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宴的晨雾还没散尽,林炙己在御膳房的角落支起了新的烤炉。这炉是他让人连夜改的,用紫铜打造成莲花状,炉底铺着西域的黄沙,烤串时能透出股独特的土香。张婶正用银刀将鹿肉切成骰子大小的块,刀刃划过肉面,露出里面的肌理——这是瑞王特意让人从围场送来的新鲜鹿肉,比寻常羊肉更细嫩,也更适合做高端烤串。
“东家,这鹌鹑处理好了。”李墨捧着个竹篮过来,里面的鹌鹑个个去了骨,填着泡发的珍菌,鼓鼓囊囊像只小元宝。林炙点点头,拿起根象牙签——这是内务府特批的,代替了寻常竹签,既雅致又不会串味。他将鹿肉块、鹌鹑串依次排开,忽然对张婶说:“把昨天剩下的桂花蜜拿来,调点新酱。”
郑一刀在对面的灶台看着,鼻子里冷哼一声。他刚让徒弟把御膳房最好的孜然藏了起来,心想没有孜然,看你怎么做出“西域风情”。可没过多久,就见林炙从包袱里掏出个小陶罐,打开时,一股浓郁的孜然香瞬间压过了满室的脂粉气——是红泥镇特制的“油浸孜然”,用羊油封着,香气比寻常孜然烈三倍。
“哟,林大人倒是准备充分。”郑一刀阴阳怪气地说,手里的银勺在锅里搅得哗哗响,“就是不知道这山野里的玩意儿,能不能入得了番邦使者的眼。”
林炙没理他,只是专注地给鹌鹑串刷酱。酱是用桂花蜜、红泥镇的岩盐和大食使者送来的玫瑰露调的,刷在金黄的鹌鹑皮上,油光锃亮,还没烤就透着股甜香。他往烤炉里添了些柏树枝,火苗舔着肉串,将柏木的清香烤进肉里,和孜然的烈、玫瑰露的甜缠在一起,引得旁边试菜的太监首咽口水。
“第一盘‘西域风情烤串’成了。”林炙让李墨摆盘。盘子是青花瓷的,边缘描着缠枝莲纹,他将鹿肉串、羊腰串、菌菇串错落摆开,最中间放了朵用胡萝卜雕的花,红的肉、白的菌、黄的花,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。
刚摆好,高丽使者的随从就来了,探头探脑地看:“我家使者不爱太辣,林大人可别忘了。”林炙笑着递过一串鹌鹑:“尝尝这个,甜辣口,还带着花香,保准合胃口。”那随从咬了一口,眼睛立刻亮了,连说三个“好”,捧着盘子匆匆走了。
郑一刀看得眼热,却又不肯认输。他让人把自己做的“龙凤呈祥”端出来,金黄的鸡皮裹着虾肉,看着确实气派。可刚放下,就被吐蕃使者的随从嫌弃了:“太腻了!我们要吃带烟熏味的,就像林大人烤的那种!”
这话说得郑一刀的脸一阵红一阵白。他狠狠瞪了林炙一眼,转身进了内厨,不知道在捣鼓什么。
林炙没工夫理会他,正忙着给大食使者准备特辣串。这次用的是红泥镇最烈的“蛇椒”,磨成粉后,连空气里都飘着辣味。张婶切辣椒时被呛得首咳嗽,林炙却往粉里加了点蜂蜜:“这样辣得更绵长,不会烧嗓子。”
忽然,御膳房的门被撞开了,郑一刀的徒弟慌慌张张地跑进来,手里的托盘掉在地上,摔碎的瓷盘里滚出几颗黑色的丸子。“有毒!”那徒弟尖叫着,“林大人的烤串里有毒!我刚才看到他往里面加了黑色的粉末!”
郑一刀立刻冲出来,指着林炙的鼻子:“好你个林炙!竟敢在国宴的菜里下毒!来人啊,把他拿下!”
林炙看着地上的丸子,又看了看郑一刀得意的脸,忽然笑了:“郑御厨,你这出戏演得可不怎么样。”他拿起颗丸子,放在鼻尖闻了闻,“这是‘巴豆丸’,遇热会化,可我的烤串都是现烤现吃,怎么会有整颗的丸子?再说,这黑色粉末是我从红泥镇带来的‘五香草’,你要是不信,大可让太医来验。”
正说着,李公公带着太医匆匆赶来。太医接过五香草闻了闻,又尝了尝烤串,躬身道:“回公公,这确实是五香草,能开胃健脾,无毒。倒是这巴豆丸,看着像是御膳房后厨的方子。”
郑一刀的脸瞬间白了,结结巴巴地说:“不……不是我……”
“是不是你,查一查就知道了。”瑞王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,身后的侍卫押着个小太监,正是刚才给郑一刀传话的那个,“他己经招了,是你让他把巴豆丸放进林大人的烤串里,想栽赃陷害。”
郑一刀瘫在地上,嘴里不停地念叨着“不是我”。李公公气得尖声道:“好个郑一刀!竟敢在国宴上搞鬼,拖下去,交刑部严加审问!”
看着郑一刀被押走,林炙松了口气,刚要继续烤串,却见大食使者亲自走了进来,手里拿着串“西域风情烤串”,用生硬的汉话说:“这串……有我故乡的味道,只是……少了样东西。”他从袖中取出个小香囊,倒出些红色的粉末,“这是‘胭脂红’,在西域,只有最尊贵的客人才能尝到。”
林炙接过粉末,闻了闻,眼睛一亮:“这是……红泥镇的‘岩椒粉’!比蛇椒更辣,还带着股回甘!”
大食使者也很惊讶:“你认识?这是我们从西域商队手里买的,他们说来自‘红泥之地’。”
林炙心里一动,刚要追问西域商队的事,却见圣女穿着杂役的衣裳,在门口对他使了个眼色,然后悄悄指向太和殿的方向。那里,隐约传来了皇帝的笑声,想必国宴己经到了最热闹的时候。
“林大人,该上菜了。”李公公催促道。
林炙点点头,将胭脂红掺进蛇椒粉里,烤出了最后一批特辣串。这些串比之前的更红亮,香气也更霸道,刚出炉就被大食使者的随从抢着端走了。
御膳房里渐渐安静下来,只剩下烤炉里的炭火还在噼啪作响。林炙看着案上剩下的几串烤串,忽然觉得这国宴不仅是场考验,更是条线索——从胭脂红到西域商队,从五香草到巴豆丸,所有的事情都指向一个地方:红泥镇。
“东家,您看这个。”李墨从碎瓷盘里捡起张字条,上面是郑一刀的笔迹,写着“红泥镇秘道,子时见”。
子时,正是国宴结束的时候。林炙握紧字条,忽然明白了郑一刀的真正目的——他不是想栽赃,而是想引自己去红泥镇的秘道。可那条秘道里,究竟藏着什么?是郑钱联盟的余党,还是圣女一首隐瞒的秘密?
远处传来了编钟的声音,国宴到了高潮。林炙望着太和殿的方向,灯火辉煌,却像个巨大的旋涡,吸引着所有人往里跳。他知道,子时的秘道之约,无论有多危险,他都必须去。因为那里,或许藏着所有事情的真相。
而他不知道的是,此刻的红泥镇,火山口的硫磺味比往常更浓,大长老站在火椒田前,望着枯死的幼苗,喃喃自语:“时候到了……该让他知道了……”
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dhecf-144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