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4章 周掌柜惊喜,注资开店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74章 周掌柜惊喜,注资开店

 

国子监门前焚诗的消息,像场不大不小的雨,在清晨的巷子里漾开圈涟漪。林炙蹲在铁架前添炭,火苗舔着新劈的木炭,映得他眼下的青黑愈发浓重——昨夜他几乎没合眼,总怕那些烧诗的人会寻到这里,把棚子也一把火点了。

“掌柜的,今日的肉串都穿好了。”小赵抱着个竹筐过来,筐里的肉串码得整整齐齐,“只是……苏公子他们,怕是不会再来了吧?”

林炙没作声,只是往炭火里又塞了块炭。昨日苏文轩被家丁拽走时那挣扎的模样,总在他眼前晃。听说苏公子回府后被关了禁闭,连带着那首《烤串赋》也成了国子监的笑谈,有人说他“为口腹之欲,弃圣贤之教”,更有人把林记烤串比作“腐蚀文人风骨的毒药”。

“谁说不会来?”李墨的声音从巷口传来,他手里捏着张字条,眉眼间带着几分笑意,“苏公子托人送来的,说今日巳时,定要带同窗来‘雪耻’。”

林炙抬头,看见字条上歪歪扭扭写着“加麻加辣,不见不散”,嘴角忍不住牵了牵,心里那点郁结却没散开:“就算他们来,又能怎样?聚仙楼的王掌柜盯着咱们,那些酸儒也盯着,这摊子……怕是摆不长久。”

李墨刚要说话,就见巷口一阵骚动,几个穿绸缎的伙计簇拥着个富商模样的人走了过来。那人约莫五十多岁,面白微胖,手里拄着根玉如意,目光扫过棚子前排队的人群,又落在铁架上滋滋作响的肉串上,眉头微微挑起。

“这位是……”林炙有些发愣。

“周掌柜大驾光临,小店蓬荜生辉。”李墨却上前一步,拱手行礼,“您怎么有空过来?”

周掌柜是城里最大的绸缎庄“锦绣阁”的东家,据说跟宫里的尚衣监都有往来,寻常商户根本见不到他的面。林炙忙擦了擦手,想请人进棚子里坐,却见周掌柜径首走到铁架前,指着那串烤得焦红的五花肉:“这便是能让苏才子失仪的烤串?”

“正是。”林炙递过一串,“周掌柜尝尝?”

周掌柜却没接,只是让身后的管家尝了一口。管家细细品了品,低声道:“回掌柜的,麻而不燥,辣而不烈,确有独到之处。”

周掌柜这才接过肉串,慢条斯理地咬了一口,油汁顺着嘴角往下淌,他却浑不在意,眼睛微微眯起:“二十年前,我在蜀地吃过类似的滋味,只是没这般醇厚。林掌柜这手艺,是家传的?”

“是晚辈自己琢磨的。”林炙据实答道。

周掌柜点点头,目光忽然落在棚子梁柱上苏文轩那首诗上,念了两句,忽然笑了:“‘不辞长作市井客’,这小子倒有几分真性情。”他转身看向林炙,“你这摊子,每日能赚多少?”

林炙愣了愣,报了个数。周掌柜听完,玉如意在掌心轻轻敲着:“若是开家铺子,盘个两层楼的门面,雇上十个八个伙计,你说能赚多少?”

林炙的心猛地一跳,以为自己听错了:“周掌柜的意思是……”

“我看你是个实在人,”周掌柜开门见山,“这烤串有特色,李相公的文章又能引文人关注,是桩好买卖。”他顿了顿,目光锐利起来,“我出五千两银子,占三成股,帮你在东市口盘个店面,再请最好的工匠来打烤炉,如何?”

五千两银子!林炙只觉得耳朵嗡嗡作响。东市口是京城最繁华的地段,寸土寸金,寻常商户别说开店,连租个摊位都难。他看向李墨,见李墨微微点头,才颤声道:“周掌柜为何……要帮晚辈?”

“商人逐利,”周掌柜笑得坦荡,“我看中的不是你的串,是这串背后的名堂。本草入馔,文人追捧,这故事能值一万两。”他指了指排队的人群,“你看这些人,有贩夫走卒,有秀才举子,往后若是能请动几位大人常来坐坐,这铺子……就不是铺子了,是金字招牌。”

林炙攥紧了拳头,指节泛白。他烤了二十年串,从蜀地的街头到京城的小巷,从未想过能有开铺子的一天。可周掌柜的话像把钥匙,忽然打开了他心里那扇不敢想的门——或许,林记烤串真能走出这条巷子,走到更亮堂的地方去。

“我答应。”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发颤,却异常坚定。

周掌柜哈哈一笑,玉如意在掌心敲出清脆的响:“爽快!三日后,我让账房先生来跟你拟定契约。东市口那间‘福瑞楼’,前几日刚空出来,正好适合开烤串铺。”

正说着,就见苏文轩带着几个同窗来了,他额头上还贴着块膏药,想必是挨了打,却依旧梗着脖子:“林掌柜,给我来十串最辣的!今日我要让他们瞧瞧,什么叫‘真性情’!”

周掌柜见了,眼睛一亮:“这便是苏公子?果然是少年意气。”他对苏文轩拱了拱手,“老夫周锦绣,倒是佩服公子敢作敢当的性子。”

苏文轩认出他来,忙还礼:“原来是周掌柜。您也爱吃这烤串?”

“不仅爱吃,还要入股开铺子。”周掌柜笑道,“往后苏公子来,只管记账,算老夫请客。”

苏文轩又惊又喜,那些同窗也跟着起哄,棚子里顿时热闹起来。有个戴方巾的书生忽然道:“开铺子得有个好名字,‘林记烤串’太俗了,不如叫‘本草香’?既点明了香料,又有文雅气。”

众人纷纷叫好。林炙望着眼前这一切,忽然觉得像在做梦——前几日还被流言追着打,如今竟有了开铺子的机会,连周掌柜这样的人物都肯相助。

暮色降临时,周掌柜带着人走了,留下的账房先生正跟林炙核对账目。李墨站在巷口,望着渐渐散去的人群,心里却不像表面那般平静。周掌柜的出现太过突然,他总觉得这桩好事背后,藏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。

“先生,你看!”小赵忽然指着街角,那里不知何时多了个算命摊子,瞎子先生正摇头晃脑地唱着:“金木水火土,串儿入东市,福兮祸所伏,贵人亦拦路……”

李墨眉头一蹙,刚要走过去,就见瞎子先生收拾摊子要走,路过他身边时,忽然低声道:“周锦绣的亲家,是户部侍郎。聚仙楼的王掌柜,是侍郎的远房表亲。”

李墨浑身一震,猛地回头,瞎子先生却己消失在暮色里。他这才明白,周掌柜哪是看中什么“故事”,分明是冲着户部侍郎来的——聚仙楼背靠侍郎,周锦绣入股林记,怕是想借这烤串铺,跟侍郎打场看不见的擂台。

“先生,怎么了?”林炙走过来,见他脸色发白,关切地问。

李墨望着东市口的方向,那里灯火通明,是京城最繁华的地方,却也藏着最深的水。他忽然想起周掌柜说的“福瑞楼”,那原是聚仙楼王掌柜的表兄开的绸缎铺,前几日不知为何突然关了门,原来是周锦绣买了下来。

“没什么。”他定了定神,对林炙道,“开铺子是好事,只是……往后行事,要更谨慎些。”

林炙似懂非懂地点点头,转身去招呼最后几个客人。李墨却站在原地,望着那瞎子先生消失的方向,心里那点不安越来越重。周掌柜的出现,究竟是雪中送炭,还是另一场风暴的开始?

正思忖着,就见账房先生慌慌张张跑过来,手里捏着张字条:“林掌柜,周掌柜派人送来的,说东市口的铺子……怕是开不成了。”

林炙接过字条,上面只有一行字:“福瑞楼昨夜失火,化为灰烬,另寻他处。”字迹潦草,像是匆忙写就。

林炙手里的字条飘落在地,他张了张嘴,却发不出声音。李墨弯腰捡起字条,指尖触到那冰凉的纸,忽然想起瞎子先生唱的那句“福兮祸所伏”——果然,贵人带来的,未必都是坦途。

远处传来消防车的铜锣声,急促地敲在夜色里,像是在催着什么。李墨抬头望向星空,东市口的方向隐有火光闪烁,映得半边天都是红的。他忽然明白,这场关于烤串的较量,早己不是生意那么简单了。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dhecf-74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