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五章 老槐树下的时光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十五章 老槐树下的时光

 

第二十五章 老槐树下的时光

女儿结婚那年,选在槐花盛开的季节。婚礼办得简单却温馨,院子里的老槐树枝繁叶茂,一串串白花垂下来,香气漫过整条巷子。余茹穿着藕荷色的旗袍,鬓角别着朵槐花,看着女儿穿着婚纱从屋里走出来,忽然就红了眼眶。

“这丫头,真长大了。”她悄悄抹了把眼泪,欧阳俊递过纸巾,自己的眼眶也有点热。

女婿牵着女儿的手,对着他们深深鞠躬:“爸,妈,我们会好好过日子的。”

“以后常回来看看。”欧阳俊拍了拍他的肩膀,话不多,却带着沉甸甸的嘱托。

婚礼结束后,院子里还留着淡淡的槐花香。余茹坐在藤椅上,翻着女儿从小到大的照片,从襁褓里的婴儿到亭亭玉立的新娘,时光好像被谁按下了快进键。

“你看这张,她第一次画全家福,把咱们仨画得跟火柴人似的。”余茹笑着指给欧阳俊看,指尖划过照片上小小的身影,忽然就想起很多年前,自己也是这样,在画纸上一笔笔勾勒着对未来的憧憬。

欧阳俊凑过去看,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照片上,暖融融的。“时间过得真快,好像昨天还在给她换尿布,今天就嫁人了。”

“可不是嘛。”余茹合上相册,抬头看他,“咱们也老了。”

“在我眼里,你还是当年那个在馄饨摊给我分馄饨的小姑娘。”欧阳俊握住她的手,她的手背上己经有了老年斑,却比任何时候都让人安心。

退休后的日子过得慢悠悠的。欧阳俊在院子里开辟了块小菜地,种着黄瓜、番茄和余茹爱吃的小青菜,每天早上都要去浇浇水,说是比钓鱼还能静心。余茹则在画室里画得更勤了,不仅画风景,还画了很多老巷子的速写,说是要留给孙子看,让他知道爷爷奶奶年轻时住过的地方。

孙子出生那天,欧阳俊正在菜地里摘黄瓜,接到女儿的电话,手一抖,黄瓜掉在了地上。他拽着余茹往医院跑,路上差点忘了自己早就不年轻了,气喘吁吁地站在病房门口,看着襁褓里皱巴巴的小家伙,忽然就红了眼眶。

“像她爸,眼睛大。”余茹小心翼翼地碰了碰小家伙的手,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。

“像咱们家的孩子,有福气。”欧阳俊笑着说,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,暖暖的。

带孙子成了两人晚年最重要的事。小家伙牙牙学语时,最先会喊的是“爷爷”,每次欧阳俊从菜地回来,他就摇摇晃晃地跑过去,抱住爷爷的腿,要摘菜篮子里的小番茄。

“慢点跑,别摔着。”余茹跟在后面,手里拿着刚蒸好的蛋羹,眼里的笑意比阳光还暖。

周末女儿女婿回来,院子里就更热闹了。女婿帮着欧阳俊修篱笆,女儿则陪余茹在厨房忙活,小家伙在槐树下追蝴蝶,笑声像银铃一样。欧阳俊坐在廊下抽烟,看着眼前的景象,忽然就觉得,这大概就是重生最大的意义——不是赚了多少钱,不是做成了多大的事,而是有机会看着生命以这样温暖的方式延续,看着爱的人一代又一代,把日子过成想要的模样。

南宫丽的消息是从老街坊那里听来的。说是她儿子不争气,染上了赌博,把家里的积蓄都输光了,她不得不重新出去打工,在超市里当收银员,头发白了大半,看着比实际年龄老了不少。

“也是个苦命人。”余茹叹了口气,没再多说。

欧阳俊沉默着给菜浇水,心里没有恨,也没有别的波澜,只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,怨不得别人。

那年冬天来得早,第一场雪落下来时,院子里的老槐树挂满了雪,像开了满树的白花。欧阳俊和余茹坐在窗边看雪,孙子趴在两人中间,指着窗外喊:“雪!雪!”

“等雪停了,爷爷带你堆雪人。”欧阳俊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。

余茹端来热气腾腾的姜汤,给两人各倒了一碗:“当年你帮同学凑手术费,也是这么冷的天吧?”

“你还记得呢。”欧阳俊喝了口姜汤,暖意从喉咙一首流到心里。

“怎么不记得,那天你把仅剩的钱都转出去了,自己啃了三天馒头。”余茹笑着说,“那时候我就想,这小伙子看着冷,心倒是热的。”

窗外的雪越下越大,把老槐树的影子映在窗上,朦朦胧胧的。欧阳俊看着余茹的侧脸,在灯光下柔和得像一幅画,忽然就想起重生那天,他站在出租屋里,看着手机上“2013年”的字样,心里满是对未来的茫然。

那时的他不会想到,几十年后会有这样的雪夜——炉火烧得正旺,身边有爱人,膝下有孙儿,窗外有落雪,屋里有暖汤。那些关于重生的惊心动魄,早就被岁月酿成了温润的酒,在每个寻常的日子里,散发着淡淡的醇香。

开春后,孙子开始学走路,摇摇晃晃地扑向菜地里的蝴蝶,吓得欧阳俊赶紧把他抱起来,嘴里念叨着“慢点慢点”,眼里的笑意却藏不住。余茹坐在廊下画速写,笔尖划过纸页,把这一幕轻轻定格。

画纸上,白发的老人抱着蹒跚的孩子,菜地里的番茄开着小小的黄花,老槐树的影子落在他们身上,温柔得像一个世纪那么长。

夕阳西下时,欧阳俊把孙子交给赶来的女儿,牵着余茹的手在院子里散步。老槐树的花又开了,落在他们的头发上、肩膀上,像撒了层碎雪。

“你说,咱们下辈子还能这么好吗?”余茹忽然问,声音轻轻的。

欧阳俊停下脚步,认真地看着她,眼里的光比年轻时还要亮:“不管有没有下辈子,这辈子我己经赚够了。”

晚风拂过,槐花落了满身。远处的馄饨摊亮起了灯,昏黄的光晕里,似乎还有年轻时的他们,坐在小马扎上,分着一碗热腾腾的馄饨,眼里的光,和此刻的星光一样亮。

属于他们的故事,就像这老槐树,在时光的土壤里深深扎根,枝繁叶茂,岁岁年年,都开着洁白的花。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cbaig-25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