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章 “林记烤串”小店开张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75章 “林记烤串”小店开张

 

寅时的梆子刚敲过,东市口的巷子里就响起了“叮叮当当”的敲打声。林炙踩着露水赶来时,匠人们正给新铺子的门楣挂匾额,李墨题写的“林记烤串”西个大字在晨光里泛着乌木的沉光,笔锋间那股子洒脱劲儿,倒比旁边绸缎庄的金字招牌更引人眼。

“掌柜的,您看这灯笼挂得成不?”小赵踩着梯子,手里举着盏红灯笼,绸面上绣着串油光锃亮的肉串,针脚歪歪扭扭,却是他熬了三个通宵绣成的。

林炙仰头望着,喉咙忽然有些发紧。从福瑞楼失火那天起,他以为开铺子的事要黄了,没承想周掌柜第二天就带他来看了这间铺子——虽不如福瑞楼宽敞,却处在东市口最热闹的街角,前临大街,后通小巷,来往的都是些有闲钱的主儿。

“再往左挪挪,”他抹了把脸,把手里的铁架往门里抬,“周掌柜说卯时开门,可不能误了时辰。”

铁架是新打的,黑黢黢的铁条上还留着工匠錾的花纹,边角被磨得光滑。林炙用抹布细细擦着,指腹蹭过那些熟悉的纹路,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在蜀地乡下,父亲也是这样教他烤串的,那时用的还是粗陶炉子,烤出来的肉带着股烟火气,却总让街坊西邻围着抢。

“李相公来了!”有人喊了一声。

李墨提着个布包走进来,眼底带着血丝,显然也是一夜没睡。“这是太医院周郎中送来的香料,”他解开布包,里面是用绵纸包着的麻椒与火椒,香气瞬间漫开来,“他说开业第一天,得用最好的料。”

林炙捏起一粒火椒,红亮的皮上还沾着细白的粉末,是昨夜特意研磨的。他忽然笑了:“今日咱们搞个‘吃串赛’,谁能吃下十串加麻加辣的,往后一个月,来店里吃串不要钱。”

小赵眼睛一亮:“那苏公子肯定来!他昨日还托人说,要带国子监的同窗来捧场。”

说话间,巷口渐渐热闹起来。周掌柜带着绸缎庄的伙计来了,还送了块“味压京华”的匾额;王敬之也来了,手里捏着张纸,说是给铺子写的“开业贺词”;连前几日那个算命的瞎子先生,都拄着拐杖站在街角,手里摇着个签筒,嘴里念叨着“开张大吉,客似云来”。

卯时三刻,周掌柜亲自剪下红绸。鞭炮“噼里啪啦”响起来,炸得满地都是红纸屑,像铺了层厚厚的红毯。林炙揭开铁架上的盖子,炭火“腾”地窜起来,肉串一放上去就滋滋冒油,香气顺着风往大街上飘,引得路过的人纷纷驻足。

“这是卖什么的?香气这么勾人!”

“听说就是那个让苏才子流泪的烤串,今日开业,买一送一呢!”

人群像潮水似的涌过来,把小小的铺子围得水泄不通。林炙与三个伙计忙得脚不沾地,刚烤好的肉串递出去就被抢空,小赵负责收钱,算盘打得噼啪响,手心里全是汗。

“给我来二十串!要最辣的!”个穿短打的汉子嚷道,嗓门比鞭炮还响。

“我要五串羊肉,不要麻椒!”个梳双丫髻的姑娘踮着脚喊,发间的珠花随着动作叮叮作响。

李墨站在门边维持秩序,忽然看见苏文轩挤了进来,他额头上的膏药还没揭,却举着支笔,往墙上贴了张纸——正是那首《烤串赋》,字迹比上次更显遒劲,引得众人纷纷围观。

“苏公子,你这赋写得好!”有人喊道,“只是这烤串真有这么神?”

苏文轩刚要答话,就被一串烤肉堵住了嘴。林炙笑着递过串加麻加辣的腰子:“尝尝就知道了。”

苏文轩大嚼起来,辣得首吐舌头,却含糊不清地喊:“比上次更够劲!林掌柜,你这铺子开得好,往后我天天来!”

周围的人都笑起来,原本紧绷的秩序也松快了些。王敬之站在人群里,看着这热闹的场面,忽然对李墨道:“我昨日把《风味考》呈给了吏部侍郎,他说这‘药食同源’的说法很有意思,今日特意让我来买几串回去尝尝。”

李墨心里一动:“侍郎大人也有兴趣?”

“何止有兴趣,”王敬之压低声音,“他说聚仙楼的王掌柜前几日去府里告状,说你勾结周掌柜,抢了他的生意。侍郎大人没理他,只说‘有本事就凭味道说话’。”

林炙正好听见,手里的铁铲顿了顿,火星溅在炭灰里,灭了。他抬头望向聚仙楼的方向,那里与东市口只隔两条街,此刻却静悄悄的,像是藏着只蓄势待发的狼。

日头升到头顶时,铺子前的队伍还排到了街角。周掌柜派人送来两坛好酒,说是“贺喜”,却特意叮嘱林炙:“聚仙楼的王掌柜今早去了户部侍郎府,你得小心些,他怕是要在暗地里使绊子。”

林炙心里有数,嘴上却笑道:“咱们做的是正经生意,不怕他使坏。”

话虽如此,他还是让小赵多盯了些。果然,没过多久,小赵就慌慌张张跑进来:“掌柜的,外面有几个穿官服的,说是……说是来查卫生,说咱们的香料不干净。”

林炙心里一沉,刚要出去,就见王敬之迎了上去,手里拿着那本《风味考》:“张巡检,这是太医院周院判认证过的香料,每样都有出处,你看……”

那几个官差翻了翻《风味考》,又闻了闻桌上的香料,脸色有些尴尬。为首的张巡检干咳两声:“既是有太医院的认证,那便没事了。只是……往后得注意些,别让炭火熏着街坊。”

王敬之忙笑着应了,塞了些碎银子过去,那几个官差才悻悻地走了。

“这是聚仙楼的手笔,”李墨低声道,“他们不敢明着来,就用这些小动作恶心人。”

林炙没说话,只是往炭火里添了块炭,火苗蹿得更高,把肉串烤得更香了。“他越是使坏,咱们越要把串烤好,”他望着排队的人群,眼里闪着光,“让全城人都知道,林记烤串凭的是味道,不是歪门邪道。”

午后,铺子忽然来了个意想不到的客人——是恭王府的管家,说是王爷吃了上次的烤串,觉得滋味极好,特意派他来买五十串回去,还要林炙亲自送去。

“王爷今日宴请贵客,”管家低声道,“其中有位是从宫里来的公公,最爱吃些新奇吃食,你可得用心些。”

林炙心里一动,忙应下来。李墨却拉住他,在他耳边低语几句。林炙点点头,挑了最新鲜的肉,又取了周郎中送来的香料,仔细烤了五十串,每串都码得整整齐齐,还特意用绵纸包了,外面裹上红绸,看着格外体面。

“我陪你去。”李墨道,“多个人,多个照应。”

两人跟着管家往恭王府去,路过聚仙楼时,正好看见王掌柜站在门口,阴沉沉地望着他们,嘴角勾起抹冷笑。林炙握紧了手里的食盒,指节泛白。

恭王府里果然热闹,丝竹声从正厅传出来,还夹杂着阵阵笑语。管家引着他们往后厨走,却在月亮门边被个太监拦住了:“王爷说了,让烤串的师傅亲自把串送到正厅,他要让贵客瞧瞧,是什么人间美味。”

林炙与李墨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。太监催促着,他们只好跟着往里走,穿过栽满玉兰的院子,就见正厅里坐着七八位贵人,为首的是位穿蟒袍的中年男子,想必就是恭亲王,他身边坐着个面白无须的太监,眼神锐利,正打量着他们。

“你就是林炙?”恭亲王笑着指了指桌上的空位,“听说你的烤串能让苏文轩那小子为你写诗?”

林炙忙跪下磕头:“小的不敢,只是些市井吃食,能入王爷的眼,是小的福气。”

“起来吧,”恭亲王摆摆手,“本王就爱这市井烟火气。快把烤串呈上来,让李公公也尝尝。”

那被称作李公公的太监,正是宫里的总管太监,连恭亲王都要敬他三分。林炙小心翼翼地解开食盒,香气瞬间漫了开来,正厅里的笑语声顿时停了,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那油光闪闪的肉串上。

李公公捏起一串,细细端详着,忽然笑道:“这香料里,有太医院新贡的香茅吧?咱家前几日在御膳房见过,只是没这般香。”

林炙忙道:“公公好眼力。这香茅是周郎中亲自挑选的,与火椒同烤,最是开胃。”

李公公咬了一口,眼睛一亮:“不错不错,比御膳房的烤肉有滋味。王爷,这铺子开得好,往后杂家可要常来光顾了。”

恭亲王哈哈大笑:“那可得让林掌柜给你留个好位置。”

正说着,就见王府的侍卫匆匆跑进来,在恭亲王耳边低语了几句。恭亲王脸色微变,看向林炙的目光也沉了下去。

李墨心里咯噔一下,有种不好的预感。

果然,恭亲王缓缓开口,声音里没了方才的笑意:“林掌柜,有人递了状子,说你用的火椒是‘禁品’,是从蜀地私运过来的,没交关税。你可有话说?”

林炙猛地抬头,脸色煞白。他的火椒确实是从蜀地运来的,走的是私商,为的是省下些关税,这事儿……怎么会被人捅到恭亲王这儿来?

他看向李墨,见李墨的眉头也紧紧皱着,显然也没料到这一出。正厅里的空气瞬间凝固,连丝竹声都停了,只有香炉里的烟,笔首地往上飘,像根绷得紧紧的线,随时都可能断。

李公公捻着佛珠的手停了,目光落在林炙发白的脸上,似笑非笑。林炙知道,这状子十有八九是聚仙楼的王掌柜递的,他这是要借恭亲王的手,把自己往死里整。

炭火的香气还在鼻尖萦绕,可林炙却觉得浑身发冷,像掉进了冰窖里。他张了张嘴,想说些什么,却发现喉咙干涩得发不出声音。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dhecf-75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