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 章 元旦雪夜的敲门声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3 章 元旦雪夜的敲门声

 

厨房的抽油烟机最后嗡鸣着停了,母亲把炖得酥烂的排骨盛进砂锅时,林砚正对着手机屏幕轻笑。温明半小时前发来消息:“刚出高铁站,雪球在猫包里闹着要见你,爪子把我新买的围巾勾出个洞。”后面跟着张照片——猫包拉链没拉严,一只雪白的爪子正从缝隙里探出来,蓝盈盈的眼睛亮得像浸在水里的玻璃珠。

“笑什么呢?”父亲端着刚泡好的茶走过来,往窗外瞥了眼,“雪又下大了,温明能按时到吗?”

“说是快到小区门口了。”林砚把手机揣进兜里,心跳莫名快了些。早上跟父母坦白时的紧张还没完全散去,此刻想着温明马上就要进门,手心竟微微出了汗。

母亲擦着手从厨房出来,围裙上沾着点面粉:“我刚把毛球的小窝铺好了,就在你房间的飘窗上,垫了你上次买的珊瑚绒毯子,应该暖和。”她顿了顿,又紧张地拽了拽林砚的衣袖,“我这身衣服还行吧?要不要换件新的?”

“妈,您挺好的。”林砚被她逗笑了,“温明又不是外人。”

话音刚落,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,还夹杂着细弱的“喵呜”声。林砚几乎是立刻弹起来,小跑着去开门。

门拉开的瞬间,一股寒气裹着雪粒涌进来,带着点熟悉的雪松味。温明站在门口,黑色大衣上落了层薄雪,围巾绕了两圈,只露出双含笑的眼睛。他左手拎着个鼓鼓囊囊的纸袋,右手抱着半开的猫包,毛球的小脑袋正从包里探出来,看见林砚,立刻发出兴奋的“咕噜”声。

“叔叔阿姨好。”温明的声音带着点被冻出来的微哑,往屋里挪了挪,把雪都抖在门外的脚垫上,“路上雪大,稍微晚了点。”

“快进来快进来,外面冷!”母亲热情地招呼他,伸手想接过他手里的纸袋,“还带什么东西呀,人来就行。”

“就是点家里的特产,”温明把纸袋递过去,有点不好意思,“我妈让带的,说林砚爱吃甜口,装了些蜜饯和糖糕。还有这个,”他从大衣内袋里掏出个小盒子,“我爸说上次听林砚提过喜欢老钢笔,这是他年轻时用的,说让我送过来,练字顺手。”

林砚接过盒子打开,里面是支银灰色的老式钢笔,笔帽上刻着细密的花纹,透着岁月磨出的温润光泽。她想起上次跟温明聊起父亲爱练字,随口提了句“我也想学学”,没想到他记在了心上。

“太贵重了,我不能收……”

“拿着吧,”父亲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,接过钢笔看了眼,“这可是好东西,老牌子的金尖笔,写起来顺滑得很。你温叔叔这是把宝贝给你了。”

温明笑着点头:“我爸说放着也是落灰,给林老师用正好。”他低头看了眼怀里的猫包,“毛球一路上都在扒拉链,说要见爷爷奶奶。”

这话逗得母亲首笑,伸手拉开猫包拉链:“快让奶奶看看我们毛球,越长越俊了。”

毛球大概是闻到了熟悉的气息,“嗖”地窜出来,先在温明脚边蹭了蹭,随即径首跑到林砚腿边,用脑袋拱她的手,尾巴竖得像根旗杆。林砚弯腰把它抱起来,小家伙立刻舒服地缩成一团,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呼噜声。

“看来是真跟你亲。”温明脱外套的动作顿了顿,眼里的笑意漫到眉梢,“上次我出差三天,把它放朋友家,据说三天没怎么吃东西,回来见到我理都不理,闻见你留在我家的披肩,倒抱着啃了半天。”

林砚的脸颊有点发烫,低头挠了挠毛球的下巴:“它是想吃我给它留的小鱼干。”

客厅里很快热闹起来。父亲拉着温明聊起了钢笔,从笔尖型号说到墨水牌子,两人聊得投缘;母亲在厨房忙碌,时不时喊林砚过去帮忙递个盘子,眼神里总带着藏不住的笑意;毛球则在沙发上跑来跑去,一会儿跳上林砚的速写本,一会儿又凑到温明脚边,像个来回穿梭的小雪团。

开饭时,温明主动坐到林砚旁边,帮她夹了块没刺的带鱼:“阿姨做的比我上次吃的还香。”

“喜欢就多吃点,”母亲笑得眉眼弯弯,“锅里还炖着排骨,专门给你留的,知道你爱啃带脆骨的。”

父亲举起酒杯:“来,小温,第一次来家里,喝一杯。”

温明连忙端起酒杯,跟父亲碰了碰:“谢谢叔叔阿姨不嫌弃。”

“嫌弃什么,”父亲笑着抿了口,“我跟你爸年轻时还在一个教研组待过呢,说起来咱们是世交。”

林砚惊讶地抬头:“您认识温明爸爸?”

“何止认识,”父亲放下酒杯,“老温以前教数学,严得很,我当年带的班级跟他的班总争流动红旗。没想到他儿子这么随和,一点不像他。”

温明笑了:“我爸就对学生严,在家对我妈可温柔了,这次我回来,他还特意叮嘱我‘去林砚家要懂规矩,多帮阿姨干活’。”

饭桌上的气氛越来越热络,窗外的雪不知什么时候停了,月光透过纱窗洒进来,落在每个人的笑脸上。林砚看着温明跟父亲碰杯,看着母亲给温明夹菜时的熟稔,看着雪球蜷在她腿上打盹的安稳模样,忽然觉得,这个元旦的夜晚,比任何时候都要圆满。

吃到一半,温明忽然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,递给林砚:“差点忘了,给你的元旦礼物。”

林砚打开一看,是支钢笔,跟父亲那支是同个牌子,只是更小巧些,笔帽上镶着颗小小的珍珠,在灯光下闪着柔和的光。

“上次看你批改作业总用中性笔,”温明的声音低了些,带着点不好意思,“想着这个或许能用得上。”

母亲在旁边打趣:“这是把你们俩的笔都配齐了?”

林砚的脸颊发烫,刚想说谢谢,怀里的雪球突然跳下去,叼起桌上的速写本往温明脚边拖。温明弯腰翻开,里面夹着张画——是毛球趴在307路公交站台的样子,背景里能看见缓缓驶来的公交车,画角题着行小字:“初遇的雨天,猫和伞都很暖。”

“画得真好。”温明的指尖轻轻拂过纸面,抬头看向林砚时,眼里的温柔像化不开的糖,“我能收着吗?”

“本来就是给你的。”林砚的心跳漏了一拍,看着他小心翼翼地把画夹进随身带的笔记本里,忽然想起那个九月的傍晚,他蹲在公交车上帮她捡画纸的模样。

原来缘分真的很奇妙,从307路的急刹,到毛球的呼噜声,再到此刻炉火边的温暖,所有的偶然,都成了命中注定的必然。

跨年的钟声敲响时,窗外突然绽开绚烂的烟花。林砚和温明站在阳台上,看着漫天璀璨的光,毛球趴在他们中间的栏杆上,好奇地歪着头。

“元旦快乐,林砚。”温明的声音在烟火声里格外清晰。

“元旦快乐,温明。”林砚转头看他,发现他手里还握着那支黑伞——正是他们初遇时他送她的那把,伞柄上的“温”字在月光下闪着光。

原来有些东西,从一开始就注定要留在身边。就像这把伞,这只猫,这个人,都在这个元旦的雪夜里,成了她生命里最温暖的注脚。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degcf-13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