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章 密钥,沉箱密码的裂痕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3章 密钥,沉箱密码的裂痕

 

凌晨三点的实验室,林悦将第七十三次解析失败的代码从屏幕上删除。黄铜牌在紫外线灯下泛着诡异的荧光,背面的“Ω734-δT12”字符边缘渗出淡绿色的光晕——这是苏然用特殊荧光剂做的标记,只有在特定波长的光照下才会显现。

“林老师,检测到沉箱位置有低频信号。”研究生小王突然指着声呐监测屏,屏幕上代表南沙某礁盘的区域正跳出规律的脉冲,“频率和您说的δT12完全吻合!”

林悦猛地站起身,黄铜牌从指尖滑落,在桌面上弹起时,边缘的锯齿状缺口恰好卡在键盘的回车键上。屏幕瞬间黑屏,再亮起时,原本杂乱的代码突然重组,在中央形成一行小字:“沉箱内置生物识别锁,需Ω载体活体样本。”

Ω载体——她的珊瑚修复凝胶。林悦的呼吸骤然急促,她想起苏然被抬进ICU前,防护服口袋里露出的半截试管,里面正是她上周交给她的凝胶母液。

“备船。”她抓起防化服外套,声音因彻夜未眠而嘶哑,“去南沙礁盘,带足三个月的样本培养设备。”

舰艇驶离港口时,老舰长拄着拐杖出现在码头。他将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塞进林悦手里,盒内铺着褪色的海军蓝绒布,躺着枚1974年的舰用钥匙,齿纹与黄铜牌的缺口完美契合。“这是当年沉箱的应急钥匙,”老人的手指在钥匙链上,那里刻着个微型锚链图案,“但启动它,需要两个人的指纹。”

林悦的指尖触到钥匙链的瞬间,突然想起苏然无名指上的锚链戒指——内侧同样刻着微型锚链,是他们婚礼时彼此刻下的信物。

南沙礁盘的海水清澈得能看见三十米深的珊瑚。林悦穿着潜水服潜入海底,沉箱的钢制外壳上布满藤壶,正中央的生物锁闪着红光,扫描窗口的形状恰好能容纳那枚黄铜牌。

当黄铜牌嵌入锁槽的刹那,沉箱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。林悦的潜水表疯狂跳动,显示周围海域的辐射值骤升——有人在远程启动沉箱的自毁程序。

“滴——”生物锁突然发出提示音,红光转为闪烁的绿光,“请输入第二重密钥。”

林悦的大脑一片空白。第二重密钥……苏然在货轮上说的最后一个词是什么?她猛地想起他被拖走时嘴唇的翕动,不是“再见”,而是“共生”——他们给珊瑚修复凝胶起的代号,也是他们合著论文的标题。 她颤抖着在密码盘输入“Symbiosis-Ω”,沉箱内突然传来齿轮转动的声响。舱门缓缓开启的瞬间,一股刺鼻的化学气味扑面而来——里面没有核废料,没有干扰器,只有一排排整齐的玻璃罐,每个罐内都漂浮着块半透明的组织样本,标签上写着“珊瑚白化病毒株-δ变种”。

最底层的罐子里浸泡着个微型U盘。林悦将它插进防水电脑,屏幕上跳出的不是数据,而是段苏然的视频:他穿着防化服站在沉箱前,脸上带着未愈的伤疤,身后的时钟显示是货轮事件三天前。

“悦悦,如果你来这里,说明我没能回去。”他的声音透过电流传来,带着刻意压低的沙哑,“这些病毒是三年前‘山猫’台风时发现的,有人在人为加速珊瑚白化。734箱里的不是核废料,是能中和病毒的抗体……”

视频突然中断,画面被一片雪花覆盖。林悦反复播放,在杂音中捕捉到串模糊的坐标,恰好指向灵山岛附近的监测浮标——那里是苏然最早安装生态滤池的地方。

“林博士,基地来电!”对讲机里传来小陈带着哭腔的声音,“苏排长的白细胞突然降到危险值,医生说……说可能是病毒感染!”

林悦的潜水服瞬间被冷汗浸透。她望着沉箱内那些泛着荧光的病毒株,突然明白苏然为何要手动拆除货轮装置——他不是在阻止核泄漏,是在保护抗体不落入黑手。而他身上的辐射超标,根本不是核废料所致,是接触病毒后的免疫反应。

当她抱着样本罐浮出水面时,朝阳正染红海面。林悦看着钥匙链上的微型锚链,突然想起苏然说过的话:“大海的秘密要两个人才能解开。”

她握紧黄铜牌,转身对驾驶员说:“去灵山岛,最快速度。”

甲板上的海风掀起她的短发,林悦将U盘塞进防水袋,与那枚锚链戒指贴在一起。她知道,沉箱里的病毒只是冰山一角,真正的风暴藏在更深处——那些篡改数据的内鬼,那些加速白化的黑手,还有苏然未说完的话里,藏着的、需要他们共同面对的终极真相。

而灵山岛的监测浮标,将是揭开这一切的第一块拼图。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cbieh-13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