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 迟来的谢意与冰美式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7章 迟来的谢意与冰美式

 

峰会结束后的第三天,清晨的阳光带着初秋特有的锐利,穿透京华大学女生宿舍薄薄的窗帘,在凌羡渔的书桌上投下斜斜的光斑。空气中还残留着昨夜反复斟酌字句的紧张气息。

凌羡渔盘腿坐在椅子上,手机屏幕亮得刺眼,映着她眼底淡淡的青黑和一丝挥之不去的忐忑。

屏幕上,是那个沉寂的黑色头像——江临渊。指尖悬停在屏幕上方,微微颤抖,仿佛触碰的不是冰冷的玻璃屏,而是某个不可预知的开关。

输入框里的文字删了又改,改了又删。过于热切显得轻浮,过于官方又显得生疏。

峰会后台通道里他那句冰冷的“处理好你自己的事”,如同细小的冰凌,时不时刺一下她的心尖。

但那个在众目睽睽之下,握住她手腕,将她从深渊边缘拉回的身影,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和温度,更深刻地烙印在脑海里。

最终,她深吸一口气,指尖落下,敲下两行字:

【江学长,晚上好!关于峰会那天……非常感谢您的帮助。】

【不知道您什么时候方便?我想……请您喝杯咖啡。】

按下发送键的瞬间,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紧,又骤然松开,带来一阵虚脱般的眩晕。

她猛地将手机屏幕朝下扣在桌上,仿佛那是一个随时会爆炸的装置,整个人向后倒在椅背上,长长地、无声地吁出一口气。

时间在等待中变得粘稠而漫长。窗外的鸟鸣,走廊里同学的脚步声,都成了背景里模糊的噪音。

她甚至开始后悔,是不是太唐突?那句“职责所在”的冰冷回应犹在耳边,他会不会根本不屑于再看她一眼?

就在她几乎要放弃希望,准备把这次冲动归结为一次彻底失败的尝试时,手机屏幕倏地亮了起来,伴随着一声清脆的提示音。

她几乎是扑过去抓起手机,屏幕解锁的瞬间,心脏提到了嗓子眼。

回复来自那个黑色头像,简洁得如同实验室仪器精准无误的读数,没有任何多余的标点,不带一丝温度:

【不必。职责所在。】

短短五个字,像一盆兜头浇下的冰水,瞬间浇灭了凌羡渔心中刚刚燃起的一点微弱的、名为“期待”的火苗。

指尖的温热迅速褪去,留下冰凉的僵硬。她盯着那行字,反复看了几遍,每一个字都像一枚细小的冰针,扎进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气的胸腔里。

果然……还是这样。

自嘲的苦涩在舌尖蔓延开来。她扯了扯嘴角,想笑,却只牵动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弧度。

峰会上的解围,对他而言,或许真的只是顺手处理掉一个可能影响他报告环境的“麻烦”,是出于某种她不理解的“职责”。

至于她这个麻烦本身,她的感谢,她的窘迫,她的……心意?大概都轻如尘埃,不值一提。

她放下手机,将脸埋进掌心。冰凉的触感贴在发烫的眼皮上,带来一丝短暂的清明。罢了,这样也好。

至少尝试过表达谢意,也算对得起自己那颗不安的心。以后,大概真的可以彻底尘埃落定,回到各自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了。

就在这时,手机又震动了一下。

凌羡渔的心猛地一跳,几乎是屏住呼吸再次看向屏幕。

不是江临渊。

是记者团的指导老师陈老师在群里发的通知:

【紧急任务:暑期‘青年科创先锋’系列专题报道启动!需要留校成员3名,负责前期素材收集、采访跟拍。有学分和津贴,时间约三周。报名从速!】

几乎是本能的,凌羡渔的手指己经点了发送:【老师,我报名!】

消息发出的瞬间,她自己也愣了一下。暑期原本计划回老家的。但此刻,一股莫名的冲动驱使着她。

也许是想用忙碌填满那点无处安放的失落和尴尬?也许……内心深处某个隐秘的角落,还残存着一丝连她自己都不愿深究的、微弱的念想?

紧接着,陈老师的信息又来了:【@凌羡渔 好。另外,这个系列的重点采访对象之一,初步定在医学院江临渊的‘星尘’项目组。你峰会采访过他,有基础,这部分由你重点跟进,没问题吧?】

凌羡渔盯着屏幕上那个熟悉的名字,呼吸一滞。峰会的惊心动魄,后台通道的冰冷,刚刚那条“职责所在”的回复……所有画面纷至沓来。她下意识地想拒绝,手指却在键盘上悬停。

片刻的挣扎后,她咬咬牙,敲下一个字:【好。】

放下手机,她走到窗边,推开窗户。微凉的晨风带着青草的气息涌入,吹拂着她额前的碎发。她望向远处医学院实验楼的方向,玻璃幕墙在阳光下反射着冷硬的光。

这一次,不是为了接近谁,而是为了证明自己。证明她凌羡渔,可以是一个专业的、合格的记者,即使没有那件借来的白大褂,没有那场惊心动魄的解围。


    (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/book/ccaedb-17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xiangmendi.net
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