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辆钢铁巨兽在原野上狂飙,扬起阵阵烟尘。
......
旧军火库藏在风化的玄武岩峡谷里,厚重的双联合金门被三战时期的定向炸药炸开个狰狞的豁口,边缘凝结着金属冷却后的焦黑残渣,像块被啃过的铁皮。
付楠几人伏在崖壁的冰棱后,第三代夜视仪的绿色光屏上,二十多个土匪正围着一台柴油取暖器赌钱,他们的AK-12随意靠在弹药箱上,枪身缠着防滑胶带,旁边停着三辆加装了附加装甲的Ural-4320卡车,轮胎上还嵌着去年冬天的冰碴。
“卡洛丽雅,你的57炮能轰开那扇应急门吗?”
索菲娅舔了舔冻得干裂的嘴唇,呼出的白气在夜视仪护目镜上凝成薄霜。
她的白发从战术头盔里溜出来几缕,金色的眼瞳紧盯着军火库侧面那扇标着“紧急疏散”的钢门——根据热成像扫描,厚度只有12mm,比正门薄了一半还多。
卡洛丽雅调试着2S38的观瞄系统,蓝色发丝被防雪头套勒出几道红印:
“3BM82穿甲弹在1000米距离能打穿320mm均质钢,这门薄皮绰绰有余。但仓库里有震动传感器,炸门会触发警报。通风管道首径40cm,够我钻,不如从那儿摸进去?”
她拍了拍腰间的GP-25榴弹发射器,这是上次剿匪时捡的,适配AK-15的膛口螺纹,还能凑合用。
付楠摇头,银发散落在战术头盔的夜视仪上,赤红眼眸透过光屏将土匪的位置在脑海里标成红点:
“不用费那事。米拉娜,打掉东南角的PTK-1监控探头。索菲娅跟我突正门,卡洛丽雅守住卡车。”
她的AEK-973切换到全自动模式,保险栓“咔嗒”一声弹开,30发弹匣里压的都是7.62x39mm的57-N-231钢芯弹。
米拉娜的SVD狙击步枪架在岩石凿出的射孔里,消音器裹着保温套防止结霜。
她的白发被迷彩头巾包得严严实实,只露出双冰湖般的蓝眸,透过4倍瞄准镜锁定了那个装在钢架上的监控探头:
“目标锁定,距离800米,风速3米/秒,修正量0.3密位。”
“动手。”
一声被风雪吞噬的闷响,监控探头的镜头瞬间炸裂成蛛网。
取暖器旁的土匪愣了两秒才炸锅,有人手忙脚乱地去摸墙上的警报器,却被付楠率先冲出的身影拽走了注意力——她算准了这些杂牌军的反应速度不会超过1.5秒。
索菲娅的AN-94吐出火链,独特的双发点准打断两个举枪的土匪手指。
她的白发在冲锋中飞扬,金色的眼瞳在夜视仪下泛着磷光,战术背心上的60mm迫击炮弹随着奔跑撞出哗啦声响,像是在给这场突袭伴奏。
付楠一脚踹开变形的合金门,AEK-973的枪口扫过仓库。
十几个土匪缩在堆成掩体的弹药箱后,其中个留着莫西干头的家伙举着RGD-5手榴弹嘶吼:
“都他妈别动!这仓库堆着三吨炸药!炸了这儿谁也别想活!”
“哦?”
付楠停下脚步,嘴角勾起抹冷笑。
她突然侧身,索菲娅心领神会地甩出一枚RGN震撼弹,强光和170分贝的巨响在封闭空间里炸开。
就在土匪们捂眼捂耳的瞬间,付楠己经扑到近前,枪托砸在莫西干头的手腕上,手榴弹脱手飞向空中。
“砰!”
米拉娜的子弹精准命中空中的手榴弹引信,爆炸的冲击波被仓库的防爆穹顶挡住,碎石像雨点般砸在地上。
剩下的土匪彻底瘫了,有人甚至尿湿了裤子,纷纷把枪扔到地上。
“搜身,捆起来。”
付楠擦掉脸上的灰尘,赤红眼眸扫过仓库——货架上的木箱印着“T-72B3M”“BMP-2M”的白色漆字,封条上的日期显示是2028年的储备,正是三战最胶着的时期。
索菲娅撬开个木箱,里面是几十发3BM42“芒果”穿甲弹,弹体上的漆皮因温差起了皱:
“都是三战早期的货色,2000米穿深才450mm,我的125mm滑膛炮用这玩意儿,打T-80U的 Kontakt-5爆反都费劲。”
她拿起一发掂量着,金色的眼瞳里满是嫌弃,随手扔回箱子时发出沉闷的金属碰撞声。
卡洛丽雅在角落发现几箱12.7x108mm弹药,蓝色的眉毛挑了挑:
“这些NSV重机枪能用,虽然存了快二十年,但底火没受潮。”
她指挥被捆的土匪往卡车上搬箱子,棕色的瞳孔里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有个土匪动作慢了点,被她用枪托怼了后腰,立刻龇牙咧嘴地加快了速度。
米拉娜在仓库深处找到几捆毫米波雷达的备用零件:
“T-90A的1A45T火控组件,我们的车装不上,但拆了里面的砷化镓芯片能卖钱。”
她的手指拂过印着“军用级”字样的真空包装,蓝眸里闪过算计——在这零件比黄金贵的世道,报废装备里的芯片都是硬通货,一块完好的雷达芯片能换半车汽油。
付楠打开最后一个木箱,里面是几具9M113“竞赛”反坦克导弹的发射筒,导线己经老化发脆。
她叹了口气盖回箱盖:
“看来白跑一趟,都是些被淘汰的破烂。三战后期俄军都换9M119‘反射’了,这玩意儿连T-80BVM的主装都打不穿。”
小盖金从堆成山的空箱子里钻出来,手里举着个密封的金属罐,蜗牛触角从防雪服的领口探出来:
“主人!这里有CL-20炸药!比硝酸铵威力大十倍!”
她兴奋地抖动着触角,小脸蹭得全是灰,像是刚从煤堆里滚过。
“总算有点收获。”
付楠拍了拍金属罐,这玩意儿确实稀罕,三战时只有特种部队才配给。她对索菲娅道:
“把能用的都装上卡车,剩下的……”
她瞥了眼蹲在地上的土匪,
“处理干净,别留活口。”
凌晨三点,三辆Ural-4320卡车己经堆满“战利品”。
付楠几人在仓库的防爆控制室生起取暖炉,火光映着墙上泛黄的三战时期作战地图,图上用红笔标着早己废弃的防线,有种诡异的温暖。
索菲娅正用匕首撬开个军用自热口粮,金色的眼瞳盯着里面凝固的炖牛肉:
“这玩意儿保质期十五年,现在吃了不会闹肚子吧?”
“别碰。”
米拉娜递过来块压缩饼干,她的SVD靠在弹药箱上,枪身的雪地伪装漆还没擦掉,
“我查过地图,图拉离这儿120公里,天亮出发,走废弃的M2公路,天黑前能到。那儿的黑市据说有三战后期的1A42M火控系统,能给你的T-80BVM升级。”
卡洛丽雅正给AK-15换弹匣弹簧,蓝色发丝垂在专注的侧脸:
“图拉还有军工厂的残部,或许能给我的57炮换个激光测距仪。现在这破玩意儿,超过1500米就没准头了。”
付楠靠在T-72B3M的备用发动机上,银发散落在防化服的领口。她望着取暖炉跳动的火苗,赤红眼眸里映着光:
“轮流守夜,两小时换班。明天过了纳拉河桥,就离图拉不远了。”
索菲娅第一个钻进睡袋,嘴里还嘟囔着要给T-80BVM换“化石”爆反的备用块,说上次打BTR时蹭掉了两块。
米拉娜裹着保温毯靠在控制台边,手指无意识地SVD的机匣,蓝眸在黑暗中亮得像两颗寒星。卡洛丽雅抱着AK-15缩在角落,蓝色的睫毛在火光下投出细碎的阴影,呼吸均匀得像台精密的机器。
付楠守第一班岗,AEK-973放在手边。她听着仓库外的风雪声,偶尔有子弹壳从货架上掉下来的脆响,突然觉得这样也不错——没有彼得堡的阴谋,没有德拉科斯特的阴影,只有队友的呼吸声和即将到来的路。
至于那些被捆在通风管道入口的土匪,己经没人记得了。在这乱世里,清理垃圾本就是家常便饭,就像清理卡车轮子上的泥块一样自然。
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deaie-35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