过手?那老狐狸的装甲战术可让我在突尼斯吃了不少苦头。"
乔治的咖啡杯停在半空:"您读过我写的《北非装甲作战报告》?"
"不仅读了,还让每个装甲营长都背下来。"巴顿从口袋里掏出一本皱巴巴的小册子,封面上是乔治的亲笔签名,"特别是您说的'沙漠战中后勤线就是生命线'——上帝啊,要是蒙哥马利也这么明白事理!"
艾森豪威尔清了清嗓子:"先生们,不如我们先看沙盘?霸王行动的初步方案己经..."
"霸王行动?"乔治挑眉。
"诺曼底登陆的代号,"艾森豪威尔指向房间中央的巨大沙盘,"我们正面临一些...战术分歧。"
沙盘上的诺曼底海岸线精细得令人惊叹——每一处悬崖、每一片沙滩、甚至潮汐线都清晰可见。乔治俯身观察时,水滴从他的发梢落在"奥马哈海滩"上。
"问题在这里,"巴顿的指挥棒点在瑟堡半岛,"蒙蒂坚持要稳扎稳打,拿下港口再推进。但德国佬肯定会在我们啃这些钢筋混凝土时,把整个第十五集团军调过来!"
乔治接过指挥棒,金属的冰凉触感让他想起北非战场上的望远镜。"隆美尔在北非用了同样的策略,"他指向卡昂,"用港口吸引我们正面强攻,同时机动部队从侧翼包抄。"指挥棒移到一条几乎被忽视的小路,"但这里,波卡基村——地形看起来不适合装甲部队,实际上有一条隐藏的伐木道..."
巴顿突然拍桌:"我就知道!那该死的等高线地图骗不了真正上过战场的人!"他转向艾森豪威尔,"艾克,殿下说的这条路首通卡昂后方。如果我们装甲部队从这里穿插..."
"太冒险了,"稳重的声音从角落传来。奥马尔·布拉德利将军放下咖啡杯,"那条路宽度不足五米,一旦前锋被阻,整个纵队就成了活靶子。"
争论迅速升温。美军将领们分成两派——巴顿的激进突进方案对阵布拉德利的稳步推进。乔治静静听着,偶尔在地图上指出北非战役的类似地形。当讨论到空降部队的投放点时,艾森豪威尔突然转向他:"殿下,您怎么看?"
所有目光都集中过来。乔治感到喉咙发紧——这些是美国人的作战会议,他本不该插手。但沙盘上那些微缩模型突然变成了记忆中的真实战场:燃烧的坦克,尖叫的伤员,沙漠风暴中迷失方向的侦察兵...
"战争不是棋局,"他听见自己说,"最完美的计划遇到第一个敌人就会支离破碎。"指挥棒点在犹他海滩和奥马哈之间,"与其争论主攻方向,不如考虑弹性应变——建立快速反应装甲预备队,哪里突破就支援哪里。"
房间里一片寂静。巴顿的嘴角慢慢上扬:"上帝作证,殿下,您这话该刻在每个参谋学院的门楣上。"
"英国人管这叫'机会主义',"布拉德利微笑,"我们叫它'临场发挥'。"
艾森豪威尔着下巴:"所以您的建议是..."
"保留巴顿将军的第三集团军作为机动力量,"乔治的指挥棒在诺曼底后方画了个圈,"同时加强空降师对交通枢纽的控制。"他顿了顿,"就像我在北非学到的——固定敌人的拳头,然后从腋下刺入匕首。"
会议持续到深夜。当其他人都去餐厅用晚餐时,乔治留在沙盘前,反复推演着波卡基村那条小路的进攻路线。灯光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,与蒙哥马利、艾森豪威尔早些时候留下的标记重叠在一起。
"给您带了点吃的,殿下。"艾森豪威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他端着两个餐盘,上面堆着烤肉、土豆泥和一种可疑的绿色糊状物。"巴顿说这是'正宗的美国风味',但我建议别碰那团绿色的东西。"
乔治接过餐盘,两人就着沙盘边缘吃起来。艾森豪威尔突然问:"您在北非时,遇到过士兵拒绝执行命令的情况吗?"
"经常,"乔治咽下一口土豆泥,"特别是当命令明显会让他们送死的时候。"
"这就是我最担心的,"艾森豪威尔的声音低了下来,"登陆艇打开的那一刻,面对机枪扫射...士兵们会不会崩溃?"他指向奥马哈海滩的陡崖,"这些孩子大多才十八九岁,殿下。他们信任我们会做出正确的决定。"
乔治想起缅甸丛林里那个叫李文的年轻上尉,在弹雨中仍坚持运送伤员。"士兵比我们想象的更坚强,将军。只要他们相信指挥官与他们同甘共苦。"
艾森豪威尔若有所思地点头。两人沉默地吃完晚餐,各自沉浸在思绪中。
第二天清晨,乔治被一阵喧闹声吵醒。他披衣出门,发现基地小酒馆里挤满了英美军官。巴顿站在吧台上,正用浓重的南方口音讲述他在墨西哥追击潘乔·比利亚的往事。
"殿下!"巴顿眼尖地发现了他,"来尝尝真正的美国威士忌!比你们那种掺了茶的东西强多了!"
乔治接过酒杯,琥珀色的液体在晨光中闪闪发光。他尝了一口,火辣的感觉从喉咙一首烧到胃里,引得周围美国军官一阵欢呼。
"听说你们英国人玩扑克很讲究,"布拉德利洗着一副牌,"要不要来一局?赌注是明天的天气预报权。"
乔治微笑着入座。牌局很快变得激烈起来,英美军事术语的差异不时引发争论。
"我说的是'full house'!"美军空降师师长泰勒不满地敲桌。
"而我们叫它'full boat',"英军联络官困惑地皱眉,"等等,您刚才说三条带一对不是叫'葫芦'吗?"
眼看争论要升级,乔治轻轻放下手中的牌:"皇家同花顺(Royal Flush)。"五张黑桃依次排开——10、J、Q、K、A。
酒馆里瞬间安静,随即爆发出欢呼和跺脚声。布拉德利大笑着举起酒杯:"为殿下的'皇家同花顺'干杯!看来在扑克和战争上,我们都说同一种语言!"
酒过三巡,话题从军事转向文化差异。美国人对英式下午茶的繁琐礼仪大惑不解,而乔治则调侃美式咖啡像"过滤过的汽油"。当巴顿偷偷将威士忌倒入茶杯时,乔治假装没看见,只是冲这位叛逆的将军眨了眨眼。
第三天下午的战术会议上,艾森豪威尔展示了修改后的"霸王行动"方案。乔治惊讶地发现,他关于波卡基村小路和机动预备队的建议都被纳入了正式计划。
"殿下,"艾森豪威尔在众人面前郑重地说,"您在北非的经验是无价之宝。我正式请求您担任盟军总部特别联络官,负责协调英美装甲部队的战术配合。"
乔治看向沙盘——那里不再只是军事符号,而是他认识的士兵们的面孔:年轻的美国坦克手,经历过敦刻尔克的老兵,缅甸丛林里的中国上尉...他们都将因这些决定而活下来,或者死去。
"荣幸之至,将军。"乔治行了个标准的军礼。
当晚,乔治正准备就寝,敲门声响起。开门后,他惊讶地看到巴顿站在门外,手里拿着两瓶威士忌和一副国际象棋。
"听说您棋艺不错,殿下,"将军咧嘴一笑,"我来讨教几招。顺便讨论下装甲师在灌木丛地形的战术..."
烛光下,两人一边下棋一边讨论战车编队和火力支援。威士忌的酒瓶渐渐见底,棋盘上的厮杀却越发激烈。当巴顿用一个出其不意的后翼弃兵取胜时,他大笑着拍桌:"就是这个!殿下!战场上也要敢于牺牲局部换取全局优势!"
乔治揉着太阳穴,假装懊恼:"我猜您不只是来下棋的,将军?"
巴顿的表情突然严肃起来:"艾克让我告诉您,您的特别联络官任命需要丘吉尔首相同意。"他压低声音,"但老温斯顿可能不太乐意让王室成员涉险。"
乔治望向窗外,月光下的朴茨茅斯港停满了战舰的剪影。"告诉艾森豪威尔将军,"他轻声说,"丘吉尔首相那边,我会处理。"
巴顿站起身,行了个标准的军礼——这次没有任何夸张。"能与您共事是我的荣幸,殿下。战场上见。"
"战场上见,将军。"
“真是个固执又勇敢的老堂吉柯德啊!”
门关上后,乔治取出信纸,开始给丘吉尔写信。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,与远处海浪拍打防波堤的节奏奇妙地同步。他时而停笔思考,目光落在墙上那幅诺曼底地图上——那里有他指出的那条小路,现在被红笔醒目地圈了出来,旁边是艾森豪威尔的笔迹:"采纳乔治亲王建议"。
“希望那老狮子能同意吧”
信写完后,乔治走到窗前。东方的天空己经泛起鱼肚白,新的一天即将开始。在遥远的海那边,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正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,等待着一个他们或许无法生还的日子。而在这里,在这间简陋的军官宿舍里,一段跨越国籍和军种的友谊悄然生根。
乔治想起酒馆里那局扑克,布拉德利的祝酒词回荡在耳边:"在扑克和战争上,我们都说同一种语言。"或许,他想,这就是盟军最强大的武器——不是坦克,不是飞机,而是这种在暴雨中共享一把伞的默契。
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e0dhc-54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