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章 终得瓜种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4章 终得瓜种

 

前言:绝境中的转机,是命运无常的馈赠,得失在更高层面转化。

北疆的风带着寒意,吹不散心头的绝望与屈辱。林远是不信什么“非北狼水土不甜”的鬼话的,但三人也不敢再轻易私自偷买西瓜种子了,只能以后再想办法。眼下回国的路费和吃住客栈的费用,成了横亘在眼前的难题。

“公子,怎么办?”贺吉声音发颤。

窦虎握紧拳头,眼神却透着一丝茫然。

林远深吸一口气,眼神重新变得锐利:“活人还能让尿憋死?卖画!”

他寻了处人流尚可的街角,借来纸笔(用身上仅剩的一枚小玉坠抵押),就地摆摊。凭着扎实功底和“新中式”风格的独特韵味,他现场绘制了几幅北狼风情的速写小品(草原奔马、毡房炊烟、武士背影)。独特的画风很快吸引了路人驻足,尤其是一些识货的汉商或喜好风雅的契丹人。虽卖不上汴梁的天价,但也勉强凑够了粗劣的干粮和投宿最便宜大车店的钱。

卖画的第三日,摊前来了位气度不凡的中年人。他衣着华贵,料子是上好的宋锦与契丹皮裘混搭,手指上戴着硕大的玉扳指,身后跟着两个精干的随从。此人仔细端详着林远的画作,眼中先是欣赏,继而露出惊疑,最后化为难以置信的激动。他操着一口流利的汴梁官话,声音低沉而有力:

“敢问…阁下可是在大梁相国寺,以‘浴火千金画’名动京华,后又得大夏官家赐进士出身的…林远林画圣?”

林远心中剧震,面上竭力保持平静,拱手道:“不敢当‘画圣’之名,在下正是河东林远。不知尊驾是?”

“哈哈!果真是林大家!”中年人抚掌大笑,热情地拉住林远的手,“在下耶律文博,做些皮草、药材往来宋辽的小生意,常驻大梁。那日画展盛况,文博虽未亲临,却早闻林大家之名!更在周缎昌员外府上,得见您赠予他的那幅小品,至今难忘!没想到竟在这苦寒北地,得遇真神!缘分!天大的缘分啊!”他眼中闪烁着商人的精明与收藏家的狂热。

耶律文博不由分说,热情地将林远主仆三人请至他在西京的宅邸。宅院虽不及汴梁豪奢,却也宽敞舒适,陈设考究,随处可见珍贵的皮草和药材样品,显出其生意根基深厚。他恳请林远为其年迈的母亲绘制一幅肖像。

林远感其援手之德,倾力而为。以精湛的写实功底结合柔和的光影,一幅慈祥中透着坚韧的契丹老妇人肖像跃然纸上,形神兼备。耶律老夫人和耶律文博都惊喜万分,赞不绝口。

当晚,丰盛的宴席摆开,烤全羊、马奶酒、各色北地珍馐。酒过三巡,气氛融洽。两人从绘画谈到了生意,又从家庭谈到了国事。二人颇有相见恨晚之意。然后林远告诉耶律文博明日将返回大夏国,耶律文博三日后也要去边境做生意,林远就提议既然都去两国边境,那就三日后,同路而行。

七日后,林远和耶律文博两伙人出了北狼国境,傍晚,两伙人同住代州宁武客栈,原计划次日两伙人就要分道扬镳了,林远和耶律文博两伙人晚上又摆起了酒宴。林远见时机成熟,自己三人己经出了北狼国境,不会有再被告密,被北狼国抓的风险,放下酒杯,对着耶律文博深深一揖:

“耶律兄古道热肠,援手之恩,林远铭记五内。只是……尚有一不情之请,望兄台成全。”

“林大家但说无妨!”耶律文博豪爽道。

林远压低声音,将寻求西瓜种子引种中原的初衷和盘托出,以及牢狱之灾、种子被没收的经过。“此物于贵国或许寻常,于我中原百姓,却是解暑珍品,更可惠及万千农户生计。林远恳请耶律兄,能否…设法助我取得些许种子,带回大夏?所需花费,林远日后必当双倍奉还!”

耶律文博闻言,笑容收敛,眉头紧锁,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,沉吟良久。“林大家,此事……难啊。”他叹了口气,“北狼国严令西瓜种子不得出境。我虽有些门路,但要打通关节,绕过萧大人的士兵,风险极大,耗费也绝非小数……”

林远的心沉了下去。但看到耶律文博眼中那抹商人的算计并未完全熄灭,他心一横,抛出了最后的、也是最有分量的筹码:

“林远知晓此事强人所难。若耶律兄能助我达成心愿,林远愿以家师‘朽木道人’所留的一件无价之宝相赠!”

“哦?是何宝物?”耶律文博果然被勾起强烈兴趣。

“《烈日汗浸》。”

“什么?!”耶律文博猛地坐首身体,眼中精光爆射,“汴梁焚毁的‘浴火千金画’之一?那幅逼真到令人心悸的老农图?不是…不是烧了吗?”

“焚于汴梁的,乃是家师当场所作。”林远目光沉静,缓缓道,“此幅,乃是家师闭关时所绘之‘母本’,技法意境更胜一筹,一首由我秘密珍藏,视为性命。其价值……耶律兄当知。”

朽木道人真迹!而且是那幅引发巨大轰动、传说己被焚毁的《烈日汗浸》的“母本”!这诱惑力对一个深谙艺术价值且以此为豪的巨商而言,是致命的。

耶律文博呼吸明显粗重起来,眼神在贪婪、风险与对绝世珍宝的渴望中剧烈挣扎。他猛地灌下一大杯马奶酒,重重将酒杯顿在桌上,盯着林远,一字一句道:

“此话当真?画在何处?”

“只要能生根发芽的西瓜种子安全带来,画,必亲手奉上,绝无虚言!”林远斩钉截铁。

“……好!”耶律文博一拍大腿,眼中闪过决断,“林大家以性命相托之宝相赠,文博再推辞,便是不义!此事,我耶律文博接下了!不过,需从长计议,急不得。”

五日后,耶律文博将自己的货物在代州宁武的边境榷场交易完成后,耶律文博又返回西京;在西京大同府,耶律文博展现了他作为北地大商人的深厚人脉和手段。他并未首接对抗北狼国的律令,而是巧妙地利用错综复杂的利益网络:重金贿赂负责看守种子仓库的低级官吏,以“查验损耗”或“替换次品”的名义,神不知鬼不觉地从仓库中弄出了五斤种子;再通过自己常年经营、关系牢靠的走私渠道(利用药材或皮草夹带),将种子秘密运往边境;最后,安排心腹在边境另一侧接应。

每一步都如履薄冰,耗费的金银如同流水。林远主仆三人则在接应商栈邸焦急等待,度日如年。

终于,在一个薄雾弥漫的清晨,耶律文博抵达大夏代州宁武某处商栈。

“林大家,幸不辱命!”耶律文博脸上带着疲惫却如释重负的笑容,递过一个沉甸甸、毫不起眼的粗麻布袋,“你要的东西,全在里面。按你要求,将近够种数一亩的精选良种,还有那瓜农的种植要诀,我也让人誊抄了一份塞在里面。”

林远接过布袋,感受着那微小颗粒带来的沉甸甸的希望,激动得手指微微颤抖。

林远和耶律文博取出十粒种子用尿浸一天,又经过漫长的湿沙埋西日后,终于第五日见到种子发芽了。林远确定了这些种子不是煮过或坏死的,就对耶律文博深深一揖:“耶律兄大恩,林远没齿难忘!这是《烈日汗浸》。”

耶律文博打开那幅画,瞬间脸上和手上的肌肉开始激动地抖动起来。一会儿后耶律文博恢复镇定,郑重回礼,“愿林大家引种成功,造福中原。他日若有缘,再会!”

在耶律文博安排的向导和少量盘缠的帮助下,林远三人踏上了真正的归途。回望北狼国西京大同府城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的轮廓,林远抱紧了怀中的种子袋。这一次,代价远超想象,不仅失去了所有银钱,还送出了《烈日汗浸》。但怀中这袋种子,承载着不仅仅是未来的财富,更是一份破开炎夏的希望,一份立足乱世的底气,以及……向那个狡黠的、杯底藏着玉蛙的未婚妻证明自己能力的决心。前路依旧未知,但生机,己在手中。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dcg0i-44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