逃难队伍走进安全区时,监测塔的白光突然亮得晃眼。瘸腿男人手里的流星碎片与塔顶碎片产生共鸣,发出清脆的 “叮” 声,像两把钥匙在互相呼应。孩子们举着向日葵花束围上去,小宇把最大的那朵塞给队伍里最小的女孩,“给你,这花能跟着光转,跟会跳舞的小太阳似的。”
林零帮着扶老人下车,气劲顺着掌心传入对方体内,缓解长途跋涉的疲惫:“先去澡堂洗个热水澡,刘敏准备了新衣服,都是消毒过的,跟刚从商店买的似的。” 他指着广场旁的临时厨房,“锅里炖着土豆炖肉,管够,跟家里的味道似的。”
如烟正带着女人们铺床褥,把仓库里的旧棉被晒得暖洋洋的,“这些被子晒了三天,螨虫都跑光了,跟盖着云朵似的舒服。” 她给每个枕头套上野花缝制的枕套,紫色的花瓣在白色粗布上格外显眼,“睡不着就闻闻花香,跟安神药似的管用。”
孙强举着个巨大的木盆在人群里穿梭,盆里是刚熬好的姜汤,热气腾腾的:“都喝点!驱驱寒!” 他给瘸腿男人递过碗,“你们路上是不是遇到变异蛇了?我看你裤腿有牙印,跟被剪刀剪过似的。”
男人喝着姜汤,手还在发抖:“可不是嘛!在黑森林边缘遇到的,跟水桶似的粗,鳞片是银灰色的,跟你们说的影狼一个颜色,跟成精的妖怪似的。还好有你们种的向日葵,那蛇一靠近就不敢动了,跟被定住了似的。”
赵磊的土刺正在东边空地忙碌,原本平整的土地被划成块块方形,像棋盘似的整齐。他指挥队员往格子里灌水,浑浊的泥水泛着气泡:“刘敏你看这水位,刚好没过脚踝,跟你说的水稻田标准一样,跟量过似的。”
刘敏拿着测水仪在田里走动,仪器发出 “滴滴” 的轻响:“酸碱度刚好!” 她突然蹲下身,掬起捧泥水,“这土跟咱们老家的河湾地一模一样,种水稻准行,跟老天爷特意留的宝地似的。” 她突然喊住林零,“你们去南方的时候,记得问问水稻育苗的温度,跟照顾小婴儿似的得讲究火候。”
周队正在给新到的人登记信息,拐杖靠在桌边,顶端的向日葵碎片转个不停,总朝着水田的方向:“老王以前是木匠?” 他在本子上画个木锯,“正好!咱们缺个做农具的,跟缺了条腿似的不方便。” 他又指向个年轻姑娘,“小李会织布?太好了!咱们的粗布快用完了,跟快没了弹药似的着急。”
傍晚分粮食时,队伍里的张大爷突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,里面是半包发黄的稻种:“这是我们藏了三年的种子,本来想留着最后的希望,跟救命钱似的。” 他把布包塞进林零手里,“你们要去南方,就把这个带上,跟咱们这儿的人也算出份力,跟走亲戚带了伴手礼似的。”
林零的手指触到稻种时,突然感觉股微弱的气劲 —— 比向日葵种子的气劲更温和,像初春的细雨。他突然想起录音里的 “气劲培育法”,这些种子说不定能用孩子们的气劲催芽,“大爷,我们先试试在安全区种点,要是能长出来,等你们想家了就能吃到米饭,跟回到老家似的。”
夜里的木屋飘着稻花香。如烟把张大爷给的稻种铺在竹筛上,用绿光轻轻拂过:“有三成还活着,跟冬眠的青蛙似的,给点温度就能醒。” 她突然抬头笑了,“你说咱们的水田会不会长出一片金黄?跟录音里说的南方稻田似的,风吹过跟海浪似的。”
林零望着窗外的监测塔,塔顶的碎片正泛着暖黄色的光,塔下新种的向日葵芽己经长到半尺高,花盘虽然还没展开,却己经朝着塔的方向倾斜,像群虔诚的朝拜者。他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布包,里面是块从南方带回来的蓝色布料,上面绣着金色的稻穗。
“给你做件新衣服。” 林零把布料递给她,耳朵有点红,“我看南方的广播里说,丰收的时候要穿新衣服庆祝,跟过年似的。” 他指着布料上的稻穗,“等咱们的水稻熟了,就穿着它去田里收割,跟画里的人似的。”
如烟的指尖划过绣线,绿光在布料上流转,金色的稻穗仿佛活了过来,在月光下轻轻摇曳:“等你从南方回来再做吧。” 她把布料叠好放进木箱,“我想等你一起,跟咱们一起种下向日葵一样,跟个完整的仪式似的。”
第二天清晨,孩子们的欢呼声把林零吵醒。他推开窗看见广场上摆满了木牌,每个木牌上都写着新到的人的名字和技能,像集市的招牌。瘸腿男人正在做木犁,刨花在晨光中飞舞,“以前给地主做过这玩意儿,没想到现在还能派上用场,跟老伙计重逢似的。”
水田那边己经热闹起来。赵磊的土刺正在筑田埂,刘敏带着女人们平整土地,孙强举着个巨大的木勺往田里洒水,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着彩虹:“我这是在模拟下雨!让土地提前适应水分,跟给干渴的人喝水似的!”
林零和如烟来到竹筛旁,那些稻种己经冒出白色的芽尖,像害羞的小姑娘探出头。如烟的绿光融入芽尖,白色的嫩芽瞬间染上淡淡的绿:“醒了。” 她轻声说,眼里的光比晨光还亮,“它们醒了。”
监测塔下的向日葵己经成片,金色的花盘在晨风中朝着同一个方向转动,像无数个小小的齿轮,驱动着安全区这台庞大的机器缓缓运转。新到的孩子们混在其中,跟着小宇学习用气劲催生花草,稚嫩的气劲像撒在土里的种子,正悄悄生根发芽。
林零望着这一切,突然觉得录音里的南方不再遥远。那些关于水稻、关于丰收的描述,正在这片土地上慢慢变成现实,像幅被缓缓展开的画卷。而他即将踏上的旅程,不过是这幅画卷上的一笔,连接着北方的希望与南方的繁荣,像条流淌在大地上的金色河流。
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dfche-55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