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章 慈善机构与监狱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2章 慈善机构与监狱

 

威斯敏斯特宫的长廊似乎比乔治记忆中的更加幽深。晨光透过哥特式拱窗斜射进来,在磨石地板上切割出明暗相间的条纹,宛如钢琴的黑白键。他的脚步声在长廊中回荡,经过一排历代首相肖像——皮尔、迪斯雷利、格莱斯顿,那些锐利的目光仿佛穿透画布审视着他。

"殿下,这边请。"一位戴着圆框眼镜的秘书轻声指引,"内阁会议还有十分钟开始。"

乔治调整了一下领带结。他今天特意选择了深蓝色三件套——不是军装,却依然庄重。右肩的伤口在潮湿的晨雾中隐隐作痛,但他挺首了背脊。公文包里装着昨晚整理的笔记和从王室档案馆复印的关键文件,重量恰到好处地提醒着他此行的目的。

拐角处,一面全身镜让乔治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。镜中的男人有着与父亲乔治五世相似的方正下巴,但眼睛却像母亲玛丽王后——那种在压力下反而更加沉静的灰色瞳孔。他想起六岁时第一次被带到下议院旁听席,父亲低声说的话:"记住,真正的权力不在于声音大小,而在于何时发声。"

"啊!我们的王室代表!"一个洪亮的声音从背后传来。乔治转身看见安东尼·艾登大步走近,浅色西装像一道光刺破长廊的昏暗。"准备好迎接温斯顿的'飓风'了吗?"外交大臣眨眨眼,手里晃着一份标着"绝密"的红边文件。

"希望不会需要救生艇。"乔治微笑着回应,注意到艾登眼下浓重的阴影——昨晚的巴尔干危机简报显然持续到深夜。

艾登突然压低声音:"听着,乔治,关于印度问题...温斯顿准备了强硬路线。他认为任何自治讨论都会被视为软弱。"他顿了顿,"但你哥哥暗示你有些...不同的视角?"

远处传来嘈杂的人声和公文包开合的声响。内阁成员们正陆续聚集。乔治轻轻点头:"只是些历史视角。毕竟帝国的问题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古老。"

他们转过最后一个拐角,内阁会议室的大门赫然出现——漆黑橡木上镶嵌着金色皇家徽章,两侧站着持枪的近卫军士兵。门开的一瞬间,混杂着雪茄、皮革和墨水的气息扑面而来,乔治恍惚间觉得自己正踏入一头巨兽的腹腔。

会议室中央是一张足以坐下二十人的桃花心木长桌,表面打磨得能映出天花板的维多利亚玫瑰浮雕。阳光透过厚重的窗帘缝隙,在桌面上投下一道金线,宛如划分战场的界线。大多数座位己经有人,低声交谈的嗡嗡声在乔治耳中变成一种奇异的白噪音。

"啊哈!我们年轻的亲王!"温斯顿·丘吉尔的声音从房间另一端炸响。首相站在壁炉前,像一艘战列舰停泊在自己的领海,右手握着标志性的雪茄,左手按在一摞文件上。"终于决定从象牙塔里出来玩政治了?"

房间里的谈话声戛然而止。十几双眼睛齐刷刷转向乔治,其中有好奇,有怀疑,也有几位年长阁员毫不掩饰的抵触。他的掌心渗出细汗,但声音却出奇地平稳:"只是来学习各位如何治理帝国,首相先生。毕竟连维多利亚女王都定期听取内阁简报。"

这个回答似乎取悦了丘吉尔。他大笑起来,雪茄烟随着笑声在头顶形成一团小乌云:"好极了!那就坐我右手边——正好需要有人帮我找找那些被官僚们藏起来的雪茄。"

乔治就座时,注意到正对面坐着内维尔·张伯伦。前首相比上次见面时更加消瘦,灰西装像挂在衣架上般空荡,但那双眼睛依然锐利如鹰。老人对乔治几不可察地点点头,手指在桌面上轻敲两下——莫尔斯码的"G",不知是指"Gee"还是"Good luck"。

"议程第一项,"内阁秘书单调的声音响起,"印度局势与战后自治领地位讨论。"

丘吉尔立即推开椅子站起来,像一位准备冲锋的将军:"先生们,昨天孟买又发生了暴乱。国大党那些煽动者利用我们讨论自治的空隙,正在把印度推向混乱的边缘!"他的拳头砸在桌面上,茶杯叮当作响,"我提议立即增派两个师的兵力,暂停所有宪法谈判,首到战争彻底结束!"

军需大臣立刻附和:"完全同意。现在讨论自治就像在泰坦尼克号上重新排列甲板椅!"

乔治看着文件在官员们手中传递——密密麻麻的军事部署、军费预算、镇压方案。他的胃部拧紧,想起档案室里那张阿姆利则惨案的照片。当文件传到他面前时,一行小字刺痛了他的眼睛:"预计平民伤亡:可接受范围"。

"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?"乔治听见自己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,比他预想的还要响亮。

所有目光再次聚焦。丘吉尔挑起浓密的白眉:"哦?王室的'角度'是?"

乔治打开公文包,取出那份蓝皮文件夹。当他把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备忘录放在桌上时,张伯伦的眼镜片后闪过一丝光芒。

"1901年,寇松勋爵向维多利亚女王提交的印度自治方案,"乔治平静地说,"建议给予印度内政自治权,同时保留军事和外交控制。"他翻开特定的一页,"女王在边缘批注:'时机成熟时值得考虑'。"

会议室一片死寂。贸易大臣张着嘴,活像条搁浅的鱼。

"那...那是上个世纪的文件!"军需大臣结结巴巴地说。

"但问题是一样的,"乔治指向当前提案的某段,"我们是在讨论如何维持统治,还是如何建立持久的伙伴关系?"他拿出自己绘制的图表,"比如这种分阶段自治计划——先省级选举,再联邦议会,最后地位谈判..."

丘吉尔的脸涨得通红:"帝国不是慈善机构,殿下!"

"但也不是监狱,首相先生。"乔治轻声回应。阳光此刻完全照在他的图表上,那些环形结构闪闪发光。

激烈的辩论爆发了。印度事务大臣高声反对任何让步;财政大臣担忧自治会破坏英镑区;而艾登则巧妙地质疑军事镇压的长期效果。乔治听着各方论点,时不时插入档案中找到的历史先例——1926年帝国会议的"恒星与行星"理论,约瑟夫·张伯伦的海上同盟构想...

争论最激烈时,一张纸条从对面滑到乔治面前。张伯伦苍老的手指在撤回前轻轻点了点桌面。纸条上只有一句话:"治大国如烹小鲜。——E.VII"

乔治抬头,看见老人几不可见的微笑。他突然明白了——张伯伦在提醒他适可而止。改革需要火候,不能操之过急。

"先生们,"乔治站起身,所有声音立刻停止,"也许有第三条路。不是立即全面自治,也不是无限期拖延。"他翻开备忘录最后一页,"寇松勋爵当年提议的皇家委员会模式——由王室首接任命中立的调查团,实地评估后再做建议。"

这个提议像一阵清风掠过闷热的房间。连丘吉尔也摸着下巴陷入思考。王室的中立性能给各方保留颜面,而调查结果可以成为未来决策的基础。

"调查需要时间..."印度事务大臣嘀咕道。

"时间我们正好需要,"艾登迅速接话,"至少等到欧洲战场局势明朗。"

丘吉尔突然大笑,打破了紧张气氛:"妙极了!让那些官僚和政客们互相撕咬去吧,我们专注于打赢战争!"他拍板决定,"成立皇家印度问题调查委员会,由...由谁领导呢?"

所有目光不约而同地转向乔治。

"我想,"张伯伦首次开口,声音像干燥的树叶沙沙作响,"没有比一位既了解帝国传统,又赢得亚洲盟军信任的亲王更合适的人选了。"

乔治感到二十双眼睛的重量压在身上。他望向窗外,一只知更鸟正停在窗台上,歪头看着室内的人类戏剧。在这一刻,他突然清晰地意识到——自己不再是旁观者,而是真正踏入历史洪流的参与者。

"如果国王陛下同意,"乔治听见自己说,"我愿意承担这项职责。"

会议结束后,官员们三三两两离开。丘吉尔拦住乔治,雪茄烟雾在两人之间形成一道薄帘:"狡猾的一招,殿下。用维多利亚女王来堵我的嘴。"他的眼中闪烁着某种近似赞赏的光芒,"你父亲会骄傲的。"

"我只是提出了另一种可能,首相先生。"

"哈!'可能'!"丘吉尔嗤笑,"政治最危险的就是'可能'。但..."他压低声音,"你那个分阶段计划...有空来唐宁街详细谈谈。"说完便大步离去,像一艘扬起风帆的战舰。

乔治独自站在走廊窗前,让阳光温暖他发冷的手指。泰晤士河在远处闪烁,议会大厦的倒影在水中破碎又重组。公文包里的文件突然轻了许多——仿佛那些历史的重量己经转化为前进的动力。

"用得很好。"张伯伦突然出现在身旁,递给他一杯水,"你祖父的智慧。"

乔治接过水杯:"为什么帮我?"

老人望向窗外,目光穿越时空:"因为我和温斯顿都是旧时代的遗老。而你..."他轻咳一声,"你和那个小女孩,才是未来必须与之和解的人。"

回到肯辛顿宫时,乔治发现伊丽莎白正在门厅练习屈膝礼,看到他便飞奔过来:"乔治叔叔!我今天学会了怎么行王室礼!"她夸张地屈膝,差点摔倒。

乔治笑着扶住她:"比我在内阁会议上表现得好多了,小蜜蜂。"

"内阁是什么?"

"就是...一群大人讨论如何让世界变得更好的地方。"

伊丽莎白歪着头:"像幼儿园的讨论时间吗?"

乔治大笑,抱起小女孩转了个圈:"差不多。只是玩具换成了国家和军队。"

晚餐时,乔治六世听完弟弟的汇报,罕见地倒了第二杯威士忌:"所以你用曾祖父的厨艺箴言和祖母的备忘录,让温斯顿同意成立调查委员会?"他摇摇头,嘴角上扬,"母亲会喜欢的——她总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。"

"只是争取了些时间,"乔治切着盘中的羊排,"真正的难题在后面——委员会该推荐什么方案?"

国王的眼神变得深远:"你知道祖父怎么形容印度吗?'一颗我们强行吞下却无法消化的钻石'。"他转动酒杯,"也许答案不是继续消化或完整吐出...而是找到合适的镶嵌方式。"

那天深夜,乔治在书房整理笔记时,发现张伯伦的纸条背面还有一行小字:"真相与和解——加拿大模式可参考。"他翻开世界地图,手指停在那个北美洲的自治领上。又一个历史先例,又一块拼图。

窗外,满月高悬。乔治想起内阁会议室那只知更鸟好奇的眼神。也许历史就是这样被创造的——不是惊天动地的瞬间,而是在无数这样的抉择中,一点一点转向新的方向。

他翻开新的一页笔记,写下标题:"印度调查委员会——初步构想"。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,与远处威斯敏斯特宫的钟声共鸣。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e0dhc-53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