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章 南极航标,冰海下的共生契约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7章 南极航标,冰海下的共生契约

 

“极光号”科考船的甲板上结着薄冰,林悦将保温箱紧紧抱在怀里,箱壁的寒气透过手套渗进来,却抵不过掌心那枚锚链胸针的温度。小陈正在调试卫星电话,信号时断时续,屏幕上苏然的脸忽明忽暗,他身后的监护仪曲线像条温顺的鱼,随着船身的颠簸轻轻起伏。

“南极的极夜还有西十天结束,”船长的声音带着挪威口音,指着海图上的罗斯海区域,“那里的冰层厚度超过三米,病毒休眠体就藏在冰下的珊瑚礁里。”他忽然压低声音,“邓溪小姐让我转交这个。”

一个巴掌大的金属盒被塞进林悦手里,打开的瞬间,一股熟悉的福尔马林味扑面而来——里面是半张泛黄的照片,年轻的Olav船长站在“北欧之星”的驾驶台旁,手里举着个与邓溪胸针同款的锚链徽章,徽章内侧刻着“δ734-Ⅰ”。

“Olav是邓总的堂兄,”小陈突然想起什么,翻出潜艇残骸里的船员名单,“他的孙子现在是国际海洋保护组织的副主席,就是报警抓我们的人。”

林悦的指尖划过照片上的徽章,突然注意到Olav胸前口袋露出的半截笔记本,封面与冰下潜艇里的《西沙补给日志》一模一样。她猛地想起邓溪最后的话,转身冲向船舱深处的冷藏舱——那里保存着“北欧之星”的部分货物残骸,其中就有标注“生物样本”的编号Ⅲ货箱。

冷藏舱的温度显示-18℃,与苏然戒指内侧刻的“种子封存日”温度完全一致。林悦用锚链胸针撬开货箱锁扣的刹那,一股白雾喷涌而出,箱内整齐码着十二支玻璃管,每支管壁都贴着微型国旗,中国国旗旁边的标签上写着“δ-a-2025”。

“是针对不同海域的病毒变种。”她拿起其中一支对着光看,液体里漂浮着细小的珊瑚碎片,与灵山岛暗礁的样本完全吻合。箱底压着本黑色封皮的笔记本,扉页上的签名是“Olav”,第一页的字迹让她呼吸骤停——与苏然训练日志里偶尔出现的随笔笔迹如出一辙。

“Olav是苏然的外祖父。”小陈的声音带着震惊,指着照片里Olav的耳后,那里有颗极小的朱砂痣,苏然的左耳后也有同样的标记,“邓总工程师的妹妹,当年嫁给了Olav。”

林悦的手机突然震动,苏然的视频通话打了进来,他举着张刚收到的DNA鉴定报告,屏幕上“祖孙关系概率99.99%”的字样刺得人眼睛发疼。“老舰长临终前留了封信,”他的声音透过电流传来,带着医疗器械的嗡鸣,“说我母亲当年是被Olav收养的,她的生父……是邓总。”

冷藏舱的警报突然响起,温度显示器疯狂跳动,-18℃的低温正在瓦解。林悦转身时,看到舱门被推开,Olav的孙子举着枪站在门口,胸前的锚链徽章闪着冷光:“把病毒样本交出来,否则这船人都得陪你陪葬。”

他身后跟着两个穿防护服的人,正将某种装置贴在舱壁上,金属碰撞声中,林悦认出那是潜艇自毁装置的同款配件。她突然抓起一支病毒管对准自己的颈动脉:“你敢启动装置,我就打碎它,让这里的病毒和我们一起冰封百年。”

Olav的孙子脸色骤变,枪托在冰面上划出刺耳的声响。就在这时,卫星电话里突然传来苏然的嘶吼:“悦悦!看样本编号的最后两位!”

林悦低头看向管壁,中国国旗旁的“2025”突然与保温箱里的血液样本标签重叠——苏然的体温36.7℃,她的基础体温37℃,相加正好是73.7,而“δ734”的最后一位数字,或许从来不是数字,而是代表“共生”的符号“&”。

“把我的血液样本注入病毒管。”她对着Olav的孙子厉声喊道,同时将胸针插进冷藏舱的控制面板,“苏然的基因抗体需要我的体温激活,这是你们祖辈都解不开的密码。”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cbieh-27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