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年后的春天,渤海湾的冰层刚刚消融,林悦带着研究生在灵山岛布设新的监测设备时,手机突然弹出一条推送——《海军“海鲨-08”舰荣获“全国海洋生态保护先进集体”》。配图里,苏然穿着笔挺的军装,代表舰队接过奖牌,他身后的舰艇甲板上,赫然装着她研发的第三代生态滤池,银色的管道在阳光下闪着科技的光泽。
“林老师,您看苏排长笑得多得意!”研究生小李举着手机凑过来,屏幕上的苏然正对着镜头敬礼,肩章上的星徽比三年前多了一颗,眼角的纹路却比从前柔和了许多。
林悦望着远处正在游弋的斑海豹群,L-07的身影混在其中,它的幼崽正笨拙地模仿母亲的姿势划水。“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,”她轻声说,指尖划过手机屏幕上“海鲨-08”的舰名——这三个字,早己和她的研究日志紧密相连。
三天后,苏然随舰队归航。林悦去码头接他时,发现舰艇的舷梯旁多了个特殊的装置:一个半开放式的生物观测舱,里面养着几尾色彩斑斓的热带鱼。“这是在亚丁湾护航时救助的,”苏然帮她把外套拢紧,海风还带着初春的凉意,“根据你给的饲养手册,活下来了60%,准备送到海洋馆做科普展示。”
他从背包里掏出个密封袋,里面装着几块褐色的珊瑚碎片:“在南沙礁盘捡的,上面有新的珊瑚虫附着,你看看能不能用在你的修复凝胶里。”
林悦接过碎片,指尖触到上面细密的凹痕——那是被风浪打磨的痕迹,也是生命重新孕育的证明。她忽然注意到苏然的军靴上沾着些绿色的粉末,“这是……”
“是你说的固氮蓝藻,”苏然弯腰擦掉鞋上的粉末,“在西沙的无人岛发现的,能改良盐碱地。我让人采集了样本,己经送到你的实验室了。”
回基地的路上,苏然给她讲这三年的变化:舰队所有舰艇都加装了生态滤池,油污排放量下降了78%;巡逻时增设了“海洋垃圾收集航线”,三年来清理废弃渔网12吨;甚至连炊事班都改用了可降解的餐具,说“不能让战士们吃着海鲜,却污染着海鲜的家”。
“这些改变,都始于你当年那份报告。”苏然握着方向盘的手轻轻转动,越野车沿着海岸线平稳行驶,“老政委总说,你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——原来守护海疆,不只是扛枪打仗。”
林悦的实验室里,新到的蓝藻样本正在培养皿中舒展。小陈举着一份文件跑进来:“林博士,咱们的‘珊瑚礁修复技术’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了!评审专家特别提到,这项技术能在海军护航航线的岛礁推广,意义重大。”
文件的附件里,夹着一张照片:南沙某礁盘上,战士们正和科研人员一起铺设修复凝胶,苏然站在最前面,手里拿着林悦设计的专用工具,军帽的阴影落在他专注的脸上。
“你看,”林悦把照片递给苏然,“我们的‘跨部门合作项目’,终于有了国家级认证。”
苏然的目光停留在照片角落——那里有块小小的木牌,写着“苏然、林悦到此一修”,字迹被海风侵蚀得有些模糊,却依然能看出是两人的笔迹。那是去年他们在南沙参与礁盘修复时留下的,当时苏然笑着说:“等十年后来看,这里的珊瑚一定会比我们的爱情还茂盛。”
夏天到来时,基地和海洋大学联合成立了“海洋生态保护实验室”。揭牌那天,苏然的爷爷拄着船桨拐杖,亲手揭开了牌匾上的红布。阳光下,“海”字的三点水被设计成波浪的形状,里面藏着一艘小小的舰艇和一株海藻,像极了他和林悦的缩影。
实验室的第一个项目,是建立“舰艇-海洋”数据共享平台。苏然带着通信兵调试设备时,林悦正在给来访的小学生讲解海洋污染的危害。当讲到“一只海龟因误食塑料袋死亡”时,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突然问:“苏排长的军舰,能把所有塑料袋都捞上来吗?”
苏然蹲下身,平视着孩子的眼睛:“光靠军舰不够,还需要像林老师这样的科学家,教我们怎么让塑料袋变成能被大海消化的东西。”他指向窗外,“你看,那片干净的海水,是我们和大海一起努力的结果。”
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,指着林悦无名指上的锚链戒指:“那是大海的勋章吗?”
林悦笑着看向苏然,他的目光正落在她的手上,眼里的温柔像盛夏的海水,包容着所有的阳光。“是呀,”她说,“这是大海给我们的勋章,奖励我们一起守护它。”
夕阳西下时,两人并肩走在新建的实验室前。海风掀起林悦的长发,拂过苏然肩上的奖牌——那枚“全国海洋生态保护先进集体”的奖牌,被他特意放在实验室的展示柜里,旁边摆着林悦的科技进步奖证书,还有L-07带着幼崽在海里畅游的照片。
“听说了吗?”苏然忽然停下脚步,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小的金属盒,“海军司令部准备在新型舰艇上,加装你设计的‘珊瑚礁友好型’螺旋桨,能减少30%的水流扰动。”
林悦打开盒子,里面是片打磨光滑的螺旋桨叶片,上面刻着一行字:“为了蔚蓝,永不止步。”
远处的海面上,监测浮标的灯光次第亮起,像一串镶嵌在深蓝丝绒上的钻石。林悦知道,这些光点不仅记录着海洋的数据,也记录着他们的故事——一个关于军人与学者,用爱与责任,共同守护一片蔚蓝的故事。
而这片海,终将记得所有为它付出的人。就像它记得每一朵浪花的绽放,每一颗珊瑚的生长,也记得那对以海为约、为爱远航的身影,如何将平凡的日子,过成了被大海永远铭记的功绩。
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cbieh-10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