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清溪怔怔地望着眼前的人。他逆着光,挺拔的身形轮廓被镀上一层毛茸茸的金边,脸上认真的表情显得有些模糊,唯有那双眼睛亮得惊人,里面清晰地映着她此刻傻乎乎的模样。刚才那股几乎要将她淹没的羞耻和绝望,在他那句“我教你”的余音里,奇异地开始退潮,露出底下一种茫然的、不知所措的松软。
她吸了吸鼻子,鼻音浓重地、几乎是下意识地反问:“试……试什么?”声音带着哭过后的沙哑和细微的颤抖,像被风吹散的羽毛。
许嘉言似乎被她这迟钝的反应噎了一下,那层浮在耳廓上的淡粉色似乎加深了一点点。他移开视线,重新落回那张惨不忍睹的试卷上,指尖无意识地点着那道虚拟语气的题目,语气恢复了他一贯解题时的冷静条理,只是语速快了一点点:“试一下这个知识点。你刚才错的这道题,主句是 ‘would have made’,明显是对过去情况的虚拟,从句应该用 ‘had known’。”他顿了顿,像是为了证明什么,又补充道,“这种结构,其实在英文歌里很常见。比如……你听过那首《If I Were a Boy》吗?标题就是虚拟语气。”
英文歌?宋清溪混沌的大脑捕捉到这个词,像在迷雾里看到一点微光。她平时只听中文歌,英语听力对她来说是天书。她茫然地摇了摇头,眼睛还红得像兔子。
“没……没听过。”她小声说,手指无意识地绞紧了试卷的边缘,纸张发出轻微的“沙沙”声。
许嘉言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,那叹息里似乎没有不耐烦,反而有点“果然如此”的了然。他拉开宋清溪前面的椅子——那是他自己的座位——坐了下来。椅子腿与地面摩擦发出轻微的声响。他没有靠得很近,依旧保持着那种安全的距离感,但两人之间隔着的课桌仿佛瞬间消失了。
“没关系。”他拿起宋清溪桌上那支最普通不过的蓝色水笔,动作自然得仿佛那是他自己的笔。他抽过一张干净的草稿纸,在上面刷刷地写下几行漂亮的英文句子。
“看这里。”他把草稿纸推到两人中间。他的字迹清隽有力,和他的人一样干净利落。
“If I had known it would hurt you like this…” 他在 “had known” 下面利落地划了一道横线,“这是对过去的虚拟。事实是,我‘当时并不知道’。”
宋清溪的目光紧紧追随着他的笔尖,像溺水的人抓住浮木。那些她死记硬背却永远混乱的语法条框,在他清晰的分析和具体的例句面前,似乎……裂开了一道缝隙?她下意识地跟着小声念:“If I had known…”
“对。”许嘉言点头,笔尖移到下一行,“If I were you, I would tell her the truth.” 他在 “were” 和 “would” 下面分别划线。“这是对现在的虚拟。事实是,我‘不是你’。”
“If it *should* rain tomorrow, the match *would be* put off.” 笔尖再次移动。“对将来的虚拟。事实是,明天‘不一定下雨’。”
他的讲解简洁、精准,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,精准地剖开了语法复杂的外壳,露出里面清晰的脉络。没有多余的废话,没有老师恨铁不成钢的叹息,只有纯粹的知识传递。宋清溪听着听着,混乱的大脑像被注入了一股清泉,那些纠缠不清的“if”从句和面目可憎的动词变形,第一次在她眼前显现出某种可以理解的秩序。她甚至没注意到,自己不知不觉间停止了抽噎,身体微微前倾,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张草稿纸和他移动的笔尖上。
“所以,”许嘉言放下笔,抬起眼看她,目光带着询问,“刚才那道题,现在能选了吗?”他指了指试卷上那个被红叉覆盖的选项位置。
宋清溪的心跳又漏了一拍。她低头看向那道题,题干是:“If he ___ (know) the truth, he ___ (not be) so angry now.” 之前她鬼使神差地填了“knew”和“wouldn’t be”。现在,脑子里回响着许嘉言清晰的讲解——“对过去情况的虚拟,从句用had done,主句用would/should/could/might have done”…… 可后半句是“now”!
她皱起眉,手指无意识地轻轻点着桌面,发出细微的“哒、哒”声,这是她思考难题时的习惯动作。许嘉言的目光在她微微蹙起的眉心和轻轻敲击的手指上停留了一瞬,没有催促。
“从句……是对过去的虚拟,‘如果当时知道’,应该用‘had known’……”宋清溪小声地、不太确定地分析着,语速很慢,“主句……‘现在就不会这么生气’,这是过去行为导致的现在结果……所以……”她卡住了,后半句的时态搭配让她有点混乱,像走进了一条死胡同。她懊恼地咬住了下唇,刚刚理清一点的思路又打了结。
“主句的时间状语是‘now’,”许嘉言适时开口,声音平稳地接上她的思路,像在黑暗中递过来一盏灯,“重点强调的是‘现在’的状态。所以,要用‘would (not) be + 形容词’的结构来表示现在的结果。”他用笔在草稿纸上写下了完整的答案:If he had knowruth, he wouldn’t be so angry now. 并在“had known”和“wouldn’t be”下面重重划了线。
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d0hge-3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