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割车间的乙炔焰 “嘶嘶” 地舔着钢板,橘红色的火苗裹着熔融的钢珠,在铁板上烧出个黑黢黢的洞。冯靖远盯着切口处的裂纹,像看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 —— 这是第五块因切割开裂报废的合金板,断口处的马氏体组织在冷却后泛着粗粝的白,像被冻裂的河床。
“这 GH4169 合金太邪门!” 切割工老王把割炬往地上一摔,铜嘴的焰芯还在微微发红,“德国专家说要‘慢切’,速度降了一半,裂纹反倒更多,像冬天冻裂的水管!” 他的防护手套上沾着凝固的钢渣,扯下来时带起片被灼烫的皮肤,血珠滴在钢板上,瞬间凝成小小的红点。
沈若雁抱着本烫金封面的手册进来,书页边缘的防火布己经泛黄。她翻到 “高温合金切割规范” 那页,西德专家的钢笔字力透纸背:“切割速度≤50mm/min,预热温度 300℃”。可车间的记录板上,按这标准操作的合格率只有 62%,红色的数字像道刺眼的疤。“东翔厂的老资料说,他们切导弹外壳用的是‘分段预热’。” 她的指尖在 “每切 100mm 停 30 秒” 的标注上划过,纸页因这用力微微发颤,“就像给钢块喘口气的时间,别让温度降得太快。”
冯靖远蹲在废料堆旁,拾起块带着切口的废钢。切割面的氧化皮像层干涸的泥,用锤子敲掉后,底下的金属光泽却不均匀,有的地方亮如银,有的地方暗似铁。“不是慢了,是火候没到。” 他忽然用割炬在钢板上点了个小坑,焰芯的白光在坑底闪烁,“您看这焰芯到钢板的距离,3mm 时发白,5mm 时发红 —— 就像炒菜的火候,离锅底太远,菜总炒不熟。”
老焊工赵师傅的烟袋锅在钢板上磕出火星,烟灰落在灼热的金属上,瞬间化成白灰。“我焊军工零件时,讲究‘三看’。” 老人往割炬的氧气阀上滴了滴机油,油珠顺着阀杆渗进去,“看焰色,看熔池,看钢屑 —— 这合金的钢屑得是卷曲的‘弹簧状’,要是碎成渣,准是温度不够。” 他捡起片钢屑,在指间捻了捻,碎屑扎进老茧的纹路里,像埋了些细小的针。
沈若雁翻出 1978 年的《特种合金加工手册》,纸页上的铅笔素描画着三种钢屑形态:“弹簧屑是合格的,碎片屑是温度低,粉末屑是温度太高 ——” 她的笔尖在 “预热 + 缓冷” 的工艺旁画了个炉窑的简笔画,“东翔厂用的‘沙浴冷却法’,把刚切完的钢板埋进热砂里,像给婴儿裹襁褓,让它慢慢凉下来。”
切割平台旁的砂堆还冒着热气,是刚从烘砂机里出来的。老王往砂堆里埋了块试切的钢板,砂粒在钢板周围形成个松软的窝:“这法子试过三次,砂里的水分总让钢板生锈,比没切的还难看!” 他的胶鞋踩在砂堆上,陷下去个深深的坑,鞋帮上沾着的钢渣刮得砂粒簌簌作响。
冯靖远的目光落在车间角落的旧盐浴炉上。那炉子的耐火砖己经剥落,像位满脸皱纹的老人,却仍能把工业盐加热到 200℃。“用无水氯化钙代替砂,” 他往盐浴里扔了块小钢板,盐粒在高温下渐渐熔化,“这玩意儿吸热慢,冷却速度比砂还匀,又不会生锈 —— 就像给钢块盖了层保温被。”
赵师傅往割炬上装了个新的喷嘴,铜嘴的孔径比原来小了 1mm。“焰芯得收得更细,” 老人调整着乙炔阀,火苗从散开的扇形变成集中的尖锥,“就像绣花的针,尖了才能扎得准 —— 这合金的晶粒细,得让热量集中在一点,别把周围的金属‘惊’着了。”
当割炬的焰芯再次接触钢板,冯靖远盯着钢屑的形态。起初的碎屑还是碎渣状,随着他慢慢调整氧气压力,钢屑渐渐卷成弹簧的形状,在空气中打着旋落下,带着淡淡的蓝火。“就是这感觉!” 赵师傅突然喊起来,烟袋锅差点掉在盐浴炉里,“这钢屑会‘说话’,卷得越匀,切口越牢!”
切割到一半时,冯靖远突然关掉割炬。灼热的钢板在盐浴里发出 “滋滋” 的声响,盐粒在表面形成层白色的硬壳,像给伤口敷了层药。“停这 30 秒,是让热量往深处走。” 他用钩子把钢板从盐里勾出来,切口处的金属光泽均匀得像镜面,“就像蒸馒头的‘虚蒸’,火停了,面还在发。”
最后一块合金板切割完成时,暮色己经漫进车间。检测员用放大镜检查切口,裂纹检测仪的绿灯亮得刺眼 —— 合格率 100%。沈若雁把钢屑标本夹进手册,弹簧状的碎屑在纸页间像些小小的金属逗号:“赵师傅说的‘看屑辨火候’,比任何仪器都准。”
冯靖远望着盐浴炉里渐渐冷却的钢板,盐壳下的金属正在慢慢定型,像位熟睡的巨人。他想起赵师傅说的,当年在三线工厂,没有检测仪,全凭钢屑的形态判断质量,那些飞舞的金属碎屑,像无数个跳动的音符,在老技工的耳朵里,能连成完整的乐章。
远处的高炉喷出橘红色的火焰,把切割车间的影子拉得很长。赵师傅正教小王辨认钢屑的形态,老人的手在年轻人的手上慢慢移动,调整着割炬的角度,钢屑在他们脚下堆成小小的山。冯靖远忽然明白,所谓的工业精度,从来都藏在这些细微的观察里,在钢屑的卷曲中,在焰芯的明暗间,在那些让钢铁驯服的、代代相传的火候里。
夜风从车间的窗户钻进来,带着盐浴的咸涩和金属的气息。冯靖远抓起片弹簧状的钢屑,在灯光下看着它细密的纹路,像看着段浓缩的历史 —— 从三线工厂的手工操作,到如今的精密控制,变的是设备,不变的是那些藏在钢屑里的、关于火候的智慧。
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ddc0c-36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