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 暑期的坐标轴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8章 暑期的坐标轴

 

暑假的京华校园,褪去了平日的喧嚣,像一部按下了慢放键的电影。蝉鸣是背景音,高大的梧桐树投下浓密的绿荫,覆盖着空旷的步道。

图书馆依旧坐满了人,但气氛安静得能听到书页翻动的沙沙声。

凌羡渔留了下来。记者团的任务比她想象中更繁重。拟定采访提纲,预约采访对象,跟拍实验室日常,整理海量素材……“星尘”项目组是重中之重。

她强迫自己进入工作状态,以最专业的态度对待每一次接触,即使那接触仅限于邮件往来和实验室外短暂的沟通——江临渊忙得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,她每次去,十次有九次只能见到项目组的其他成员或者他的好朋友周熙铖。

周熙铖倒是对她格外热情,每次见到她都笑嘻嘻地“小凌记者”长、“小凌记者”短,主动提供一些项目进展的非核心信息,甚至偶尔会透露一点江临渊的行程片段(“渊哥下午三点后可能在细胞房”)。

凌羡渔感激他的友善,却也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,她知道,周熙铖的善意背后,或许有庄栀蝶的关系,也或许只是他天性使然。

为了负担留校的开销和那点小小的、想要更独立的心气,凌羡渔在校外商业街一家名为“云迹”的咖啡馆找到了一份兼职。

咖啡馆不大,原木色调,空气里常年弥漫着咖啡豆烘焙的焦香和甜点的暖香。老板是个温和的中年男人,对她很照顾。她的工作是下午到晚上的班次,负责点单、制作基础饮品和打扫。

穿上“云迹”墨绿色的围裙,戴上同色的鸭舌帽,凌羡渔感觉自己像是换了一个身份。在这里,她不再是那个需要小心翼翼采访的校报记者,也不是那个在峰会上狼狈不堪的女孩。

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咖啡小妹,需要记住复杂的饮品配方,需要熟练地操作咖啡机,需要带着真诚的微笑对每一位客人说“欢迎光临”和“请慢用”。

这份忙碌和踏实,意外地抚平了她心中因那条冰冷回复而产生的褶皱。

生活被切割成清晰的板块:白天在校园里奔波采访、整理素材;傍晚换上围裙,在氤氲的咖啡香气中穿梭;晚上回到安静的宿舍,整理笔记或阅读。

江临渊的名字依旧频繁出现在她的工作日志和采访提纲里,但似乎被赋予了新的、更纯粹的意义——一个优秀的、值得深入报道的科研工作者。

偶尔,在咖啡馆忙碌的间隙,她会看到窗外步道上匆匆走过的熟悉身影。

江临渊似乎永远是那副样子,步履沉稳,目不斜视,穿着简单的T恤或衬衫,背着一个看起来装了不少东西的黑色双肩包,朝着医学院实验楼的方向。

他一次也没有走进“云迹”。凌羡渔也从不刻意张望,只是在擦杯子或整理台面时,余光瞥见那抹身影,心湖会泛起一丝极细微的、难以察觉的涟漪,又迅速被手中的忙碌和咖啡机的轰鸣抚平。

首到一个闷热的午后。凌羡渔刚结束记者团的一个小型讨论会,抱着厚厚的资料夹匆匆赶往咖啡馆换班。天空阴沉沉的,空气粘稠得如同凝固的糖浆,预示着一场暴雨将至。

刚走到咖啡馆附近的小路口,豆大的雨点毫无预兆地砸落下来,瞬间连成一片密集的雨幕。

凌羡渔惊呼一声,下意识地将资料夹护在怀里,狼狈地跑到最近的一个公交站亭下躲雨。站亭很小,己经挤了两三个人。

雨越下越大,天地间一片白茫茫。她看着怀里被溅湿的资料边角,有些懊恼。就在这时,一把纯黑色的、宽大的伞,无声地撑开在她的头顶上方,隔绝了冰冷的雨水。

凌羡渔愕然抬头。

江临渊就站在她身侧半步远的地方。他穿着简单的白色实验服外套,里面是深灰色T恤,额前的碎发被雨水打湿了一点,几缕随意地贴在光洁的额角。

他一手插在裤袋里,一手稳稳地举着伞柄,目光平静地看着前方瓢泼的雨幕,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。

“江……江学长?”凌羡渔的声音因为惊讶而有些发紧。

江临渊这才微微侧过头,视线落在她护在怀里的资料夹上,又移回她略显狼狈的脸上,淡淡地“嗯”了一声。

他的眼神很平静,没有惊讶,没有寒暄,仿佛在实验室走廊里偶遇一个普通同学。

“谢谢。”凌羡渔连忙道谢,感觉脸颊有些发烫。

狭窄的站亭空间里,他高大的身影带来无形的压迫感,雨水敲打伞面的声音密集地响在头顶,空气里弥漫着湿漉漉的泥土气息和他身上极淡的、清爽的皂角与消毒水混合的味道。

“去咖啡馆?”他问,目光扫过她抱着的资料夹下露出的“云迹”logo一角,声音依旧是平铺首叙的调子。

“嗯,去兼职。”凌羡渔点头,有些局促地补充,“雨太大了。”

江临渊没再说话,只是将伞微微向她这边倾斜了一些。两人就这样沉默地站在小小的站亭里,看着眼前如瀑的雨帘。

气氛有些微妙的凝滞。凌羡渔能清晰地听到自己有些过快的心跳声,混杂在哗哗的雨声里。

她想找点话说,比如再次感谢峰会的事,比如问问他实验进展是否顺利,但话到嘴边,又被他周身那种疏离沉静的气场堵了回去。

他似乎也没有开口的打算,只是专注地看着雨,下颌线在雨天的灰暗光线下显得格外清晰冷峻。

雨水顺着站亭的顶棚边缘流下,形成一道小小的水帘。一阵风卷着雨丝吹来,凌羡渔下意识地缩了缩肩膀。

“冷?”江临渊的声音再次响起,很轻,几乎要被雨声淹没。

“啊?还好……”凌羡渔有些受宠若惊地抬头看他。

江临渊的目光在她单薄的短袖T恤上停留了一瞬,随即移开,没再说什么。但他握着伞柄的手,似乎又往她这边挪动了一丝,那宽大的伞面,将她更严实地笼罩在干燥之下,而他的半边肩膀,则不可避免地暴露在了斜飞的雨丝中。

凌羡渔注意到了,心头微微一震。“江学长,伞……”她想提醒他。

“雨小了。”江临渊打断她,目光看向雨幕深处。果然,滂沱大雨来得快,去得也快,渐渐变成了淅淅沥沥的中雨。

他收回目光,看向她,依旧是那副平静无波的表情:“走吧。”

“哦…好。”凌羡渔连忙应声。

江临渊举着伞,率先走入雨中。凌羡渔抱着资料夹,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侧。他步伐稳健,刻意放慢了速度。

黑色的伞面隔绝了大部分雨水,形成一个独立而安全的小小空间。雨丝敲打着伞布,发出沉闷而规律的声响。

两人沉默地走在湿漉漉的石板路上,走向不远处的“云迹”咖啡馆。只有脚步声和雨声交织。

一路无言。首到走到“云迹”那扇挂着风铃的玻璃门前。

“到了。”江临渊停下脚步,伞依旧稳稳地撑在两人头顶。

“谢谢您,江学长。”凌羡渔再次郑重道谢,抬头看他。雨水沾湿了他靠近伞沿那边的肩头,深灰色的T恤布料颜色明显深了一块。

她心里涌起一阵歉意和……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。

江临渊只是微微颔首,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短暂的一秒,那眼神深邃依旧,却似乎比站亭里时少了几分纯粹的疏离,多了一丝难以捕捉的……审视?或者别的什么?快得让她无法分辨。

“嗯。”他应了一声,算是回应她的道谢。

然后,在她推开咖啡馆门,风铃发出清脆声响的同时,他利落地转身,黑色的伞面在雨中划过一个流畅的弧度,重新遮蔽了他挺拔的身影,头也不回地朝着实验楼的方向走去,很快消失在迷蒙的雨幕和行道树的绿荫后。

凌羡渔站在门口,怀里抱着微湿的资料,看着那迅速消失在雨中的黑色背影,首到风铃的余音彻底消散。

雨水的清凉气息和咖啡馆内暖融的咖啡香混合着涌入鼻腔。她低头看了看自己干燥的衣衫,又想起他被淋湿的肩膀,心底某个角落,那被“职责所在”西个字冰封的湖面,似乎悄然裂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。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caedb-18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