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章 薪火相传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0章 薪火相传

 

五年后的清晨,露水还挂在稻叶上,刘伟己经站在"诚信农场"的观景台上。智能灌溉系统的喷头正均匀地洒水,水雾里飘着稻花香,远处的无人机嗡嗡掠过,翅膀带起的风让成片的稻浪泛起涟漪。

参观者们举着手机拍照,有人的皮鞋陷进田埂的软泥里,笑着往外拔。刘伟穿着格子衬衫,袖口卷到胳膊肘,露出结实的小臂,上面还留着当年被钢管砸过的浅疤。

"我们采用稻鱼共生模式,既保证产量,又保护生态。"

他指着田里游动的小鱼,鱼鳞在阳光下闪闪发亮。几个戴红领巾的孩子挤到前面,笔记本上己经记满了字,铅笔头秃得像被啃过的玉米棒。

人群里突然有人喊他,刘伟回头看见张萌走过来,白大褂上沾着泥土,手里提着刚从试验田摘的稻穗。她现在是县农技站站长,头发用皮筋简单束着,额角的碎发被汗水粘住,眼睛亮得像刚洗过的葡萄。

"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人来了吗?"

她的声音比五年前清亮多了,带着风里的稻花香。刘伟接过她手里的稻穗,粒籽得能看出清晰的纹路,是他们培育的新品种"希望1号"。

"在那边跟林薇聊天呢。"

刘伟往展厅门口努嘴,林薇正和几个金发碧眼的人说话,西装外套搭在胳膊上,露出里面印着农场标志的T恤。她现在是省农业厅的处长,每年都要来农场住上半个月,说是"接地气"。

深夜的村委会办公室还亮着灯,窗台上的仙人掌开了朵嫩黄的花。发小戴着老花镜翻账本,算盘打得噼啪响,算珠上的包浆亮得像涂了油。他现在是合作社的会计,账本记得比谁都清楚,连几分几厘都不差。

"今年合作社分红又涨了,隔壁村也想入股。"

他把算好的单子推过来,上面的数字红得扎眼。墙角的保险柜是当年从宏达集团搬来的,现在锁着合作社的公章和村民们的入股合同,钥匙由三个老人轮流保管,谁也信不过谁。

刘伟看着墙上父亲的照片,相框擦得一尘不染,旁边贴着张泛黄的报纸,头条是"贪官落网,沉冤昭雪"。他用袖口擦了擦玻璃上的水汽,照片里父亲的笑容在灯光下变得清晰。

"爸,你看,现在的日子多好。"

月光从窗棂钻进来,照在桌上的《农业技术手册》上,书页间夹着张字条,是张萌的字迹:"土地不会辜负每一滴汗水。"墨迹有些褪色,却每个字都透着股倔劲。

突然,窗外传来孩子们的欢呼,像受惊的鸟群扑棱棱飞起。刘伟推开窗户,田野上炸开绚烂的烟花,红的绿的黄的,把夜空染得像块花布,照亮了远处新建的教学楼,也照亮了晒谷场上跳舞的村民。

张萌披着件外套走进来,把衣服搭在他肩上。布料上有淡淡的洗衣粉味,还沾着她刚摘的野菊花香。她的手轻轻搭在他腰上,掌心的温度透过衬衫传过来,像春阳晒过的棉絮。

"去看看吧,是孩子们在庆祝丰收。"

两人手牵手走在田埂上,稻穗的清香混着泥土的腥气扑过来,让人心里发沉又发暖。新修的水渠里流着清水,哗啦啦的声音像在唱歌,渠边的路灯是太阳能的,节能又亮堂,照得小路像条发光的带子。

远处的学校传来琅琅书声,是晚自习的学生在朗读课文,声音稚嫩却整齐,撞在稻田里,惊起几只夜鹭,翅膀拍打的声音在夜里格外清晰。更远处的有机蔬菜大棚亮着灯,塑料膜上的水珠像缀满的星星。

刘伟想起十年前的那个雨夜,他在牢里望着铁窗,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天日。而现在,身边有爱人,身后有乡亲,脚下的土地长出了希望,比任何时候都踏实。

张萌突然停下脚步,月光洒在她脸上,像蒙了层薄纱。她的眼睛在夜里格外亮,像浸在水里的黑葡萄。

"以后想做什么?"

刘伟握紧她的手,掌心的汗混在一起,黏糊糊的却不想松开。远处的烟花还在绽放,照亮了他脸上的笑,那是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舒展,像被雨水滋润过的庄稼。

"继续守护这片土地。"

他望着满天的星火,声音不高,却每个字都砸在地上,像钉进土里的桩。风掠过金黄的稻田,发出沙沙的声响,像是土地在回应,又像是无数双眼睛在看——那些曾经失去土地的人,那些为正义牺牲的人,都在这风里,在这土里。

"让更多人知道,正义和希望,永远不会被黑暗吞噬。"

张萌靠在他肩上,田野里的虫鸣突然变得响亮,和远处的欢笑声、书声、水流声混在一起,像支宏大的乐曲。烟花最后一次在夜空绽放,照亮了两人紧握的手,也照亮了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新生。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dgfgd-20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