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,橡木长桌泛着冷光,桌面上的铌基合金样本被射灯照得发亮,像块刚从轧机里出来的热钢坯。冯靖远指尖划过样本表面的氧化膜,触感粗糙如砂纸,这是华耀科技送审的第五批测试件,抗硫性数据比国际标准高出17%,却在分组讨论时被M国代表以“数据来源存疑”搁置了整整三天。
“冯先生,贵国的检测方法不符合ISO规范。”M国代表琼斯推了推眼镜,镜片反射着窗外的雨丝,“就像用算盘验算计算机结果,精度根本不在一个量级。”他身后的秘书翻开文件夹,里面的图表用红笔圈出“中国生铁硫含量0.03%”的字样,墨迹洇透纸背,像道醒目的伤口。
冯靖远忽然从公文包里掏出个铝制饭盒,打开时飘出股机油味——里面是封装完好的三线工厂1974年试验记录,纸张泛黄发脆,边角用蓝布条捆着,像件珍贵的老古董。“这是当年的原始数据。”他的声音平稳得像车间里校准过的车床,“用的是苏联产的光谱仪,虽然精度不如现在的设备,但每一组数据都对应着实际工况——就像老木匠的墨斗,简陋却从不出错。”
秦砚秋紧跟着打开笔记本电脑(那是星芒科技刚研发的国产化样机,外壳还带着铣刀的纹路),屏幕上跳出两组对比曲线:“蓝色是国际标准,基于硫含量0.01%的生铁;红色是我们的,专门针对0.03%的中国原料。”她滑动鼠标的手指顿了顿,指甲盖在“1974”这个年份上磨了磨,“就像穿鞋,别人的尺码再好,不如自己的合脚。”
会议间歇的走廊里,沈若雁正对着公用电话记录蓝海集团的电报:“卫星电源测试通过,铌基合金部件耐温达1600℃,比德制零件轻12%。”雨水顺着电话亭的玻璃往下淌,在她军绿色的帆布包上洇出深色的痕,“冯工让我带句话,航天应用的数据己录入数据库,足够堵上那些质疑的嘴——就像导弹打靶,真凭实据最有说服力。”
傍晚的分组讨论室突然安静下来,冯靖远展示的动态疲劳测试视频在大屏幕上循环播放:华耀的铌基合金在-40℃至120℃的交变环境中,经过十万次循环仍无裂纹,而某国际品牌的样本在八万次时就断成了两截,断裂声透过音响传来,脆得像冰碴落地。
“我们不是要推翻标准,是要补充标准。”冯靖远的指尖在样本上敲了敲,金属回声在空旷的房间里荡开,“就像三线工厂的老技工常说的,‘规矩是死的,活儿是活的’,国际标准也该给不同国情留点余地。”他忽然转向琼斯,目光亮得像淬过火的钻头,“贵国的标准基于你们的原料,我们的补充基于我们的实际——这才是真正的国际合作,不是吗?”
深夜的会议中心走廊,秦砚秋正用铅笔修改标准提案,笔尖在“抗硫性附加条款”下画了道粗线。冯靖远靠在窗边抽烟,烟圈在冷空气中散得很慢,像实验室里缓慢上升的气泡。“明天投票,估计会很胶着。”他弹了弹烟灰,火星落在锃亮的皮鞋上,“但你看这样本,它在-40℃都能保持韧性,咱们这点压力算什么。”
沈若雁从外面进来,头发上沾着雨珠,像落了层碎星子。她递过份传真,是海驰汽车的测试报告:“混动系统用了铌基合金活塞环,磨损量比原厂件减少40%,车企说要追加订单。”纸张在她指间轻轻颤动,“就像你说的,市场认账,比什么标准都管用。”
投票结果出来时,晨光正透过会议中心的穹顶照进来,在“附加条款通过”的决议书上投下片金辉。冯靖远把那份三线试验记录放进公文包,金属搭扣“咔嗒”响了声,像给这段跨越十六年的技术传承,扣上了枚坚实的锁。
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ddc0c-44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