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新符号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1章 新符号

 

首播间改名“符号档案馆”的第一天,江澈把镜头对准了书架最上层的空位。那里原本放着父亲的相框,现在换成了个玻璃罐,里面装着从各个案发现场收集的符号拓片——桥洞的断翅鸟、工厂的囚字变形、养老院的蛊字变体,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油墨香。

“今天不聊旧案。”江澈的声音比往常温和,他身后的白板上贴着张新照片:某小区的公告栏,上面有个用马克笔写的“寻”字,笔画被刻意拉长,像只伸出的手。“这是昨天观众发来的线索,说小区里有位阿尔茨海默症老人失踪了,家属找了半个月,警方说是‘自愿离开’,但老人的孙女说,爷爷总在纸上画这个符号。”

弹幕慢悠悠地滚动着,在线人数稳定在三万——比起追凶时的百万峰值,现在更像个安静的茶话会。“退休教师张姨”发了条语音:“阿尔茨海默症老人会重复画熟悉的东西,这符号可能是家附近的地标?”

林小满突然把一张地图投到屏幕上:“我查了小区周边,三公里内有个‘寻安里’老胡同,是老人住了一辈子的地方!”

江澈刚要起身,门铃响了。他镜头没关,拍到门口站着的人——穿囚服的陈阳,由狱警陪着,手里捧着个纸包。“监狱允许我出来两小时,”他的声音还有些沙哑,疤痕在阳光下格外清晰,“给你送样东西。”

纸包里是本素描本,翻开第一页,是陈阳画的“断翅鸟”,但翅膀被补全了,下面写着行字:“风的形状,要靠更多人来画。”往后翻,全是受害者的肖像——王大海举着账本的样子、评剧奶奶唱戏的样子、甚至还有江澈父亲蹲在桥洞画符号的背影。

“这些是我在看守所画的,”陈阳的目光扫过首播间的镜头,“有个老人说,他儿子总看你的首播,说你能帮人找回家。”

弹幕突然热闹起来:

“影子!真的是影子!”

“陈阳好好改造!我们等你出来!”

“那个‘寻’字符号,我知道!寻安里胡同口的老槐树上,就有个一模一样的刻痕!”

江澈突然明白陈阳的意思——符号从来不是终点,是起点。就像父亲当年教大家画断翅鸟,不是为了复仇,是为了让每个被遗忘的人,都能留下自己的印记。

他带着素描本出门时,镜头拍到赵野站在楼下,手里捏着张协查通告——正是那位失踪老人的照片。“我刚好路过,”赵野的嘴角难得带了点笑意,“听说你们要去寻安里?那边的监控坏了三个月,我带了备用硬盘。”

首播画面切换成第一视角,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,像打碎的金箔。江澈的脚步声、赵野的说话声、林小满在耳机里报路线的声音,还有弹幕里偶尔弹出的“加油”,混在一起,像首温柔的歌。

走到寻安里胡同口时,镜头对准老槐树——树干上果然有个“寻”字刻痕,旁边还有个小小的“断翅鸟”。树下坐着位老人,正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什么,画的正是公告栏上的符号。

“李爷爷!”有个小女孩的声音响起,扑过去抱住老人的胳膊。老人抬起头,迷茫的眼神慢慢聚焦,指着树上的刻痕,含糊地说:“家……在这里……”

江澈把素描本放在老人手里,镜头拍到他翻到某一页——陈阳画的寻安里胡同,每个门牌号旁边都画着“寻”字符号。老人的手指抚过纸面,突然笑了,像个找到糖果的孩子。

首播间的在线人数慢慢涨到五万,没人刷“破案”,只有人在发自己身边的符号:

“我家小区有个‘等’字刻痕,是位奶奶在等她出国的孙子。”

“学校操场的墙上有‘笑’字,是毕业生们画的,说难过时就来看。”

江澈对着镜头挥了挥手,准备结束首播时,屏幕上突然跳出条新留言,ID是串陌生的乱码,头像却是个完整的飞鸟符号:

“下一个符号,在你心里。”

镜头晃了晃,拍到江澈眼里的光。他没再追问这个ID是谁,只是关掉了首播,转身帮老人收拾散落的树枝。风穿过胡同,吹动素描本的纸页,发出哗啦的声响,像无数人在轻声说:

“我们都在。”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dfegc-11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