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后驾临的前一夜,林炙几乎没合眼。铁架前的炭烧了又换,换来的炭火堆在墙角,像座小小的黑丘。他手里捏着串试烤的“君臣串”,羊肉烤得外焦里嫩,素鸡吸足了蜜辣的酱汁,可尝在嘴里,却辨不出滋味——满脑子都是太后可能露出的神情,是蹙眉,是冷笑,还是像郑贵妃期待的那样,拂袖而去。
“要不……加些燕窝进去?”小赵蹲在旁边,手里捧着个小瓷罐,是周掌柜送来的上等血燕,“听说太后爱吃甜食,加些燕窝,既能显档次,又能压一压辣味。”
林炙摇头,将串上的肉撸下来扔进炭炉:“加了燕窝,就不是烤串了。太后见惯了山珍海味,要的或许不是精致,是真诚。”他重新拿起竹签,串上块肥瘦相间的羊肉,“就按原样烤,辣要够劲,甜要绵长,让她尝出烟火气里的道理。”
李墨从外面回来,带着身寒气,手里捏着张烫金的帖子:“瑞王府的人刚送来的,说是……明日太后驾临时,瑞王殿下会亲自陪同。”
林炙猛地抬头,炭火的光映在他眼里,亮得惊人:“瑞王殿下要陪太后一起来?”
“不止,”李墨展开帖子,上面的字迹遒劲有力,是瑞王亲笔,“殿下还下了个订单,让咱们每日给王府送二十串‘特制烤串’,要保温的,指定用云南小米辣和蒙古黄牛肉,每月结一次账,价钱是市价的三倍。”
这哪里是订单,分明是给林记的护身符。瑞王用这种方式告诉所有人,林记是他护着的,谁也别想动。
小赵乐得首搓手:“这下好了!有瑞王殿下撑腰,看谁还敢说闲话!”
林炙却没那么乐观,他着那张烫金帖子,指尖能摸到上面的龙纹暗纹:“这订单是金符,也是催命符。瑞王把咱们绑在他的战车上,往后郑家的反扑,只会更狠。”
次日巳时,太后的仪仗终于到了。明黄色的轿帘在晨光里闪着光,前后簇拥着几十个宫女太监,瑞王穿着亲王蟒袍,跟在轿侧,神色平静,眼神却像鹰隼似的,扫过巷口的每一个角落。
林炙早己在铺子里候着,铁架擦得锃亮,炭火燃得正旺,旁边摆着张铺着白绢的小桌,上面放着刚烤好的“君臣串”,用青瓷盘盛着,旁边还温着壶菊花茶,解辣用的。
“草民林炙,参见太后娘娘,瑞王殿下。”林炙跪在地上,声音沉稳。
轿帘掀开,个穿着深色宫装的老妇人走出来,脸上的皱纹里刻着威严,正是太后。她没看林炙,目光先落在铁架上,眉头微蹙:“这就是让公主魂不守舍的烤串?看着确实粗鄙。”
瑞王上前一步,笑道:“母后,粗鄙里也有乾坤,您尝尝就知道了。”他拿起那串“君臣串”,递到太后面前,“这串一半是肉,一半是素,喻意‘文武相济’,倒是应了今日的景。”
太后接过串,却没立刻吃,只是放在鼻尖闻了闻。辣香混着蜜甜,钻进鼻腔,竟让她想起年轻时陪先帝南巡的日子,那时在江边的渔船上,渔民烤的鱼也是这般,带着股野趣的鲜。
“这火椒,倒是特别。”太后终于咬了一小口,辣劲缓缓漫开,却被蜂蜜的甜中和了,不算冲,反而有种熨帖的暖,“比御膳房的辣椒,多了些清冽。”
“这是云南来的小米辣,”林炙忙回话,“性子烈却不燥,配着蒙古的黄牛肉,能驱寒祛湿,对老人家的腿疾或许有好处。”
太后的腿每逢阴雨天就疼,闻言多看了他一眼:“你还懂医?”
“略懂些皮毛,”林炙指着旁边的香料罐,“这些香草是周郎中配的,能醒脾开胃,太后若是不嫌弃,草民给您烤几串不辣的,配着山药吃,养身。”
他手脚麻利地烤起来,动作不快,却透着股从容,不像在给太后烤串,倒像在给自家长辈备吃食。瑞王站在一旁,看着他熟练的手法,嘴角噙着丝不易察觉的笑。
太后没多留,吃了两串就起驾回宫了。临走时,她对身边的太监说:“这烤串虽粗,却有诚意,往后……让御膳房学着点,别总弄得死气沉沉。”
这话像道圣旨,瞬间传遍了京城。之前还在唱衰林记的文人们,立刻换了副嘴脸,有个叫李修的举人,甚至写了篇《烤串赋》,说“烟火气里见真章,辣香中藏王道”,把林炙夸得天花乱坠。
瑞王府的订单,更是每日准时送到。负责取串的是瑞王的贴身侍卫长,每次来都带着个特制的锡盒,里面垫着厚厚的棉絮,能保温三个时辰。
“殿下说,”侍卫长第一次来取串时,低声对林炙道,“这烤串要按‘三荤两素’的配比,荤的用蒙古黄牛肉和西域羔羊,素的用云南菌菇和江南笋干,酱料里要加些安神的草药。”
林炙明白,这不是给瑞王自己吃的,多半是给陛下或者太后的。他不敢怠慢,每次都亲自挑选食材,烤好后先让李墨尝,确认味道无误才敢装进锡盒。
“你看这锡盒,”李墨摸着盒底的暗纹,“是瑞王府的私章,有这章在,就算郑贵妃想在食物里动手脚,也得掂量掂量。”
订单带来的不仅是生意,更是实实在在的庇护。司狱房的人再也没来找过麻烦,那些想仿冒的小商贩,刚支起铁架就被巡逻的禁军赶走了。周掌柜甚至笑着说:“现在京城里的人都知道,林记的烤串,比御膳房的还金贵,能吃上一串,都能吹嘘半年。”
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,就出了岔子。
那日林炙刚把烤好的串装进锡盒,侍卫长忽然脸色凝重地说:“宫里出事了。郑贵妃给陛下献了碗‘安神汤’,陛下喝了之后昏迷不醒,太医查不出原因,只说……像是中了慢性毒。”
林炙手里的锡盒“哐当”掉在地上,串上的肉撒了一地:“慢性毒?是郑一刀的牵机散?”
“不像,”侍卫长压低声音,“牵机散发作快,这毒却慢,像是……长期用某种香料熏染所致。殿下怀疑,跟御膳房有关,可郑贵妃把持着御膳房的采买,查不下去。”
林炙的心沉到了谷底。陛下昏迷,瑞王肯定忙着处理朝政,无暇顾及这边,郑家说不定会趁机反扑。
“殿下让我给你带句话,”侍卫长捡起地上的锡盒,“让你小心些,最近别出风头,尤其是……别用云南的小米辣。”
“小米辣?”林炙愣住了,“这跟小米辣有什么关系?”
“太医说,陛下昏迷前,吃了口郑贵妃送来的‘辣炒笋干’,里面用的就是云南小米辣,”侍卫长的声音发颤,“他们想把脏水泼到云南的香料上,连带着……让你也脱不了干系。”
林炙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,扶着铁架才站稳。他想起那些从云南运来的小米辣,每次进货都要经过御膳房的采买,郑贵妃若是在里面动了手脚,再把账算到自己头上,简首是轻而易举。
接下来的几日,林炙果然把小米辣换成了普通的辣椒,烤串的味道淡了些,不少老会员都问:“怎么不辣了?是不是换了火椒?”
林炙只能笑着解释:“最近天热,吃太辣容易上火,换种温和的,对身子好。”
可他心里清楚,这只是权宜之计。郑贵妃既然敢对陛下下手,就绝不会放过自己这个“瑞王的人”。
果不其然,三日后,就有御膳房的太监来“检查”,说是“奉太后令,查看民间香料是否安全”。领头的太监是郑贵妃的心腹,姓刘,三角眼,走路一颠一颠的,像只摇尾巴的狗。
“林掌柜,听说你这儿用的云南小米辣,是从蜀地转运来的?”刘太监拿起串烤好的素鸡,用指甲抠了抠上面的酱料,“可别是走私的吧?里面要是掺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,那可是掉脑袋的罪。”
林炙忙拿出通行文书:“刘公公说笑了,手续齐全,绝无问题。而且最近改用本地辣椒了,小米辣早就用完了。”
“用完了?”刘太监冷笑一声,挥了挥手,“给我搜!我听说,你还藏了不少,想献给瑞王殿下,图谋不轨!”
几个小太监立刻翻箱倒柜,把香料罐全倒了出来,连炭炉里的灰烬都扒了一遍,却没找到半点小米辣的影子——林炙早就让李墨把剩下的小米辣转移到了周掌柜的绸缎庄。
“找不到?”刘太监的脸色铁青,“我看你是把它藏起来了!来人,把他带回御膳房问话!”
小太监们刚要上前,就见瑞王府的侍卫长带着禁军赶来了,腰间的佩剑闪着寒光:“刘公公,你在这儿做什么?殿下有令,林记烤串铺是王府的定点采买处,任何人不得随意滋扰!”
刘太监显然没料到侍卫长会来,吓得腿一软:“我……我是奉太后令,检查香料……”
“太后的令?”侍卫长从怀里掏出块腰牌,“我刚从太后宫里回来,太后说,林记的香料她信得过,不用查。你这是假传懿旨?”
刘太监的脸瞬间白了,慌忙摆手:“误会!是误会!我这就走,这就走!”
他带着小太监们灰溜溜地跑了,临走时,三角眼恶狠狠地瞪了林炙一眼,那眼神像淬了毒的针。
暮色降临时,林炙坐在铺子里,望着窗外渐渐沉下的夕阳,心里却没半分轻松。他知道,刘太监的搜查只是开始,郑贵妃在陛下面前失了势,肯定会狗急跳墙,用更阴狠的手段来对付自己和瑞王。
李墨从外面回来,手里拿着个小瓷瓶,是周郎中送来的:“周郎中说,这是解那慢性毒的药引,用的是云南小米辣的籽,配上几味草药,能缓解毒性。他让我想法子送到瑞王手里,或许能救陛下。”
林炙接过瓷瓶,入手冰凉,里面的籽像细小的火种,藏着能救命的希望。
“怎么送进去?”林炙的声音发颤,“郑贵妃把持着宫门,谁也进不去。”
“瑞王殿下有办法,”李墨压低声音,“他说今晚三更,会派人来取,让你……亲自送去。”
林炙的心猛地一跳:“我去?宫里现在是龙潭虎穴,我一个平民百姓,怎么进得去?”
“殿下说,只有你去最合适,”李墨的眼神异常坚定,“你带着烤串去,就说是给瑞王送‘王府订单’,守卫不会怀疑。而且……你懂香料,能跟太医说清楚药引的用法。”
林炙望着铁架上跳动的火苗,忽然明白了瑞王的用意。这不仅是让他送药,更是让他在关键时刻,成为瑞王的“人证”——证明郑贵妃的毒,与云南香料无关,真正有毒的,是她的“安神汤”。
他拿起那把瑞王给的小刀,别在腰间,又把药引藏进装烤串的锡盒夹层里:“好,我去。”
小赵吓得眼泪都出来了:“掌柜的,太危险了!要不……我去吧?”
“你去不行,”林炙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你得留在铺子里,守着这炉火,等我回来。”
夜色渐深,巷口的禁军换了岗,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。林炙提着锡盒,走出铺子,身后的火光越来越远,像颗逐渐熄灭的星。他知道,今晚进宫,不是去送串的,是去闯鬼门关的。郑贵妃在里面等着,那些藏在暗处的毒,那些没说出口的阴谋,都在宫墙里,等着他自投罗网。
可他不能不去。陛下昏迷,瑞王孤立无援,这盒药引,或许是唯一的希望。就像他手里的烤串,再危险,也要让该吃的人,尝出那股藏在辣里的甜,苦里的希望。
宫墙的轮廓在夜色里越来越近,朱红的大门紧闭,像头沉默的巨兽,等着吞噬一切靠近的生灵。林炙深吸一口气,加快了脚步,锡盒里的烤串还温着,药引在夹层里轻轻晃动,像颗跳动的心脏。
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dhecf-88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