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故人相逢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章 故人相逢

 

十年后,锈迹斑斑的绿皮火车喘着粗气,缓缓驶入站台。车轮与铁轨碰撞出的声响,像是岁月发出的沉重叹息。刘伟拖着破旧的编织袋,跟着人流挤下火车。他的帆布鞋踩在故乡的土地上,那股熟悉的牛粪与炊烟混合的气息,猛地涌入鼻腔,瞬间将记忆拽回从前。

村口老槐树上的蝉鸣依旧聒噪,可树下,再也寻不见父亲抽旱烟时那佝偻却又坚实的身影。刘伟望着老槐树,怔愣间,耳畔传来清亮的女声:“同学们,这就是《悯农》里写的‘汗滴禾下土’。”

刘伟抬眼,穿碎花裙的年轻姑娘正蹲在田埂边,握着粉笔在石板上一笔一划写字。十几个孩子围成圈,小脸蛋被晒得通红,眼睛却亮晶晶的,满是对知识的渴盼。

“老师,他是谁?”扎羊角辫的女孩突然指着刘伟,脆生生的声音打破了田间的宁静。张萌转头的瞬间,两人目光相撞。她注意到对方左眉尾有道疤,藏蓝色外套洗得发白,可每一道褶皱都像是被刻意抚平,透着说不出的执拗。

“我是刘伟。”沙哑的声音像是从喉咙里碾出来的,惊飞了树梢停歇的麻雀。孩子们“啊”地一声散开,那声音里,有好奇,更多的却是从大人们处听来的惧怕。张萌却没动,作为在这支教的老师,她早从村民口中听过这个名字,知晓他背负的冤屈与苦难。

“你的事我听说了。”张萌起身,裙摆扫过脚边的狗尾巴草,草尖上的露珠滚落,“如果需要帮忙……”

“你不怕惹麻烦?”刘伟突然打断她,目光像淬了毒的箭,首首刺向张萌。这些年在狱中,他见多了避之不及的人,也习惯了用冷漠与尖锐,把自己武装成刺猬。

张萌捡起被风吹跑的教案本,拍了拍上面的土,露出个倔强的笑:“我教的孩子里,有一半因为王东失去了土地。他们的父母,有的被迫去城里打工,有的守着贫瘠的田地艰难度日。这麻烦,我惹定了。”

刘伟看着眼前这个瘦弱却目光坚定的姑娘,心里那扇因仇恨而紧闭的门,似乎被轻轻推开了一道缝。这些年,他满心都是复仇的火焰,却从未想过,故乡还有人知晓他的冤屈,还有人愿意和他站在一起。

田埂上的风轻轻吹着,吹起张萌的碎花裙摆,也吹乱了刘伟的头发。孩子们远远地张望,又好奇地凑过来,有个胆大的男孩问:“老师,他是坏人吗?” 张萌摸了摸男孩的头,看向刘伟:“他是为了讨回公道的人。”

刘伟喉咙发紧,想说些什么,却又不知从何说起。张萌将教案本重新整理好,对孩子们说:“大家先自习,复习下刚学的古诗。” 而后转向刘伟,“去我住的地方坐坐吧,我有些关于王东的线索,或许能帮上忙。”

刘伟迟疑了一瞬,点了点头。跟着张萌往村里走,路过那些熟悉的房屋,门里门外的目光有好奇、有审视,也有隐隐的同情。刘伟攥紧了拳头,指甲掐进掌心,那些蛰伏在心底的恨意,又开始翻涌。可身旁张萌的身影,却像一束光,让他混沌的复仇之路,有了些许清晰的方向。

到了张萌的住处,不过是间简陋的土坯房,却被收拾得干净整洁。桌上摊着学生的作业本,还有些关于法律和乡村土地纠纷的书籍。张萌倒了碗水,递向刘伟:“喝口水吧,一路累了。咱们慢慢说,王东这些年在村里的恶行,我多少了解些……”

刘伟接过水,望着杯中的涟漪,听着张萌讲述这些年故乡被王东蚕食的种种,复仇的火焰在心底烧得更旺,只是这一回,他不再是孤独的行着,身旁,有了同路人的温度 。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dgfgd-2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