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章 秘方纠纷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8章 秘方纠纷

 

老支书家的土灶冒起青烟,陶瓮里的米酒咕嘟冒泡,蒸汽裹着当归和枸杞的香味,在院子里绕着圈儿飘。刘伟蹲在灶前添柴,火光映得他脸通红,灶台上的铁锅里,新米正煮得开花,香得能勾来墙根的野猫。

“这方子传男不传女,今儿给你们,是信得过诚信农场。”

老支书的烟袋锅子在灶台上磕得邦邦响,铜锅子撞出的火星落在柴禾上,“腾”地窜起小火焰。他掀开陶瓮盖,黄澄澄的酒液泛着油光,泡在里面的药材舒展着,像一群刚睡醒的鱼。

刘伟刚要递上合作社的收条,院门外突然传来骂声,像被踩了尾巴的狗。老支书的远房侄子王强拎着个布包闯进来,包上的铜锁晃悠着,撞得他怀里的族谱哗啦啦响——那本族谱边角都磨烂了,纸页黄得像秋天的落叶。

“叔!这方子是俺爷爷传下来的,凭啥给外人?”

王强的唾沫星子喷在瓮沿上,溅起的酒珠落在他的的确良衬衫上,洇出深色的印子。他把族谱“啪”地摔在地上,线装的书脊裂开,纸页散了一地,其中一页还夹着片干枯的稻叶,是不知哪年夹进去的。

发小从屋里拎出账本,红布封面在阳光下闪闪亮。他把账本往王强面前一摔,纸页“哗啦”散开,露出密密麻麻的数字:“去年你家七亩地的稻子,合作社按高于市场价两毛收的,这账要不要算?”

王强的脸涨成了猪肝色,脚在散页的族谱上碾了碾,像在踩什么脏东西。“那是你们该做的!”他的手指戳着刘伟的鼻子,指甲缝里还沾着泥,“要用药方可以,拿二十万来,少一分都不行!”

“你爹当年饿肚子,是全村人凑的口粮!”

老支书突然把烟袋锅子往地上一砸,铜锅子撞出闷响,火星溅在王强的裤腿上。他的拐杖往王强脚边一戳,吓得对方往后跳了三步,踩翻了墙角的尿桶,骚臭味顿时弥漫开来,和米酒香混在一起,说不出的怪异。

发小的表弟举着手机录像,镜头怼得很近,把王强的窘态拍得清清楚楚。“这段发网上,让大伙评评理!”小伙子刚学的剪辑,知道这种视频最能引起共鸣,昨晚首播做米糕还攒了两百多个粉丝。

王强看见手机镜头,突然往地上一坐,拍着大腿哭起来,哭声比杀猪还难听。“没天理啊!长辈欺负晚辈啊!”他的眼泪在脸上划出两道白印,混着脸上的灰,像只花脸猫。

“按集体持股算!”

刘伟突然开口,声音盖过了王强的哭嚎。他指着墙上的合作社章程,红漆刷的大字格外醒目:“秘方作价入股,年底按股分红,全村老少爷们都有份。”墙角的广播喇叭突然响了,是老支书早上忘了关,正播放着《乡村振兴促发展》的山歌。

蹲在墙根抽烟的老李头磕了磕烟灰,烟袋锅子往地上点了点:“民国二十三年大旱,你爷爷快饿死了,是我爹背着他走了三十里地求医,这情分咋不算?”他的话像块石头,砸得王强的哭声突然停了。

王强的手还在地上拍着,却没了声,眼睛瞟着散落在地的族谱,其中一页画着分支图,他爷爷的名字旁边,用小字写着“民国二十三年,受助于李、刘、张三家”。纸页被风吹得掀起来,像在给他看证据。

“我家占多少股?”

王强突然爬起来,拍了拍裤子上的土,声音小了半截。发小翻着账本,笔尖在“无形资产入股”那页划了道线:“秘方评估作价十万,占总股的百分之三,你家按人头算,能分零点七,够你小子每年多买两袋化肥。”

老支书捡起地上的族谱,用袖口擦着上面的脚印,动作轻得像在抚摸婴儿。“这方子从今天起,是合作社的集体财产。”他把族谱递给王强,手指在封面上敲了敲,“再闹,就把你家列的帮扶清单贴村口墙上。”

王强捏着族谱的手在发抖,纸页被攥得发皱。他突然往刘伟面前一凑,声音压得像蚊子哼:“年底分红能给现钱不?”这话逗得大伙笑起来,连蹲在墙根的大黄狗都摇着尾巴,像是在嘲笑他。

“每月发保底,年底再分红。”

刘伟从怀里掏出股权证,上面己经填好了王强的名字,盖着合作社的红章。王强盯着证上的数字,突然把证往兜里一塞,转身就往院外走,脚步快得像在逃,连掉在地上的布包都忘了捡。

发小捡起布包,打开一看,里面是半瓶二锅头和袋炒花生,哪是什么宝贝。“就这德性,还想讹钱?”他把布包扔给大黄狗,狗闻了闻,叼着往窝里跑,大概以为是给它的奖赏。

老支书重新往烟袋锅里装烟,手抖得厉害,却笑得合不拢嘴。“还是集体的法子管用。”他的拐杖往陶瓮上敲了敲,“这酒泡好了,先给合作社的老人分,剩下的装瓶,首播时当赠品。”

刘伟把秘方登记在册,纸页上的药材名称写得工工整整:当归、枸杞、陈皮...共十二味,都是村里山上能采到的。发小的表弟举着手机拍陶瓮,镜头里的酒液泛着金光,像一瓮酿了岁月的希望。

“这酒叫‘稻花香’咋样?”

张萌提着篮子进来,里面是刚蒸好的米糕,热气腾腾的,把院子里的酒香都盖了三分。她把米糕分给大伙,王强刚才坐过的地方,还留着个湿漉漉的印子,被发小用沙土盖了盖,很快就看不见了。

日头偏西时,合作社的社员们都来了,在陶瓮前排队,等着分新酿的米酒。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个玻璃瓶,瓶身上贴着“诚信农场”的标签,是发小的表弟设计的,印着老支书插秧的剪影。

刘伟看着排队的乡亲,突然想起王强攥着股权证的样子,嘴角忍不住往上翘。这土地上的事,说到底还是得靠人心,像这米酒,得众人添柴,才能酿出最醇厚的味道。

老支书端着酒杯,对着陶瓮喝了一口,酒液顺着嘴角往下淌,他却抹了抹嘴笑:“这酒,比当年给你爹办喜事时的还香。”刘伟知道,老人说的不只是酒,还有这越来越红火的日子,和越来越齐的心。

院门外的稻田里,晚风吹过稻穗,发出沙沙的声响,像在为这场风波的平息鼓掌。刘伟摸了摸兜里的股权登记册,纸页被汗水浸得发潮,却比任何时候都让人踏实——就像这土地,你对它真,它就给你真真切切的回报。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dgfgd-28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