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3章 标准化秘籍,技艺可复制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33章 标准化秘籍,技艺可复制

 

三日后,“炙味斋”后院的空地上搭起了个简易的棚子,十六位加盟商正围着个新砌的烤炉站成圈。林炙手里拿着本线装书,封面上写着《林记烤串操作规范》,墨迹是用胭脂果的汁液调的,红得像火椒汁,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。

“都看好了。”林炙拿起根竹签,上面穿着块切得方方正正的羊肉,“串串讲究‘三指宽、两指厚’,肉太大烤不透,太小容易焦。”他边说边示范,竹签从肉的纹理间穿过,不多不少正好五块,首尾的间距分毫不差。站在最前排的王掌柜赶紧掏出纸笔,连肉串的角度都记了下来,生怕漏了半点细节。

李墨捧着个铜盆来回转悠,里面盛着调好的酱料,用红泥镇的火山泥、五香草和野蜂蜜熬的,稠得能挂在竹签上。“这酱得在肉串烤到七分熟时刷,刷早了会糊,刷晚了进不了味。”他举着个小秤,“每串刷三钱,多一钱少一钱都不行,周叔特意校准过秤星。”

加盟商里有个从关外赶来的汉子,性子急,没等林炙说完就抓起肉串往炉上放,结果火太旺,肉串外层烤焦了,里面还是生的。他红着脸挠头:“俺在关外烤羊都是架在篝火上烤,哪这么多讲究?”

林炙没责怪他,只是拿过他的肉串,用小刀把焦的部分切掉:“烤串的火候分‘文武火’,烤红肉用武火,逼出油脂;烤内脏用文火,慢慢煨熟。”他往炉里添了些松木枝,“红泥镇的法子,用松木火烤出的肉带股清香味,你们回去后也得用松木,这点不能改。”

正说着,周掌柜匆匆从外面进来,手里拿着个木盒:“东家,红泥镇的信使来了,说长老会托人送了样东西。”打开木盒,里面是块巴掌大的石板,刻着密密麻麻的符号,看着像某种刻度。“这是‘火温石’,”周掌柜指着石板上的纹路,“红泥镇的人用它测火候,温度够了,纹路会变成紫色。”

林炙拿起火温石放在烤炉边,果然见石板上的纹路慢慢变紫,刚好在肉串烤到金黄时停下。加盟商们啧啧称奇,那个江南女掌柜小声道:“有了这东西,就算是新手也能烤出好串了。”

下午教的是撒料。林炙让人抬来个黑漆柜,里面分了十二个小格子,装着不同的香料:红泥镇的火椒粉、西域的孜然、江南的桂花糖、关外的盐粒……“撒料要‘三撒三匀’,烤前撒盐定味,烤中撒椒增辣,烤后撒香提鲜。”他抓起把孜然粉,手腕轻轻一抖,粉粒均匀地落在肉串上,不多不少正好盖住表面,“手抖的可以先练抓石子,什么时候能一把抓出三钱来,什么时候再碰料。”

有个加盟商忍不住问:“林东家,您这秘方不传给我们,我们怎么保证味道统一?”林炙早有准备,让李墨搬来几个大缸,里面是调好的混合香料,用红泥封着口。“核心料由总号统一配送,每月月初发,你们只用按比例掺进自己的料里就行。”他指着缸底的印记,“每个缸都有编号,对应你们的加盟商号,出了问题一眼就能查到是谁的责任。”

培训的最后是服务流程。林炙让伙计们演示如何迎客、点串、送串,连说话的语气都做了规定:“客人进门要说‘您里边请’,不能说‘进来吧’;问辣度要说‘您要微辣、中辣还是特辣’,不能说‘要多辣’。”他特意强调,“遇到挑刺的客人,先换串新的,再问缘由,千万别跟客人吵,咱们做的是长久生意。”

傍晚散学时,加盟商们捧着《林记烤串操作规范》,个个脸上都带着兴奋。王掌柜摸着书上的红泥印记:“有了这个,就算我不在店里,伙计也能烤出正宗的林记串。”江南女掌柜却有些担忧:“规矩是好,可各地的口味不一样,比如江南人不爱太辣,咱们要不要改改?”

林炙摇头:“核心味道不能改,但可以加些地方特色。比如在江南可以加桂花糖,在关外可以多加孜然,这叫‘守正出奇’。”他看着众人,“但有一条,火椒必须用红泥镇的,谁要是敢换,别怪我不客气。”

加盟商们走后,周掌柜收拾着烤炉,忽然发现炉边的灰烬里有个东西在闪金光。捡起来一看,是枚铜制的虎头令牌,和王承业腰间的一模一样,只是上面多了个小小的“赵”字。“是赵三的人来过。”周掌柜脸色凝重,“他们肯定是来偷学咱们的手艺。”

林炙接过令牌,指尖在虎头的眼睛上着——那眼睛是用朱砂点的,红得像血。他忽然想起昨夜送来的警告,还有那把没烧起来的火。“把操作规范再抄一份,”他沉声道,“送一份给红泥镇的长老会,让他们按这个标准培训当地的烤师,以后加盟商的培训,就放在红泥镇。”

夜里,林炙在灯下修订操作规范,忽然听到窗外传来熟悉的笛声——是红泥镇的引魂笛,只是调子变了,变得更急促,像在传递什么紧急消息。他推开窗,只见月色下站着个黑影,手里举着支竹箭,箭尾系着个油纸包。

打开油纸包,里面是半张被火燎过的纸,上面用红泥写着:“钱西海买通老马帮二当家,要在火椒里掺假。”字迹潦草,像是写得很急,末尾还画了个火焰图腾,只是图腾的火焰歪歪扭扭,像是被人篡改过。

林炙捏着那张纸,心里一阵发沉。老马帮的二当家他见过,是个左眼带疤的汉子,当时看着挺忠厚,没想到会被钱西海收买。他想起那些等着火椒下锅的加盟商,想起《林记烤串操作规范》里的条条框框,忽然觉得这纸规范再详细,也防不住人心的贪婪。

周掌柜不知何时站在门口,手里拿着盏灯笼:“东家,该歇息了。明天加盟商就要启程去红泥镇,您还得去送送。”灯笼的光落在操作规范上,照得那些红泥字像是在跳动,活脱脱一串刚烤好的火椒,红得刺眼。

林炙望着窗外的月色,那笛声己经停了,却像是还在耳边盘旋。他知道,这《林记烤串操作规范》能保证烤串的味道统一,却挡不住那些藏在暗处的算计。而红泥镇那边,究竟是谁在传递消息?是真心相助,还是另有所图?

远处的鼓楼敲了三更,林炙把修订好的操作规范仔细折好,放进贴身的布袋里。袋子里还装着那枚虎头令牌和半张被火燎过的纸,三样东西碰在一起,发出轻微的声响,像是在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。他知道,这标准化的秘籍,既是林记风味立足的根本,也可能是引来杀身之祸的源头。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dhecf-133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